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美国中国通

其他

专访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宋怡明

今天的美中局势是否与二十世纪中叶的美苏竞争大致相似? 以下一些事实可以证明并非如此:当今两国的经济紧密相连;脱钩是一回事,但将两国完全分开又是另一回事;两国面临着共同的全球挑战,特别是气候变化,为了地球的未来,两国必须共同努力应对许多其他挑战。查看全文

编译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谨慎共存还是强硬竞争?

近日,《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 杂志在今年五、六月刊发表的题为为《胜利无可代替:美国不应该管控与中国的竞争,而是赢得它》(No Substitute For Victory: America’s Competition With China Must Be Won, Not Managed) 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编译译这篇具有争议性的文章的主要论点,并综述了坎贝尔的回应以及《南华早报》一篇时评的批评观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当前美国社会中关于中美关系的不同观点。查看全文

采访

专访张彦(Ian Johnson):中美教育交流、新书《火花》、民间档案馆网站

大学需要组织学生团体与老师一起旅行,打破僵局并表明中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令人生畏。在犯罪方面,中国其实比美国更安全,中国人民也很好客。批评者可能会提出像两个迈克尔案件(两名被中国政府指控的间谍)这样的问题,但这是不同的。我们谈论的是正在学习语言的本科生,他们没有被捕的风险。查看全文

转发

中国:难忘的人和事

兰普顿说,分析人士通常不太愿意使用趣闻来说明问题,因为它们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所以可能缺乏更广泛的适用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趣闻能够传递更多真相,也能使概括具体化。在他的自传里,有很多他在访问中国、在中国做田野调查调研和在美国与双边关系决策人和研究者交往的趣闻轶事,这里只是他在我们采访他时提到的三段插曲。查看全文

快报

四种情景设想:2035年前的中美关系及其对全球秩序的影响

情景小组的25名成员都拥有中美关系领域的丰富经验:美方有特朗普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的高官以及投资者、非政府组织专员和学者;中方有智库代表、学者和已退役的军队高级研究员。鉴于这些情景描述了四种不同的未来可能性,几乎每位情景小组成员都对其中至少一个情景的内容持不赞同态度。因此,这些情景并不代表参与者对潜在政策建议达成共识,而是代表一群多元化、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专业人士在经过多版草案修改后达成的一系列妥协。他们共同努力,希望这些情景能够助力对话,通过改善中美关系,促进和平与繁荣。查看全文

转发

杨大巍、薛倩倩:基辛格和他的政治遗产

基辛格的一生都在为捍卫美国的最大利益而努力着。美国不仅为他提供躲避纳粹德国的庇护,而且宽容地将他推至权力的最高层,为他提供了成为伟大政治家的机会。基辛格少年时期在纳粹德国的经历,使他对秩序与和平充满了渴望。他曾多次表示,如果必须在正义与混乱和不公正与秩序之间做出选择,他总是会选择后者;因为一旦混乱,正义就不可能实现。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