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丁龙的真实身份(上)疫情中迎来转机的十天

作者:陈家基  来源:澎湃新闻

2009年,我第一次读到“丁龙”的故事。这位名叫“Dean Lung”的普通的中国人,在20世纪初捐款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汉学系,其极具前瞻性的义举以及其与雇主卡朋蒂埃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着海内外的学者与广大华人,国内的各种媒体纷纷转载,每隔一段时间,媒体上就会掀起一股“丁龙”热。

早在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人学者王海龙发现了“丁龙”的故事。1901年,Dean Lung在捐出自己几十年辛辛苦苦攒下来的12000美元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汉学系时曾经给校长写了一封英文信,在Dean Lung的名字下面,他工工整整地用英文写下了“a Chinese Person”(一个中国人)。后人将他的名字译为“丁龙”。但许多学者查遍了美国的各种档案仍无法找到他的真实身份。随后,哥伦比亚大学宣布终止在美国寻找Dean Lung,寻找到这位华人真实身份的希望便寄托在他的祖国——中国。

尽管过去我对他的事迹一无所知,且常年生活在南非,远离故事的发生地,但我当得知他的故事后,便暗下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Dean Lung。

开启寻找丁龙之旅

2015至2016年间,我想方设法先后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Dean Lung的专家米亚,保罗,以及王海龙取得了联系,研读了他们提供的所有研究资料。

当时,我的发现仅限于两点:1)Dean Lung 的中文名字不是“丁龙”,他可能姓“龙”;2)他的籍贯不是山东而应该是广东。

2015年,我还发现在1901年10月13日的New York Tribune(《纽约论坛报》)上刊登的一篇关于Dean Lung。文章提到:“(Dean)is married and has three children”(“他结婚了,有三个小孩”)。

随后,我将这篇文章发给了王海龙和米亚等人,以及当时与我保持联系的对Dean Lung感兴趣的研究者。

""

1901年10月13日的《纽约论坛报》。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

这个发现让我相信,Dean Lung离开美国后应该返回了家乡,并且很有可能他的后代仍在世间。

2019年,我将多年研究的线索整理成一页纸,附上Dean Lung的照片,请广东“龙”姓最大的聚居地——顺德的有关部门协助寻找他。顺德的有关部门反应很积极,立即发文请各街道乡镇协助寻找。但经过一段时间,仍一无所获。

那一年,中山大学的“Dean Lung专案组”成员陈晓平把历时三年的研究结果写成一系列的文章发表,其中两点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第一,Dean Lung 的名字,根据1901年美国《中西日报》的报道,中文写作“進隆”;第二, 和Dean Lung同时代在卡朋蒂埃家做事的另外一名华人Mah Jim是新宁(广东省台山的旧称)人。

""

1901年美国《中西日报》的一篇报道提到“华人进隆”。

此后,我一直希望与陈晓平建立联系、交流看法,共同努力寻找Dean Lung。然而多方努力未果。

2020年初,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在中国暴发,随后席卷了全世界。因为疫情,我留在了国内,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去完成十年来一直想去做的一件事——寻找Dean Lung。

3月下旬,我把多年来收集的资料重新认真梳理了一遍,确定了行动的方向。当时,我基本能确定的是:Dean Lung是五邑地区人,特别有可能是台山(新宁)人,但在姓名与籍贯的线索仍不明确的情况下,直接寻找Dean Lung有一定的困难;而线索相对明确的是和Dean Lung同时代同雇主的Mah Jim(以及其儿子Mah Chong Dean),后者的寻找范围相对比较集中。不过,无论是Dean Lung 还是Mah Jim,要找出他们名字的正确发音,进而确定名和姓,必须依靠本地人。

于是,我与一个当年开平碉楼申遗工作的团队取得了联系,其中有两位土生土长的台山人,他们熟悉台山语言和历史文化。同时,我再次设法联系陈晓平,最终联系上了中山大学“Dean Lung专案组”的发起人武洹宇博士。

2020年3月28日,我与同在南非一个微信群的恩平市侨联干部岑峰桉取得联系,请他介绍我与台山侨联负责人认识,开始在台山寻找Dean Lung。经他介绍,我认识了江门和台山的侨史研究人员。

迎来转机的十天

4月5日,我与台山侨联林如宝主席通过微信取得了联系。我们当时主要讨论的是,如何查找线索相对比较明确的Mah Jim和他的儿子Mah Chong Dean。

得知台山马姓主要集中在白沙。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查询白沙马氏,从资料中知道了退休教师马卓荣是了解白沙马氏历史的热心人。随后,我在“寻找丁龙研究群”里得到了他的联系方式。在取得联系后,我和马老师讨论的重点仍然是想方设法查找Mah Jim和Mah Chong Dean的线索。

那时,我将关于Dean Lung 故事的报道以及央视制作的节目《寻找丁龙》发给了林主席和马老师,他们都感到十分震撼,第一次知道了Dean Lung的故事,特别是他很有可能是台山人。

随后,台山侨联于4月13日在其公众号《台山侨联》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在哥大设立汉学系传播中华文化的第一人“Dean Lung”会不会是台山人》,文内转发了王海龙关于他的介绍《一个中国仆人的美国传奇》,文后附了我写的寻找线索。

当时,与共同寻找他的研究者讨论,我对Dean Lung的推断是,Dean是姓而不是名,那么这个Dean 在台山话中到底是姓什么?有可能是“甄”和“邓”两个姓。为此,我专门查询了甄姓和邓姓在台山的分布,并联系了位于美国三藩市的甄氏族人社团甄舜河堂。尽管台山侨联发布的寻找请求也获得海内外侨胞的热烈反应,然而,我们并没有得到真正有价值的线索。

4月16日,武洹宇告诉我,他们认为Dean Lung与Mah Jim有可能是同乡,他们曾猜测Dean Lung可能叫马隆进。这个线索让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我意识到,他也许应该叫马进隆。既然我们已经在马姓族人中查找Mah Jim和他的儿子Mah Chong Dean,为什么不同时在马姓族人中寻找“马进隆”呢?

我马上将这个想法告知了马老师,请他帮忙在白沙马氏族人中寻找马进隆。不久后,马老师回复说“有好信息”,他告诉我已经找到了Dean Lung!

一时间我简直不敢相信,一百多年来多少人接力寻找的Dean Lung,他的真面目终于浮出了水面。

当天,马老师正在与白沙侨刊的一名编委黄祥光讨论另外一位侨胞委托的事宜,当时他们有提及马进隆的名字,是马进隆后人委托查询。听到我说Dean Lung可能是马进隆,他们也十分兴奋,两边的信息马上进行了核对。

黄祥光说,千秋里的归国华侨马万昌的后人手里有一封几十年前的家信,提到马万昌在美国的名字是马进隆,英文正是Mar Dean Lung。根据他们用台山话念出“进隆”的读音,简直就和Dean Lung一模一样。

兴奋之余,我希望能看到这份马万昌儿子写的家书的照片。黄祥光马上联系对方,传给了我。

4月16日,这个Dean Lung研究史上石破天惊的日子刚好是我71岁的生日。当天晚上,黄祥光,马老师和我都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我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林主席,他立刻带领侨联干部赶往千秋里村所在的白沙镇以及千秋里村,与黄祥光、马老师等人一同了解核实情况。

4月18日,他们一行人考察了马万昌故居,根据马万昌后人提供的线索,在村外山上顺利找到了马万昌夫妇的墓。墓碑上刻着:“千秋里萬昌翁馬府君之墓”。

""

马万昌夫妇的墓地。

""

千秋里萬昌翁馬府君之墓。

黄祥光发给我马万昌在美国的后人转来的两份关键证物:“丁龙”昔日的雇主,外号“将军”的卡朋蒂埃在1907年11月写给Dean Lung的信,信的结尾签字为H.W.C.,这正是卡朋蒂埃的缩写;另外一份是马万昌的儿子于1972年8月18日写给儿女的信,信中第一次讲述了马万昌在美国的名字是马进隆(Mar Dean Lung)。

""

马万昌的儿子于1972年8月18日写给儿女的信,信中第一次讲述了马万昌在美国的名字是马进隆(Mar Dean Lung)。

根据卡朋蒂埃来信的内容分析,他和Dean Lung的通信不止一封,应该还有其它的信件。

4月20日,我专程到了台山白沙千秋里,与“寻龙小组”的成员汇合,前往马万昌的故居和他捐资修建的国瑞书室进行考察,并到他的墓地拜祭。

那天,台山侨联公众号发表文章首次披露了,在台山找到了Dean Lung,他姓马。

之后,我在“丁龙调查微信群”中提出了一些设想:在千秋里寻找马万昌的家谱;建议侨联联系有关部门查找马万昌儿子马维硕的档案,并对他的家书进行笔迹鉴定;对卡朋蒂埃给Dean Lung的书信进行笔迹对比;请有关部门对Dean Lung的照片以及其后人提供的马万昌老年时的画像进行人脸识别对照;请黄祥光继续和马万昌后人联系,寻找更多的书信与信封。

这些设想随后一一得以实现。4月26日,黄祥光得到了美国传来的卡朋蒂埃于1907年9月写给Dean Lung的另外一封信,还有一个信封。

""

卡朋蒂埃于1907年9月写给Dean Lung的一封信的信封。

在这个信封上,赫然写着收信人“Dean Lung”“進隆萬昌”。这样一来,一切都清楚了,千秋里的马万昌就是“進隆”,就是Dean Lung的可能性更大了。关于这些信件的仔细分析会在本文的下篇中展开。

前人找不到Dean Lung,有两大误区。第一是姓名。自上世纪的国民政府宣传Dean Lung的故事时开始,Dean Lung被译成“丁龙”,后经国学大师钱穆的渲染,“丁龙”似乎成了Dean Lung的标准中文名。而后,王海龙的研究与被大量转载的文章中沿用了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既成事实的译名。我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Dean是姓还是Lung是姓这个局限范围内打转而没有实质性进展。

正如Dean Lung马万昌的曾外孙黄畅泉所说:“你们用丁龙中文名去找进隆怎么可能找得到呢?我们看到都不知道是找进隆啦!”

其次是Dean Lung的籍贯。从钱穆开始,研究者把Dean Lung的籍贯说成是山东。结果电视台兴师动众到山东日照的丁姓地区寻找“丁龙“,一无所获。今年某电视台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赶到台山找寻Mah Jim和Mah Chong Dean,地点对了,可方向还是没有找准,也是功亏一篑。

庆幸的是,在一代一代的专家学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们越来越接近“丁龙”的历史真相了。

4月27日,央视《新闻调查》节目组采访了我。在采访中,记者问及是什么支撑着我这些年来坚持不懈寻找“丁龙”时,我重复了2018年写信给一位美国华侨历史研究者时的一句话:“我们有责任去发掘真相,让国人认识到,中美之间既有美国用‘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大学,也有在Dean Lung这样的普通华人用毕生积蓄的血汗钱的基础上建立的哥大‘丁龙讲座’。”

风云际会,车轮飞滚。马万昌生前曾经希望他的儿女有机会去哥伦比亚大学看看。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不久前他的曾孙女马嘉燕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并在Dean Lung的大幅画像前拍了合影。

(作者陈家基系南非华人学者)

来源时间:2020/6/25   发布时间:2020/6/24

旧文章ID:22138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