沈大伟新作《中国走向世界:部分影响力》

作者:郗卫东  来源:《国外书刊信息》2013年第3期

  2011年11月,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沈大伟(David L.Shambaugh)的著作《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中文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受到国内读者欢迎。

  沈大伟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科学和国际关系教授,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研究项目的高级研究员,曾被提名为驻华大使候选人。他长期关注并致力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问题与前景》、《权力转移:中国及亚洲的新动态》、《迷惘的巨人:美国与中国》、《图解中国的未来:国内与国际挑战》等。近期,沈大伟完成了他的又一部新作《中国走向世界:部分影响力》(China goes global: partial

power),该书于2013年2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已经感受到中国经济的“爆炸式增长”。确实,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因其成为“世界工厂”而闻名。然而,中国问题观察家们大多数聚焦于这个国家的内部动力,如中国的政治、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等,而关注这个日益强大的国家如何在全球事务中变得越来越活跃和自信的人并不多。

  沈大伟的新作《中国走向世界:部分影响力》正是从被大多数人忽视的角度入手,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分析和见解。在谈到这部新作时,沈大伟指出,其主题是“中国新兴的综合国力在全球是如何表现的,以及中国未来将如何影响国际事务”。他认为,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至关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新兴力量,二十多年来,中国已经从边缘进入到国际体制的中心。过去30年,观察家们已经关注到世界如何影响中国,现在我们的视角应该转向中国如何影响世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无论是其广度还是速度都是惊人的。因此,了解中国“走向世界”的不同表现十分重要。

  沈大伟认为,中国在全球的扩展并非偶然。它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启的“改革开放”之路,“引进来”这一政策贯彻于整个80年代,90年代中国开始“走出去”。30年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还显得微不足道,其作用基本局限于东亚及周边地区;而现在,在全世界都可以看到中国的身影——从非洲的矿山到西方的流通市场,从中东的油田到拉美的农业企业,以及东亚的制造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沈大伟在这部新作中,通过以下8章——理解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中国的全球特性、中国在全球的外交表现、中国与全球治理、中国在全球的经济表现、中国在全球的文化表现、中国在全球的安全表现、复制一个全球化的中国——展示了他对中国在全球表现的一种全景式观察:广阔的商业足迹,经济步伐越来越大,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或“软实力”,充满活力的外交,以及在全球治理机构中表现出新的影响力等。但他认为,现阶段,中国在世界上的表现和声誉是“混合型”的,而且中国在全球的表现“广度”大于“深度”。中国仍然缺乏作为一个世界主要大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主要的国际权力机构中的作用还不很大,而且很不稳定。中国要想成为美国那样的世界超级势力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那是一种跨越经济、文化、外交、安全、治理及其他领域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通过长期的发展,中国有可能赢得这种能力,但就目前看来,中国还仅仅是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综合而言还只是拥有“部分影响力”。

  这部著作的一个特点是,它是沈大伟长期对中国问题研究的积淀,反映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厚重基础。为了这部著作,沈大伟准备了5年时间。2007年,在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后,沈大伟开始准备写作这部著作。他说,《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这本书所研究的问题涉及中国国内政治领域,所以他决定把他的新书定位于对中国对外政治的研究。尽管他在研究中长期关注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出版了部分有关这个问题的著作,但他认为,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外交范畴。因此,他决定对中国在世界上的表现和影响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并不是像人们传言的那样是研究“中国崛起”的著作。首先,他经过深思熟虑,从地理学角度对大量材料进行了梳理和组织,对中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活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他决定采用一种更好(可能也会更难)的方式来完成这部著作。那就是,把中国在世界各地“足迹”的各个方面分为不同的章节来进行分析和阐释:中国对其在全球作用的认识,中国的外交,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中国在全球的经济表现,中国对全球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全球安全中的表现。这种方法可以引领读者在一种真正的全球图景下而不是单纯从地区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影响力,也会让读者对中国的强与弱有一种更加深刻的理解。

  沈大伟说,这部书的写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足够的坚韧与耐心。在写作过程中,他曾一度因材料众多,头绪繁杂,感觉有点心灰意冷。他也曾在把握著作的研究深度与便于读者的阅读理解之间摇摆不定。最终,他找到了平衡。有许多数据和稿子被“剪辑掉”了。在写作过程中他不断提醒自己,要遵循自己一贯的写作原则:既要研究厚重,又要通俗易懂,要为普通读者呈现一部“大片”。

  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作者对各种观点进行了综合概括和独到论述。在书中,有6个章节分别论述了中国在全球表现的6个维度。这种方式不同于其他研究这一主题的大多数著作,那些著作多是以某一个或两个维度为研究对象,比如经济或军事,而且多是以纵向的方式来分析中国的发展历程,研究它与世界主导力量(美国)的不对称以及与已有势力和新兴势力之间的冲突和历史走向,有些著作甚至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这本书采用的是一种“水平”的方式来分析中国的“扩展”,而不是垂直的发展,它分析了在上述这6个特定的方面,中国的影响是如何在全球扩大的。

  在这部著作中,沈大伟通过自己长期对中国的观察与深度研究,并引用大量以前未挖掘的资料,对读者理解和预测中国当前和未来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很有启发。亨利·基辛格认为“这部著作研究扎实,对于理解中国崛起的实质与结果,沈大伟提供了一种深度思考。”美国《图书馆杂志》对该书的评价是:“对于那些对国际关系特别是中国外交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是必读之作。”

  (作者单位:中央编译局文献信息部)

来源时间:2014/10/20   发布时间:1900/1/1

旧文章ID:236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