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中美关系“跨过卢比孔河”了吗
作者:杨楠 来源:《世界知识》2023年 第12期
去年以来,一些美国学者在探讨当前的中美关系状态时,认为两国对对方的战略既呈现“背水一战”的被动特质,又带有“战略豪赌”的主观意涵。在他们眼中,中美关系已经“跨越卢比孔河”(cross the Rubicon River),双方均决意与对方开展一场零和博弈,彼此转圜的空间不复存在,时刻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最终难以避免滑向正面冲突。那么,何为“跨越卢比孔河”,背后是怎样的典故?这一西方谚语能否准确形容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态势,这种暗喻对双边关系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卢比孔河”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49年,罗马共和国末期,元老院决心剪除高卢总督朱利叶斯·凯撒不断壮大的势力,向其发出召还令。根据罗马共和国的法律,任何将领都不得带领军队越过作为意大利本土与山内高卢行省分界线的卢比孔河前往罗马,否则被视为叛变。在卢比孔河河畔,凯撒面临艰难抉择:如果挥师过河,等于公开对抗元老院,势必挑起内战并将自己置于“叛国者”的境地;但若听令只身回返首都,则将被剪除军事指挥权,走向政治生命的终结。最终,凯撒率麾下第十三军团过河,一举占领罗马,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凯撒的最终选择有其理性计算与评估在里面,但更多源自激情和主动选择。“骰子已经掷下”,当凯撒率领大军跨越河流向罗马进发时,他赌上的是自己的前途乃至生命。
18世纪末,拿破仑·波拿巴在土伦港之战中声名鹊起,进而翻越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远征埃及和叙利亚,为自己在法国国内积累起相当高的威信。1789年起,法国步入“革命的世纪”,从吉伦特派兴起,到热月党督政府执政不力,日趋吊诡的政治局势为拿破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法国等待他的不是王座就是断头台”。拿破仑断然选择放弃军队并登上返回巴黎的船只,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成为掌握国家全部权力的共和国第一执政者。历史学家格尼费将拿破仑的这一举措比作“跨越卢比孔河”。
纵观历史,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在西方语境中,“卢比孔河”如同一条与过去相切割的分界线,穿越历史演进的大部分重要节点,选择跨越它意味着要么功成名就、要么一败涂地,毫无退路,只能尽全力孤注一掷,同时将事态的未来发展交予宿命。每当个人、国家或是国际形势面临重大抉择或处在关键十字路口之时,“跨越卢比孔河”的暗喻总是如影随形。
古罗马(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期)地图上的卢比孔河。
中美关系的历史抉择
2023年5月1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拨款委员会罕见地同时召集国务卿、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以“深化对华战略竞争”为主题审议拜登政府2024财年财政预算案。三名内阁部长在听证期间反复强调“全政府”对华组织架构的重要性,重申将不遗余力倾尽各自战略工具对华施压。
经过历时将近十年的战略调整动员,“中国威胁论”的种子已在美国“全社会”生根发芽。盖洛普(GALLUP)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民间对华负面认知率高达八成,令人触目惊心。在一些美国学者看来,无论未来中美双方以何种方式互动,美国对华观念、态度和手段向“战略竞争”目标的靠拢和聚集已呈定势,中国针锋相对的反制也将只增不减,双边关系已同“合作”“调适”挥手作别,未来将长期处于“木已成舟”的漂流状态,“即使没有跨过卢比孔河,也肯定在迅速接近它”。这种隐喻暗示中美关系“已经踏上不归路”,引发人们思考。
中美关系“毫无退路”了吗?2017年以来,西方学界关于中美“新冷战”的声音不绝于耳,曾亲手参与打破两国对抗坚冰的基辛格也在访问中国期间做出“再也回不去了”的判断。这种声音背后,是美国将中国界定为“战略竞争对手”和“步步紧逼挑战”以来双边战略互信的逐步垮塌。然而,大部分旧有“安全阀”的失效并不代表两国关系彻底走入死胡同。大国之间总能找到交集,新的互动路径仍亟待探索,而以求同存异为注脚的中美关系史能够为双方提供镜鉴。目前,中美关系的“退路”仍被美国自对华贸易战开始就构建并不断扩大的“墙壁”堵住。唯有解构这些“墙壁”,双方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才能呈现。
中美博弈是一次“战略豪赌”吗?为实现“竞赢中国”的目标,美国在过去几年中不惜将大量国家资源倾注到这场博弈中,并且频繁打出贸易战、脱钩、台湾等“险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乃至人类前途命运都成为美方这场豪赌的筹码。在经历全球供应链碎片化、新冠疫情以及乌克兰危机等冲击后,国际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再也无法承受一个大国扼杀另一大国发展权的豪赌,中美不仅有责任、有义务审慎选择向前迈进的每一步,更应主动搭建桥梁、寻求避险。可以看到,尽管双边关系遇冷,但也从未放弃管控分歧。在2022年11月14日的巴厘岛会晤上,中美元首均通过不同方式做出了推动两国关系远离零和博弈泥潭的表态。近期美国财长耶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演讲中表态,美方不认同“一方衰落才能让另一方崛起”的观念。在依旧激烈的博弈态势下,中美开始在一些战略议题上呈现出超越分歧的倾向。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不可知”吗?随着美国政府对华战略认知的逐步固化,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认为双边关系将日益受制于不断强化的“自证预言”,认同冲突对抗乃是“大国政治的宿命”。这种悲观情绪和无力感反过来又限制了中美两国修复关系和拓展沟通渠道的动力。凯撒、拿破仑之类西方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美苏冷战时的一些历史片段固然能对现实有所隐喻和映射,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现实乃至未来的固定模板。能够决定中美历史走势的因素是两国决策者和民众的主观能动性,而非什么“宿命”。因此,即便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亦在其著作中花费大量篇幅探讨两国应如何避免“踏入陷阱”。如果中美之间宏大的战略博弈在所难免,那么两国都有必要主动寻找管控和处理彼此分歧的有效路径,利用一系列理性和谨慎的决策去创造新的历史。
避免陷入“卢比孔河”假设
2011年,美国知名学术期刊《国际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曾发表一篇题为《战争的卢比孔理论:通往冲突的道路如何成为不归路》(The Rubicon Theory of War: How the Path to Conflict Reaches the Point of No Return)的文章。文章认为,国家在大部分情况下会保持谨慎,以相对理性的思维权衡各种选择的成本及收益;然而一旦作出“放手一搏”的决定后,会迅速转向高度实用主义的行动模式,引发政府、民间的高度偏见和盲目自信,让沟通和商讨的余地越来越窄,最终极大程度地提高爆发战争冲突的可能性。“卢比孔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决策者在“过河”前后的心态变化,指出这种变化不仅会把对手、也会把自己步步推至悬崖边缘。
纵览近年美国的官方战略文件、对华政策宣示以及针对中国采取的实际战略举措,再看看中国各阶层对美国对华遏制施压与日俱增的不满和愤懑情绪,就可以理解为何大量学者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感到悲观,为何宿命论大行其道。2022年8月的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台、2023年春的“气球事件”等似乎喻示着中美对立正在突破某种临界值,从而似乎更加佐证了一些学者关于中美关系“已经过河”的观点。在华盛顿,对中国的偏见和排斥已经形成一种不断自我强化的“政治正确”和恶性循环,大量国会议员言必称中国,基于“有罪推定”就不同议题召开面向公众的涉华听证会,似乎不希望将中美博弈维持在可控范围。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的特点愈发明显,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封堵有增无减。
美国持续将中美关系推向“河对岸”,强硬姿态令许多盟友左右为难,同时,“脱钩断链”的手法也牺牲着美国的自身利益。正因看到这种激烈模式在长期战略竞争中的局限性,拜登政府近期显示出某种调整的迹象,不仅多次公开释放“解冻”的信号,强调与中国保持高层接触的重要性,还提出“去风险”这一新概念,以淡化“脱钩”说法的杀伤力。这一新概念主张由盟国和私营部门代替美国政府推动产业链回流、强化供应链弹性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结合年初美国学者和商界人士访华沟通所谈内容,可以推测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有一定程度的反思。但由于“去风险”路径不明,且内核仍是“小院高墙”式的限制打压,人们仍怀疑这是否仅是一种“措辞上的调整”。
中美应当避免陷入“卢比孔河理论”的假设轨道,保持高度战略审慎是关键。如何将中美关系带离“卢比孔河”考验着中美两国的政治智慧,也是中国在国际上赢得更多尊重和支持的一道必答题。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时间:2023/6/27 发布时间:2023/6/26
旧文章ID: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