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奥就任国务卿第一天会见四方国家外长,表明将重点关注中国

鲁比奥星期一获得参议院一致批准出任国务卿,成为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内阁的第一位成员。在上星期三的确认听证会上,鲁比奥概述了关键的外交政策挑战,包括来自中国的威胁,以及西半球的大规模移民、芬太尼和暴力犯罪分子。他还警告说,莫斯科、德黑兰和平壤的独裁者正在扩散不稳定局势,同时与激进恐怖组织结盟并为其提供资金。

查看全文

KS Liu:黄之瀚的“美国印太战略”

按照中国的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愿景,这意味着将美国(以及欧洲伙伴和印度)排除在该地区之外。中国的目标是削弱美国影响力的载体——军事实力和准入、经济联系、技术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以确保北京在该地区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如果中国有全球野心,那么这个更大的项目将从中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开始,并取决于此。因此,这个地区既是我们竞争的开端,也是最关键的一轮。

查看全文

特朗普就职典礼讲话:提到“中国”一次

在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中,他提到中国仅有一次,但很显眼。在谈及美国修建巴拿马运河所付出的努力时,他埋怨美国归还了巴拿马运河,导致美国船只在通过运河时被收取过高的费用,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巴拿马让中国来“运营”该运河。

查看全文

王飞凌:中美关系里的不可能三角

中国的强盛、中国的体制、与中美友好这“不可能三角”关系里,自身的改革确实至关重要。三角里如何取舍,应该就是台海和平、亚太和平以及世界和平的关键所在。

查看全文

冉冉:我们究竟是在怀念卡特总统什么?

作为普通人,我们缅怀卡特、周恩来、邓小平和李克强这样的政治领导人无非就是因为他们曾放下神的光环,共情普通人的生活,并用实际行动为改善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正常”事情。我们在缅怀他们的同时,也希望还在位和即将到位的政治人物能效仿他们,放下架子,牢记他们的使命就是为平凡的普通人谋利益。

查看全文

活动

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的国葬安排

1月4日,卡特总统的遗体离开平原镇前往亚特兰大卡特总统中心。从1月4日晚7点到1月7日早6点,当地民众可在这里向卡特总统的遗体告别。1月7日上午,卡特总统的遗体将乘空军专机飞往华盛顿。民众可在国会大厦向卡特总统的遗体告别。卡特总统的葬礼将于1月9日上午10点在国家大教堂举行。

华盛顿线下线上会议:特朗普2.0,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陈兼博士谈周恩来与中美关系

2024年“聚焦中国”有奖征文结果揭晓

线上讲座:走近周恩来–探究那个并未逝去的时代

欢迎参加与联邦调查局高官的座谈会

其他内容

KS Liu:特朗普口出狂言的帝国主义逻辑

最近,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特兰普突然口出狂言,扬言要购买格陵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甚至“不排除用武力夺取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 鉴于特朗普经常口无遮拦,大家对他的这些似乎绝无可能的荒谬言论,或者嗤之以鼻,或者严正拒绝,甚至引起不少人的愤怒。北京智库昆仑研究院研究员肖志夫指出,特朗普出于个人目的,想登上美国的“总统山”(Mount Rushmore)。不过话要说回来,特朗普这些狂言的背后,似乎也有其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帝国主义逻辑。

卡特总统百岁逝世,曾说成为中国的朋友“命中注定”

易富贤:从中国赤脚医生到美国精神科大夫–刘钟毅教授传奇

肖劲:记美国学者资助刘钟毅赴美留学的轶事

寻找杜立特的衢州人郑伟勇:让跨国友谊代代相传

中国青年报:回到历史的现场

戴维·珀杜: 与中国的新战争

胡锡进:特朗普提名的驻华大使是个怎样的人?

裴敏欣:马斯克可能不知道,毛泽东早就试过革自己政府的命,后果是一场悲剧

关于我们

关于《中美印象》

《中美印象》由卡特中心和美国和中国一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创办。网站、公号的宗旨是:只有牢记过去和直面现实,美中才能公平竞争,消除误解,管控分歧,和平共处。我们希望读者能在这里体会美中关系的波澜壮阔。

订阅我们的简报

请输入你的邮件地址订阅《中美印象》简报。订阅后你会定期收到本站编辑部提供的网站最新原创文章的链接、双边关系的热点新闻和本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