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存:在美国感受中美“二轨”对话的紧迫性
作者:吴士存 来源:环球时报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两国有关层级和部门间的接触和会谈有所增多。与此同时,两国商界及学术界也出现了恢复接触和趋于活跃的良好势头。近日,笔者赴美出席一场在丹佛市举办的“中美关系闭门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中美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教训对当前风险防范和危机管控的启示及借鉴意义,议题涉及中美战略冲突及前景展望、外交手段与危机管控、台海及南海风险防控、“二轨”交流机制构建等。笔者感觉,会议所涉议题之深、内容之新,会议讨论氛围之和谐,以及美方与会代表对中方学者之友善与坦诚,为近年来少见。
三年多的疫情导致中美两国个人之间、学术机构之间、企业之间,也包括政府之间原有的“一轨”交流机制严重受阻。正常的、机制化的面对面交流连续几年缺失,导致双方沟通了解和增强互信不足,加剧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两国出现误读、误判、误解以及相互猜忌加重的情形也就难以避免了。三年来中美之间的原有问题大都没能得到妥善解决,反而又平添了一些新的、更为复杂的问题。这是当前我们处理中美关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主要原因在美国。美国毫无底线、不顾及任何国际规则,试图把中国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特别是像芯片这样的重要产业链中排除出去,以保持美国科技领先进而维护美国霸权。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乌冲突前景扑朔迷离、世界经济衰退、“全球南方”崛起的背景下,采取有效举措保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防止冲突或危机升级,不仅符合中美两国利益,也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毋庸置疑,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美国以打压为主的对华政策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打打停停”“起起伏伏”将是中美关系的常态。面对这一新态势和新挑战,现在我们能做也必须做的事情就是在中美关系的不稳定性中寻求相对稳定性、在不确定性中力争保持确定性。当务之急在于抓住疫情影响减少、人员往来开始增多的有利时机,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与接触缓解这些年来积累的误读、误判和误解。当前尤其要重视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逐渐重建、新建相互之间的信任,加强企业与企业、地方与地方、政府与政府等各层级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交流的目标定位宜适度且可预期,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逐步达到“减少误解、增加共识、提升互信”的目的并非可遇而不可求。
第一,从民间外交入手,扩大“二轨”交流是现阶段阻止中美关系进一步下滑和保持相对稳定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之后,中美“二轨”交流开始逐步恢复,各种形式的互访和实体会议也正有序推进。例如,笔者所在的中国南海研究院和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共同牵头的“中美海上问题与国际法”对话机制,双方商定将于近期恢复线下对话。与疫情前相比,并考虑到三年来积累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误判,在全面恢复原有对话机制的同时,可考虑按照“增信释疑、疏导民意、扩大共识”的目标导向,选择美方与我方有同样诉求和关切的领域着手创设新的稳定的“二轨”对话和交流平台。
第二,鉴于近期南海和台海方向美方的挑衅性行动明显增多、我方维权和反制能力增强,加快危机管控机制建设以防止冲突升级已迫在眉睫。不久前,美军一架RC-135侦察机蓄意闯入我军在南海的训练区域实施侦察干扰,中方随后出动军机跟踪监视。结果,美方颠倒黑白、倒打一耙,声称中方拦截行为“咄咄逼人”并可能导致意外。此后,美方又污称中国海军军舰在台湾海峡以“不安全”方式在一艘美国军舰附近航行。近年来,美国在南海针对中国的所谓“航行自由”行动、抵近侦察、航母编队演练、核动力潜艇前出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我方在不断提升维权和反制能力、通过“一轨”机制敦促美方保持克制和避免挑衅性行动的同时,也应将中美风险防范和危机管控机制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第三,外交优先和舆论营造是确保中美关系“解冻”乃至行稳致远的两把“金钥匙”。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中美学者就2001年4月的“南海撞机事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大家认为,当时之所以能迅速解决因侵犯我领空和未经批准非法降落我军用机场的美国间谍飞机事件,是与保持外交渠道畅通和有效、引导民意走向及管控舆论密不可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防止负面民意和不良舆论绑架外交仍然是当前及今后我们处理中美关系中疑难杂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与会美国学者联系今年2月美国处理“飞艇事件”的实践,认为美方置中方的道歉和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努力于不顾并诉诸军事手段,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中美关系既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应任其“自由落体”式下滑;既不是彻底“无解”,也不应放弃任何一次任何一方有可能改善双边关系的努力。以智库对话为代表的“二轨”交流应该成为这一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是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来源时间:2023/6/17 发布时间:2023/6/13
旧文章ID:2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