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斯海默飓风不断蔓延,美国为何误解中国?
作者: 来源:国际关系通讯
从10月中开始,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来中国旅行,由其掀起的一股「飓风」也还在持续蔓延。米尔斯海默被中国学术界关注是有缘由的。
宏观而论,今天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两国之间因贸易战这场持久战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再加上香港问题,中西方一场又一场基于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且没有硝烟的舆论战此起彼伏,人们都想看看这位被美国尊为国际关系领域权威的学者,会如何解读今天的世界大势。
往细处讲,则是米尔斯海默自身的争议性,从「中国威胁论」到「大国政治的悲剧」,再到断言「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每一个话题似乎都能充分调动起人们的好奇心,人们也不禁想问:面对今天的中国和大变局,米尔斯海默是不是到了「自我批评」的时候了?
从米尔斯海默频繁的讲话来看,这位国际关系里「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创始人还是用原来的一套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看待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在米尔斯海默看来,中国威胁论如旧,大国政治的悲剧也继续存在,中国无法和平崛起更是成为其这次中国行的底色,贯穿始终。
举例来说,在10月15日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学家吴晓求教授的对话中,米尔斯海默提出在当今无序的国际政治环境中,没有国家能够确保自己不受攻击,唯有最大限度提升实力,才能生存下来。他分析指出,美国一路扩张与征服,才成就今天的超级大国地位,这是唯一生存法则,中国崛起也会如此。
米尔斯海默预言中国将先在亚洲地区确立霸权地位,进而将美国逐出亚洲,而美国不会在这个过程坐以待毙,他认为,中国的周边国家都会成为美国的同盟,从而形成一个平衡的联盟来对抗中国,比方说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越南、新加坡等。
所以从中国威胁论到大国政治的悲剧,以米尔斯海默还代表的美国真的读懂中国了吗?显然没有。当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关系理论面对现实问题越来越缺乏解释力的时候,也许读懂中国或者读懂今天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提,需要从理论本身着手。
作为进攻性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创始人,米尔斯海默因其在推动中国威胁论中的作为而闻名,这位国际关系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创始人,在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对于大国竞争有着十分悲观的描述,他认为在缺乏安全且无法确定他国意图的世界中,大国之间出于理性都会追求霸权。基于这一判断,他一贯认为中国势必无法和平崛起。
当目光聚焦中美时,一如他那丝毫没有浪漫幻想可言的理论一般,他数次强调中美之间无法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
人民大学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在开场白中略带戏谑又诚恳地将米尔斯海默介绍为中国威胁论的炮制者,并附言「我专门写过文章批驳他的观点」。听罢米尔斯海默轻松一笑,很快融入到现场氛围。
当然,从探讨学术的角度出发,并米尔斯海默严密推论地提出「中国不能和平崛起」时,这种论断在中国又会遭遇何种交锋?人民大学逸夫楼大厅满座听众带着期待与质疑,等待答案揭晓。
可以看到,米尔斯海默倾注了大量心血来论证大国争霸的必然性,当观察中美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出现的摩擦和竞争时,米尔斯海默也认为中国势必不会和平崛起,并非因为中国好战或是具有侵略性,而是因为「这是在国际体系中确保生存的最好方式。」亦因此,中国接下来要做的是设法将美国赶出东亚,当国家间互相无法知晓对方目的时,最好的方式是确保在同一地区没有平起平坐的对手。
米尔斯海默进一步预言,中国未来有可能干预西半球政治,就像美国会干预亚洲政治一样,因为这么做符合中国利益。在他的演绎中,美国仍将不遗余力地阻止中国成为统治亚洲的力量。即便现在看来,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充满变数,但无论谁成为美国总统,美国努力遏制中国崛起的总体战略不会改变,「重返亚洲」,只是这个遏制过程的开端。
早在6年前,米尔斯海默与中国道义现实主义知名学者、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阎学通曾有过一场关于「中国能否和平崛起」的辩论。两人同为现实主义学者,在这一问题上,双方都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但争议在于路径选择。
阎学通认为,不同于美国暴力扩张的老路,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空间要大得多,重视道义与政治领导力,将为中国崛起赢得国内外的更多支持。中美之间虽然难以取得互信,但可以分享共同利益。而米尔斯海默则回应称,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试图做好人是徒劳的,无论是邻国还是美国,都会惧怕愈发强大的中国。
米尔斯海默的基本演绎历经时间的洗礼反而变得更加坚固,正如他7年前曾坚称的那样,「我一直认为,中国不能和平崛起,至今为止,没有中国人能够真正驳倒我对此的论证逻辑。」
在他看来,国际局势的发展,似乎也只是为他的理论下注脚,中国和美国的各自行为都会符合这个理论。然而,尽管米尔斯海默对于自身理论有着宗教般的信仰,但这是否能有助于完全理解中国崛起的复杂性还需另表。
应当看到,在美国掀起单边主义,使得经济全球化遭受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的背景下,世界或许更应该多一份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当「读懂中国」成为国际上的稀缺品时,忽视现实世界复杂性的理论往往也解释力不足,固有偏见被强化,观念的对立和对立也随之升级。
来到中国的米尔斯海默,辗转于各大高校、智库的演讲台,台上的他演讲风格一如既往,充满激情甚至略带煽动性。据悉,米尔斯海默所到之处,往往满座之外更有观众席地而坐,从影响力来看,米尔斯海默此行已然圆满。人们或许更期待的是,当年「中国威胁论」的缔造者,在中美摩擦的背景下能有新的思考和观察,只不过米尔斯海默依旧描绘了一副悲剧愿景。
吴晓求在与他的对话中反驳,称必须正视中国的崛起,要正确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对全球所带来的影响。中国的文化比较内敛,其中扩张的概念相对较弱,这使得中国不会是一个扩张成性的国家。更重要一点在于,中国内部的发展也决定了中国不会去进行扩张。虽然中国的经济规模现在已经达到美国的60%,但它的人均水平还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按照中共十九大的报告,说到2050年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但是到那时中国人均GDP可能仍然难以达到美国的水平。所以中国还有很多内部的事情要去做。
米尔斯海默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在美国空军服役五年,或许是这一段切身经历让他更加笃信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在大国博弈中的重要地位。米尔斯海默曾经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被问到,中国缺乏像美国那样的软实力,所以在国际政治中缺乏道德武器,也就难以成为真正的超级强权。
不过他亦表示,即便美国的软实力也并不高,在国际政治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口和财富。相较而言,软实力是一个不需要注意太多的东西。而在此次中国之行中,同样有观众问及此,米尔斯海默的答案也并没有太多改变。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一年多以来,任何谈判进展都能迅速夺取各大媒体头条的视线,而在相关讨论中,「中美已进入长线竞争」则是各方共识。习近平在2018年6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当前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则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来自外部的压力让这崛起过程充满了沉重的使命感。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的中美,往往被看作是国际秩序中百年变局的最大参与者。传统霸权美国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了危险的想象和被颠覆的恐慌。正如米尔斯海默试图反覆论证的那样,在当今无序的国际政治体系中,没有公认的更高权威,也不存在秩序的守夜人,没有国家真正清楚其他国家的真正意图,也没有国家能够100%确定其他国家不会攻击自己。
由此窥见,现实主义视角下,「大国关系注定悲剧」这根植于西方思想深处的丛林法则思维,让西方无法接受其他视角,也使得「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了中国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转自:香港01
来源时间:2019/11/18 发布时间:2019/11/18
旧文章ID:19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