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金尼与哈里斯:对北京的威慑失灵或将导致台海战事

编者按:本文2024年2月12日发表于美国战争困境(War on the Rocks)网站,作者为阿拉巴马州麦克斯韦尔空军基地空军大学空战学院助理教授贾里德·M·麦金尼(Jared M. Mckinney) 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彼得·哈里斯 (Peter Harris)。近期,他们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威慑之隙:如何在台海避免战事(Deterrence Gap: Avoiding War in the Taiwan Strait)》,并于2024年1月5日发表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出版社网站。本文源于两位作者为该论文所做的缩写,以下为此文的主要观点及部分论据。原文英文标题为“Understanding The Deterrence Gap In The Taiwan Strait”,请点击此处查看英文原文。

作为他们合作的论文《威慑之隙:如何在台海避免战事》的缩写,麦金尼与哈里斯在《何为台海的威慑之隙》一文中提出了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会使大陆武力攻台可能增加的观点。两位作者指出,尽管过去认为北京不太可能武统台湾,但今天的军事力量平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能力上看,大陆的跨越台湾海峡的两栖作战已不是纸上谈兵,而和平统一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该文分析了导致战争可能性增加的因素,包括军力平衡的改变、美国对台“战略模糊”政策的变化、中国战略家对在冲突升级之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乐观估计,以及一系列中国国内反对动用武力的自我遏制因素的削弱。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政府决策中倾向于避免使用武力的因素,如“一个中国”原则、经济增长率、中美科技博弈的走向,以及对解决台湾问题机会窗口关闭的感知。文章对于增加战争可能性的四个关键因素的讨论如下:

 

1. 海峡两岸军力失衡

过去台海军力平衡对解放军的行动自由造成了严格限制,特别是台湾空军的优势曾对武力攻台构成重大阻碍。然而,该文认为,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原因是美国对于军事介入变得不确定,且中国决策层对于在冲突升级前解决台湾问题持乐观态度,并认为有可能通过先发制人打击美国部署在东亚的军事基地来削弱美国干涉台海战事的能力。此外,类似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情况,中国作为有核国家,可能可以成功地威慑美国,阻止其直接介入台海冲突。

2.“一个中国”的原则失去实际意义

自1972年上海公报以来,这一框架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基础。但自2016年以来,这一概念逐渐失去了实际意义,尤其是美国政客对它的视若无睹已成为常态。中方越来越担心美国将逆转其一中政策,并与台湾建立正式或事实上的防御联盟,这可能将让北京在短至中期内对和平统一的方案不再如先前一般有信心。

3.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放缓

该文认为,经济趋势的变化会影响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减缓的经济增长可能迫使中国领导层更倾向于利用民族主义叙事和宣传来维持国内支持。此外,经济增长的放缓也意味着台湾民众选择加入中国主导的经济体系的经济激励减少了。

4. 中美科技竞争愈发白热化

关于科技战,美国对半导体和相关技术的出口控制意在阻止中国超越美国的军事、科学和技术力量。然而,这一封锁政策可能导致一些非预期的后果,如在短期内降低了中国武力攻台的净成本,但两位作者同时也指出,科技竞争烈度的上升也为北京的行动制造了额外的压力(如担心台海战事反向刺激了美国军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还提出,中国已经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窗口期关闭有所感知,这一情况也可能在中短期内造成台海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上升。最后,文章讨论了华盛顿和台北方面如何通过具体措施恢复对北京的威慑力。这包括预先规划的抵抗行动、多边经济制裁、联合东亚地区盟友实现区域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该文还较为直白地提出了“焦土科技(scorched tech)”策略,即对台湾岛内的科技行业实现‘焦土政策’,如在大陆武力攻台前摧毁科技设施和相关企业。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北京对于发动武力行动成本的认识,从而防止冲突的发生。在对美国和台湾提出建议之余,文章也强调了区域大国(如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对于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建议这些国家明确表态,对北京的潜在攻台行为采用经济和政治手段进行打压。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