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关系再起步:中美2021年互动纪实(第五期)

作者:张金峰  来源:中美印象

《中美印象》第297期

双边关系再起步:中美2021年互动纪实(第五期)

(3月1日-3月15日)

   3月12日,美日印澳举行了四方对话机制首次领导人峰会,提出致力于共同努力,应对面临的共同挑战,确保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自由和开放。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国防部长奥斯汀上任后首次外访选择亚洲,并以日本作为起点,之后会分别前往韩国以及印度。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任内首场主要外交政策演讲,将应对中国挑战别列为美国外交的优先事项,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了拜登政府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在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上,两者都明确提出了:1. 中国是唯一拥有经济丶外交丶军事和技术力量来挑战国际体系的国家。2.  恢复美国的优势要确保美国靠自信和实力与中国打交道。3. 华盛顿将同北京开展务实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外交,在应该的时候竞争,在可以的时候合作,在必要时对抗。

   虽然中美之间举办了自拜登政府上任后的首个两国交流合作机制性活动“第五届中美省州立法机关合作论坛”,但盖洛普和皮尤的调查报告结果均显示,两国人民之间的好感仍在持续下滑。盖洛普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降至新低(20%)。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一份最新民调,显示近九成 (89%) 美国人视中国为 “竞争对手” 或 “敌人”。

   3月5日,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以上,国防开支增长6.8%。王毅回答了有关中国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的提问,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没有退让空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确保以爱国者为主体的 “港人治港” 。七国集团随即发表联合声明,对中国政府修改香港选举法表示严重关切。

""


3月1日

——盖洛普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降至新低。20%的受访者对中国抱持好感,这比2020年的结果下降了13%。盖洛普这项调查是2021年2月3-18日进行的,通过电话随机询问了1021名成人。问卷的问题相对简单:即直接询问受访者对18个国家的看法,是 “很有好感” 、 “总体上有好感” 、 “总体上没有好感” 还是 “很没有好感” 。问卷中并未进一步询问原因。

""

3月2日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美国州立法领袖基金会共同举办以“合作共赢、再谱新篇”为主题的第五届中美省州立法机关合作论坛视频会。本届论坛是美国新政府就任后中美之间恢复的首个两国交流合作机制性活动。北京、河北、山西、江苏、湖北、广东、云南七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和美国亚拉巴马、加利福尼亚、特拉华、夏威夷、艾奥瓦、密歇根、田纳西七州议会领袖出席并先后发言。

3月3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任内首场主要外交政策演讲。他列出了美国外交的八大优先事项:击退新冠疫情、重建经济、更新民主制度、改革移民政策、加强盟友关系、应对气候变化、保持高科技领导地位、应对中国挑战。他强调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是本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考验。表示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经济丶外交丶军事和技术力量来挑战稳定与开放国际体系的国家。华盛顿将与中国在应该的时候竞争,在可以的时候合作,在必要时对抗,但他指出,无论是哪种形式“我们都要以实力地位来跟中国接触。”

——立陶宛外交部长兰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称立陶宛“几乎没有”从“17+1”合作机制当中获益,陶宛外交部表示将不会参与中国主导的“17+1”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与此同时,该国宣布今年会在台湾设立一个贸易代表处。中国外交部回应,敦促立陶宛遵循“一个中国”原则。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了拜登政府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国安会表示,这份战略指南是拜登总统在与世界接触时的愿景,为美国政府各部门提供国安战略指导。这份报告特别指出“威权国家”中国是唯一有潜在综合实力挑战国际体制的“主要竞争者”。在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情况下,美中战略竞争不会也不应该妨碍与中国的合作。恢复美国的优势确保美国将靠自信和实力与中国打交道。华盛顿将同北京开展务实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外交,努力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美方将欢迎中方在气候变化、全球卫生安全、军备控制和防扩散等两国命运相连的问题上的合作。(查看本站简报:说说拜登政府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

3月4日

——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发布一份最新民调,显示近九成 (89%) 美国人视中国为 “竞争对手” 或 “敌人” ,而非 “合作伙伴” 。同时,多数美国人支持在对华政策上采取更坚定的立场,从优先处理中国人权问题,到采取更强硬的对华经贸政策及限制中国留学生等。九成美国人在此次民调中表示中国不尊重民众人身自由。 “ 48%的受访者认为遏制中国实力和影响力应该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最高优先事务。2018年,该数据仅为32%”。

""

——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一致通过了一项由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参议员肯尼迪(Sen. John Kennedy) 提出的 《对各国资助美国大学校园机构的关切法案》(The CONFUCIUS Act,"孔子法案") ,加强对大学校园内孔子学院的控制。该法案将削减任何在校园内设有孔子学院的学院或大学的联邦拨款,除非有关院校能确保对其校内设有的孔子学院拥有全部管理权,包括对其给出的资助款项和人事任免的管理。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公布新一期经济自由度指数,香港及澳门被排除在外。基金会创办人傅尔纳在《华尔街日报》称,今年指数将不再为香港和澳门评级,原因是香港近年的发展“明确显示政策受北京操控,过去两年政治自由及自治受损,令香港与其他中国主要城市例如北京和上海无大分别”,未来港澳的经济自由度或会包括在中国之内。美国 “传统基金会” 每年均发表各地经济自由度指数,根据贸易自由、财产权利、司法效率和政府诚信等范畴为各经济体评分。香港曾经连续25年蝉联第一,去年微跌至第二名。

3月5日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进行了通话交谈。双方同意把因飞机补贴争端而实施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进口关税暂停四个月,并致力于就飞机补贴争端达成全面持久的解决方案。白宫的声明提到,双方领导人还同意就美欧之间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调,包括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西巴尔干地区。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以上。中国财政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发布的政府预算报告显示,今年的国防支出为13553.43亿元人民币,约209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6.8%。该预算的增幅比去年高0.2个百分点。 在涉及台湾的部分中,李克强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和 “九二共识”,强调“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针对港澳事务,重点将落实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遏制外部势力干预。

""

3月7日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回答有关中国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的提问。 王毅称中美关系首先要"恪守不干涉别国内政" 原则,并指双方应透过沟通有效管控分歧,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 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妥协余地,没有退让空间"  。 敦促美国 "充分认识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 , "彻底改变上届政府 ’越界’、 ‘玩火’的危险做法" 。

3月8日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英国通讯管理局(Ofcom)以违反公平、隐私和公正性规定为由,对中国国有广播公司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处以22.5万英镑的罚款。就在几周前,该机构吊销了CGTN在英国的广播牌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二表示,敦促英国通信管理局及英方某些人立即停止政治操弄,纠正错误。中方保留进一步作出正当和必要反应的权利。

3月9日

——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中国外交部欧洲司负责人召见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就其在社交媒体发表不当署名文章提出严正交涉。3月2日,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 (Caroline Wilson)在英国驻华使馆的官方微信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的文章。吴若兰在文章中说: “外国媒体在中国正在被歪曲报道,这掩盖了它们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中国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当天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和俄罗斯同意共同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扩大两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

3月11日

——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以2895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决定明确,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必须确保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对有关的人大决定表示感谢,她强调这样做是为了确保管理香港的人是爱国的,并且在政治道德上是正确的。她指责美国与西方国家干预香港和中国的内部事务,并且说对公布这项新的决定后西方国家将会出现新的批评“已经有心理准备”。

""

——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了1.9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拜登表示,这项总额达1.9万亿美元的“历史性立法”为美国经济重建提供支柱性力量,将给美国人民提供一个“奋斗的机会”。2月27日,该计划的最初版本在国会众议院获得通过。3月6日,参议院通过了经修改的经济救助计划。10日,众议院通过了该计划的最终版本。

3月12日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举行了四方对话机制(Quad)下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峰会就新冠疫苗的生产和供应、稀土供应链以及关键新兴科技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拜登会后通过推特表示,“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致力于共同努力,应对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确保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自由和开放。”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峰会结束后的简报会上说,四国领导人讨论了中国带来的挑战,但是,中国不是此次会议的焦点。针对四国峰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希望这些国家不要“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不要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下属的公共和国土安全局发布声明,点名包括华为、中兴、海能达、海康威视和大华五家中国公司的通信设备和服务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此外,美国商务部本周修订了对华为出售产品的许可证,进一步限制相关企业向华为提供产品。声明指出,这些公司生产的电信设备和服务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公民安全带来“不可接受的风险”。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七国集团(G7)成员国外交部长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发表联合声明,对中国政府修改香港选举法表示严重关切。声明指,北京修改香港选举法的决定“强烈显示中国大陆当局执意要消灭香港的异议声音与观点”。七国集团外长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一致呼吁中方尊重香港的自由与自治,并停止镇压香港民主派活动人士。

3月13日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展开上任以来首次亚洲访问行程。奥斯汀造访了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印太司令部,接着将前往日本、韩国与印度访问。奥斯汀在谈到亚洲访问行程时对记者表示:“这一切都是关于同盟与伙伴关系。” “我们的竞争优势受到侵蚀。但我们仍然维持着优势。我们将继续增加这份优势。”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拥有能力以及行动计划……能对中国或任何想与美国较量者做出可信的威慑。”

3月14日

——布林肯和奥斯汀共同在《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美国的同盟关系在世界上是"力量倍增器"》的客座评论。其中写道,中国非常有意愿"利用胁迫策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让我们再次看到与盟国合作至关重要"。两人还在文中表示,美国将和盟国一起,"就中国在新疆和西藏侵犯人权、在香港系统性地侵蚀民主、削弱台湾民主制度以及在南中国海提出违反国际法的主张,追究中国的责任"。

3月15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防长奥斯汀与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以及日本防务大臣岸信夫举行 "二加二"会谈。双方都表示美日同盟是维护印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石。共同应对中国威胁、实现印太地区自由与开放的愿景是将美日两国带到一起的重要因素。会谈后发布的两国联合声明提到:“美日两国继续反对旨在改变现状、破坏日本对群岛管辖权的单边行为”。美国方面还表示,对日本做出的共同防卫承诺也适用于该争议岛屿。

""

来源时间:2021/3/16   发布时间:2021/3/16

旧文章ID:24514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