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的中国对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立场是什么呢?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会和美国“对着干”支持伊朗发展核武器吗?如果不支持,他们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查看全文
作为对以色列有特殊影响力的国家,美国尤其应当在言行上负起应有的大国责任。长久以来,人们的普遍印象是,美国在缓解地区冲突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很难,但搞破坏的水平一流。中东战火难熄,更与域外大国“看得见的手”不无关系。查看全文
邓小平早在1992年就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堪称高瞻远瞩。中国在这个领域潜心发展,到得今天,“卅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其效果真是明显地好于预期。而美国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个漏洞,也反复想要弥补。没成想,到头来,却完完全全地落入一无所有式的被动。这是不是两国相争的局面的一个过于精彩的隐喻呀?查看全文
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人类仍然在适应飞速而至的全球化;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美式普选民主,正在应对互联网上信息与谎言的同时大漫灌。担心普选民主的安危,应该不无道理。不过,关于互联网信息系统的弊端与副作用,其实有着现成而有效的缓解药,曰反垄断、负责任、堵漏洞。查看全文
特朗普2.0政府的印太战略在继承其第一任期对华强硬、重视盟友与多边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意识形态化,更加强调国家利益与外援成本核算,体现出浓厚的“交易型霸权”特征。然而,这种强调短期回报、削减援助、转嫁成本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战略的持续性与可信度,也使其在争夺地区影响力方面面临更大挑战。查看全文
很多人认为“特朗普1.0“期内达成的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是个一面倒的只对美国有利的“不平等条约”,这次的“框架协议”的具体内容虽然还没有公布,根据特朗普在社会真相社交网站上的帖子,很多人认为这是中美之间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查看全文
中美贸易战显然已经进入以产业链战为核心的新阶段。依托自己的全产业链,在这个阶段,中国应有更多胜算。已经说过,钱都是一样的,可以腾挪。而产品有几万种。缺了其中任何必须的一种,整个游戏就可以玩不下去的。查看全文
不论中美关系紧张到什么程度,也不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强硬到什么程度,特朗普始终对习近平赞赏有加,从来不敢有所冒犯,因此当他要求和习近平通电话,习近平似乎也难以拒绝。这就是特朗普的聪明之处。查看全文
特朗普政府最大的行动就是通过冻结美国国际开发署,断掉了美国之音、自由亚洲之声,和大量海外独立记者和媒体组织的经费。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媒体(人)存在“自由派偏见”,“过时且不必要”等。很多人指责这些宣传组织参与“颜色革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