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遵义:纵览中美竞争大局
作者:刘遵义 来源:中美聚焦
1960年以来,世界经济重心从北美、欧洲向东亚转移;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东亚内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这种转变体现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国际贸易、财富、制造业和创新领域。
第一,财富。根据各种发布的调查,中国据说有 600 多位知名亿万富翁(以美元计),可能比美国还多。当然,中国可能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亿万富翁。不同调查的结果有所不同,但两国亿万富翁的数量级是相同的。中国家庭的总财富也在快速增长。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过去几十年里,涌现出许多成功的中国企业,包括国有和私营企业。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145家,美国企业124家。许多中国企业从事制造业。上榜的中国企业的总营收首次超过美国企业。
创新、技术突破
在创新方面,中国自2014年以来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2021年占 GDP 的比重达到2.44%。按照国民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的科学与工程论文数量,中国已经在近年来成为头号大国;在论文引用总数以及前1%最常被引用的文章方面数量,中国也遥遥领先。此外,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总量方面,中国在2021年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和日本。
根据2022年6月公布的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运算速度最快的电脑中,173台在中国,127台在美国,34台在日本。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的Frontier。然而,外界认为,没有参加排名的几台中国超级计算机,比如神威海光和天河三号,速度可能更快。据称,这两台电脑完全使用中国元器件制造。
中国正处于创新和技术突破的边缘。5G通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铁、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特高压输电等自主创新不断涌现。广阔的中国市场以其规模经济,吸引着企业家、创新者和风险投资家。中国将出现众多创业公司,也会有很多失败的公司,但少数会最终成为独角兽公司。
人民币国际化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宏观经济趋势是人民币国际化。1994 年以来,人民币自一直是经常项目可兑换货币。其价值取决于人民币对中国商品、服务和资产的购买力。实际上,离岸人民币在香港是完全可以兑换的。资本管制仅适用于某些流入和流出中国大陆的资本。
与以第三国货币结算相比,两国双边交易采用本币结算,实际上降低了两国的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它只需要一次货币兑换,只承担一次汇率风险,对两国都有利。如果使用第三国货币进行结算,则需要进行两次货币兑换,交易成本成倍增加,并承受两次汇率风险。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签订了本币结算协议。例如,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就以人民币和本币卢比和卢布结算与中国的国际经济交易。
以美元为支付工具的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 (SWIFT) 系统日渐武器化,迫使各国寻求替代方案。美元作为国际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手段的使用量将逐渐减少。
世界贸易中,如果人民币结算的份额能达到日元现在的所占份额,那么人民币的份额将从目前的2.2%上升到9.2%,成为世界第三大结算货币。一开始,这种转变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的国际贸易的本币结算。
即使达到 9.2%,人民币的比重仍与美元超过40%的份额相形见绌。然而,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作为国际交换媒介,可能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相反,中国应该推动双边贸易以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结算,这是原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做法。
世界继续见证去全球化和脱钩的趋势。正如经济全球化增加世界各国的福利一样,经济逆全球化减少世界各国的福利。经济去全球化和脱钩减少了每个经济体面临的选择,导致每个人的福利下降,全球经济增长因此放缓。
经济脱钩可能导致现有供应链暂时中断,影响全球生产。将出现多个平行、独立的贸易集团和供应链。世界范围内的保护主义,将以进口壁垒和出口管制的形式死灰复燃。
中美经济以某种形式脱钩似乎不可避免,这不仅是因为新冠疫情和未来可能出现其他病毒,还因为双方的战略竞争日益加剧。
多样化
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都证明了通过渠道多元化,防范供应链中断的潜在好处。例如,一些欧洲经济体应该拥有更多样化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它们中的一些国家一直主要依赖俄罗斯。中国的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都依赖进口,其来源(例如安哥拉、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国)和运输路线则是较为多样化的。
多样化的先决条件,是至少拥有一个可持续的第二供应来源。第二采购渠道是指为产品或服务的长期供应寻找替代来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通过从第三国进口。第二供应渠道是应对供应链可能出现的中断所采取的自然反应。有了第二个供应来源,经济基本上可以免受各种自然灾害(地震、龙卷风、海啸和火山爆发)以及新冠疫情、战争、革命和其他地缘政治的冲突。第二采购渠道就像购买长期可用的保险一样。
多个供应链
经济脱钩最有可能导致的长期结果,是世界上每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拥有两条或更多条高效的供应链。世界市场足够大,可以为任何产品或服务容纳一条甚至两条以上的高效全球供应链。
对世界经济来说,多个供应链的存在可能是积极的变化,因为它能够减少垄断力量,增强竞争,并保护世界免受灾难性系统故障的风险。它还能够最终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提高质量。
由于其韧性和稳定性的提高,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会变得更好。例如,除了SWIFT之外,世界如果拥有一个或多个可行的跨境支付系统替代方案,可能是有益的,这样它们就不会被武器化。
新冠疫情
不幸的是,新冠疫情仍在继续。但是,中国大陆在遏制病毒传播方面收效显著。据估计,如果大陆的死亡率与美国相同,截至2022年9月的累计死亡总人数可能从5226增加到450万。
由于新冠疫情,大陆自2020年以来10个季度的实际GDP累计增长率与前10个季度相比下降了7.5%,从16.3%降至8.8%。在美国,降幅仅为4.2%,从6.7%降至2.5%。GDP增长放缓与新冠累计死亡率之间似乎存在关系:GDP增长率下降时,累积死亡率上升。
经济形势
国际组织最新公布的实际GDP年增长率预测表明,除印度外,整个世界经济都在放缓。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北美和欧洲,因为它们的增速都在放缓。此处,一条规律在起作用:一个经济体的实际人均 GDP 上升,其实际增长率就会下降。中国经济无法继续像1978年至2018年那样保持每年9%至10%的实际增长,但人均实际GDP仍将在6%的平均速度增长。我的预测是,到 2030 年,中国大陆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实际 GDP 将与美国持平——按 2021 年的价格计算约为 30 万亿美元。
随着实际GDP年均增长6%,国民储蓄率超过40%,中国家庭和机构的财富也将实现跨越式增长。由于多元化的需要,这些财富将推动中国对国内外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的需求。
中美战略竞争
包括军工联合体在内的美国统治精英,希望以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名义维持其全球霸权或者主导地位。它想要延续所谓的“美式和平”。美国统治精英的目标,是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阻止可能对美国说不的国家的崛起。如果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对美国说不,其他国家可能效仿,美国的全球霸权很快就不复存在。
中国对美国的存在和持续繁荣并不构成真正的威胁,永远不会如此。然而,中国可能对美国持续的全球霸权构成“威胁”,因为中国可以对它说不,就像前苏联一样。
如果美国失去全球霸权,美元作为国际交换媒介和保值手段的主导地位可能受到威胁。对美国经济来说,这将是一个严重的不利形势,因为它不能再通过印刷和出售美国政府债券来无限期地维持巨额贸易逆差。因此,美国将竭尽全力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也正因如此,中美战略竞争很可能成为未来十年的新常态。
本质上讲,美国的战略是遏制战略,包括亚洲再平衡、TPP(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和 AUKUS(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美国发动贸易、技术和货币战争,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高科技贸易的限制。
美国方面可能试图挑衅中国,使其打响台海局势的第一枪,从而为发动国际制裁制造借口。如果中美开战,对美国来说可能越早越好。但是,对美国来说,更好的局面是中国大陆和台湾陷入代理人战争,而不是美国部队投入实际战斗。
中国的目标和战略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目标截然不同。对于中国来说,一切都是为了和平发展。与世界标准相比,中国人均实际GDP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需要提高实际人均GDP,目前该指标还不到美国的1/4。中国没有发起针对美国的战略竞争或者贸易和技术战。它的目的是确保国家生存和持续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愿在相互尊重、互信、互不干涉、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基础上,与其他大国建立新型关系。其重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需要寻求合作,解决气候变化和疫情等全球性问题。
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NFU)的政策,同时维持着可靠的核武器二次打击与威慑能力。为了对抗遏制中国的行动,中国政府正在自主开发国家生存关键系统(如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促进自主创新和创建替代跨境支付系统(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可能的脱钩做准备。此外,中国对所有友好国家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
潜在的导火索
目前存在几个潜在的导火索,包括南海、东海和台湾问题,以及可能将中国和美国拖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的全面竞争。
作为几乎所有东盟成员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很可能与大多数东盟成员国达成和解。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是可行的长期解决方案。中国几乎没有,或者也根本没有动机中断南海这一重要海上航线的航行自由。相反,它担心外部海军强国的潜在干扰。
东海的冲突主要集中在钓鱼岛,该岛历史上由台湾宜兰县管辖。该问题不太可能引发全面战争。只要日本无法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即无法拥有自己的独立国防,就不得不继续作为美国的受保护国,听命于美国。日本只有能够独立自卫,才能拥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89年,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与索尼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董事长盛田昭夫共同撰写了《日本可以说不》。事实是,时至今日,日本仍不愿也无法对美国说不。日本可能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最为敏感,因为这将使台湾海峡成为中国的内海。目前,日本与东南亚、南亚、中东和欧洲的贸易大部分要经过台湾海峡。原则上,通往欧洲的北方航道有可能通航,但俄罗斯将控制这条路线。只要和平成为主流,任何人都没有意愿中断海上交通。
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就像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一样,事关中国民族的荣誉。台湾之于中国,犹如阿尔萨斯-洛林之于法国,果阿和本地治里之于印度,北方四岛之于日本。任何有能力的中国中央政府都会追求统一,无论其意识形态如何或者是否由民选产生。两岸人民将从和平统一中受益匪浅,都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世界其他地区也将受益匪浅。和平统一,可以避免大量伤亡,避免大规模的破坏,共享巨大的和平红利。武力是最后的手段。
修昔底德陷阱
尽管两国关系紧张,中美战略竞争不太可能导致两国之间发生热战,因为这样的战争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双方领导人都知道这一点。上世纪美国和前苏联没有开战,本世纪中美就更没有理由开战,尽管存在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对两国而言,确保相互毁灭仍然是和平的基础。
持续不断的俄乌冲突是当前最大的地缘政治挑战之一。战争能被遏制吗?会否一直持续?停火有可能吗?这些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俄乌冲突得到解决之前,世界经济不太可能恢复强劲增长,尽管新冠疫情造成的阻碍和不可避免的经济脱钩是暂时的。脱钩以及替代供应链和第二来源的出现,能够削弱垄断的市场力量,增强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性和韧性。它们还将使经济工具的武器化变得毫无意义。每个产品、服务和供应链都有两个或多个来源,世界也可以免受自然或人为灾害引起的灾难性整体系统故障。中美战略竞争未必有清晰的结果。某个时候,美国可能会意识到阻止中国崛起是徒劳之举,而且中国不对美国的存在构成威胁。届时两国关系或许能够缓和。
来源时间:2022/12/31 发布时间:2022/12/30
旧文章ID: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