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站在十字路口,双边关系期待“再出发” ——“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研讨会综述
作者: 来源:上海美国研究
40年前的今天,中美两个大国冲破重重阻隔,放下分歧,宣布建交,世界格局从此重组。从1979到2019,接触与遏制成了双方长久的共同主题。40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但总体上稳步发展。当前,中美关系在建交40周年之际再次走到“十字路口”,面临“再出发”的历史选择。
2018年12月13日,由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研讨会在《上海公报》签署地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隆重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外交亲历者和学界翘楚就中美关系的历史风云、当前热点以及未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
“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研讨会开幕
会议由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主持,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解超、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景莹、美国驻上海总领事谭森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充分肯定了过去40年中美关系取得的巨大成就。
开幕式后,研讨会围绕“中美关系40年回顾:外交风云”“中美关系40年回顾:学界观察”“当前中美关系:机遇与挑战”“中美关系未来40年”这四个主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认为,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对世界局势和国际政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40 年的双边关系发展证明,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幻,只要中美两国始终面向合作,合理管控分歧与竞争,那么两国都将得益。与会专家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确实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更加需要对彼此理性认知,避免误判,寻找新的“支柱”和“压舱石”,用大智慧、大胸襟、大格局来将两国关系继续推向前进。
一、中美需防止误判并增加共识
大部分与会的两国前外交官和专家学者都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持谨慎积极的态度,认为两国应继续有效地管控分歧、增加共识、寻求协调与对话。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原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认为,过去40年间的历史表明,中美关系之所以可以克服种种困难,保持向前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双方都有把彼此当成自己的伙伴的意愿。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副院长包道格(Douglas Paal)也认为,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如何与崛起中的中国打交道,应当借鉴两国交往40年来的经验教训,从更大的概念着眼双方的争端。他建议,双方应该为彼此留空间,先从亚太地区开始,然后逐步扩展到全球范围。美国和中国必须相互兼顾对方的合法利益,回到适度的相互承认、相互调整和大国相互理解的道路上来。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海军少将杨毅也指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不能只是通过一方的完全让步,另外一方的完全胜利而达到,必须是双方都要做适度的妥协。
“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哈佛大学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教授认为,一方主观的感知往往会左右其对客观事实的理性判断,从而可能放大双方的误解与误判。对今天的华盛顿来说,中国就是“战略竞争对手”,那么中国每一次的行动都会以特定的方式被解读,哪怕这些行动是建设性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认为,当前中美双方都需要彼此重新认识对方,并且确立一个共识性的定位。重要的是双方在认识对方的过程中,要向对方发出清晰的信号,或让对方清晰地认识自己,如此才能避免误判。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顾问、陆军少将姚云竹则认为,当前华盛顿对中美关系的思想认知发生的变化是系统性的,不仅是两党共识,是国会和和行政部门的共识,也是精英层中的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共识,这种认知上的转变很有可能引起误判与误解,使中美关系滑向“修昔底德陷阱”。
不过艾利森认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不可避免,关键是双方能否激发想象力和适应能力,并在这种情况下做出适当调整,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费和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呼吁中美两国应仅限于进行良性的竞争,而非争夺“谁是世界第一”。他认为,良性竞争将造福于中美两国,如果两国的政治家能够寻找两国利益的交汇点,如关注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真正的问题,那么两国或许能够彼此和平相处。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吴白乙认为,中美应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和平共处、面向合作、良性竞争的新时代”。由于中美两国在经济形态、国家治理等方面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内部和外部挑战,因而谁在制度上改在前边,改的质量更好、更先进,或者谁能够提出更好的想法和建设性的主张,那么谁就可能会领先。
二、寻找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新“支柱”
与会代表认为,在和平共治与对抗关系之间中美仍然存有一个中间地带,中美之间的冲突并非不可避免,关键是要筑牢中美关系的“四梁八柱”。
两国学者回顾中美关系40年,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吴白乙(左一)主持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大卫·兰普顿(David Lampton)指出,40年来支撑中美关系的有三大支柱:军事战略、经济外交和文化,当一根支柱变弱后,另一根就会变强。从苏联的存在到共同反对恐怖主义,战略性的军事安全在很长时间支撑着中美关系。当这一支柱变弱后,经济关系可以作为弥补,虽然教育和文化合作一直态势良好,但由于其缺乏政治意义,因而其弥补性不及经济关系。但是近来,双边经济关系支柱的脆弱性不断增加,甚至向安全和文化两大支柱蔓延,因而双方必须及时对这三大支柱进行修补,同时还应加紧寻找新的支撑。他建议,中美应将合作领域投向非传统安全,例如气候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携手合作对抗全球病毒性传染疾病等。
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Ezra Vogel)强调,在上述支柱之外,中美两国要加强交流并构建“人与人”的关系。他希望中国能够邀请更多的美国学者来华交流,使他们在中国能够更加开放地讨论,更容易能够接触到所需的信息,让这些对中美关系抱有信心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中美关系的建设中来。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同样认为,中国的青年学者也要更多地走到美国的“心脏地带”,做美国的乡村研究、个案研究,从而了解美国的真实国情。他指出,中美关系的研究不仅需要大格局,也需要关注小细节。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原美国驻沪总领事季瑞达(Ken Jarrett)认为,经贸关系仍然是中美关系稳定的关键支柱。他指出,虽然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十分紧张,但美国商界在中国的利益依然很大,多数美国企业在华表现强劲。美国公司将中国视为一个长期的商业机会,其投资的目标与眼光将是长期的。美国商界希望中国继续加快市场改革的步伐,在市场准入、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监管体制等方面看到更多的改革进展。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中国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指出,光看美国的精英层,似乎会让人认为美国对中国看法负面是一种全社会的共识,但走到美国的地方上去,会发现中美合作仍然拥有广泛的基础。
三、迎接中美关系未来四十年的挑战
会议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传递出的对华混乱声音究竟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这一困惑令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指出,任何以宿命论的观点来看待长期中美关系的做法,都注定要失败。应综合研究影响双边关系的各种动态和结构性因素,才能管控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达巍认为,中美关系迈向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磨合,因为双方现阶段正面临着“同一体系内的排异反应”,即彼此生活在一起,但各方的性质却不同,就开始相互排异。如果能从这个层面来看待中美关系,那么未来两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双边关系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教授认为,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双方如何看待对彼此和自身战略定位;二是双方对中美关系如何定性;三是对彼此的政策如何定性。如果双方在以上三方面形成战略性认知,或认识到双方在战略上所存在的差异,那么这将有利于双方关系在未来40年中的健康发展。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认为,由于全球化使中美两国的空间距离急剧缩小,两国未来会互为“新边疆”。这种边疆不是统治意义、主权意义或领土意义上的边疆,而是在文明形态上,中美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新边疆”。“新边疆”之后是“新合流”,这是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倘若未来中美之间的数据流动出现了问题,两国将面临真正的挑战。
包道格则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表达了更积极的看法。他指出,虽然华盛顿近来形成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战略和评估报告,但如果中国人将这些报告视为美国政策的指导性文件,会夸大这些报告的意义和价值。包道格作为撰写这些报告的参与者之一,建议中国应降低其对这些战略报告的重视程度。因为这只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互相责备和羞辱(shame and blame)的行事风格的一个体现而已,这种行事风格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常态。“看待这些报告的最佳方式是,将其放在车后面,并将车子迅速向前开去,然后从后视镜里看着这些报告越变越小,逐渐消失。”
四、促进民间友好,唱响中美关系的“好声音”
中美建交40年来,上海通过文化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和一系列创新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国家对美外交,为增进中美关系开辟了更加开阔的友好天地。上海有着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在学习借鉴美国先进文化经验过程中,上海文化人始终在探索本土化的改革试验。上海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表明,传承文明和知识、促进人类进步、创造美好生活,民间文化交流是根本的途径之一。
与会的中方代表认为,在民间交流过程中,中美之间需要更多“好声音”,要用接地气的方式讲好故事,因为越是在中美关系较为曲折的时刻,越应该厚植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加强中美地方交流、民间交流和智库交流,充分发挥中美民间在促进中美关系良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通过四个自身经历过的故事,指出处理中美关系的四条启示是:第一,处理中美关系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第二,推动中美关系发展,要一如既往地做好美国人民的工作,加强民间交往,讲好故事;第三,中美关系的发展应该是互不缺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四,中美关系的发展要在世界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要有担当和作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认为,中美民间相互往来的范围与频度,是当前世界其它双边关系很难企及的。中美民间交往有三个成就:首先,当政府外交遇到困难时,民间外交往往能充当润滑剂,如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地方外交就为打破外交僵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次,在政治分歧较大时,两国经济界人士的交住就显得更为重要,比如特朗普会见马云;特朗普想要挑起贸易纷争,美国经济界人士也会站出来反对。最后,双方留学生、学者的交流,乃至普通大众的跨国旅游,也已到了非常密切的程度。现在,双方的民间交往要住更高的层次去提升、更加深入的方向去深化。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于洪君指出,2019年是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成150周年,该工程被誉为“19世纪世界上最伟大工程”。在铁路的建设中,2万多名中国华工在千里铁路线上洒下汗水,贡献了勤劳和智慧。美国200多年的历史当中,华人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观察中美关系应当以更深邃的历史观,从“共同的历史”(Shared History)中挖掘动人故事,从而画好中美关系的“工笔画”。
五、重磅推出——“40人看40年”系列访谈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议程,“40人看40年——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系列访谈”项目成果正式发布。该项目由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联合澎湃新闻共同推出,历时一年,在中美两地七个城市采访了40位中美两国政界、学界的杰出代表(双方各20人),试图梳理中美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分享推动两国合作交流的真知灼见。
“40人看40年——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系列访谈”项目成果发布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视中国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随着美国政府中的老一辈官员逐渐离职,华府决策层对华认知出现“断层”,年轻一代因为缺少历史记忆而在涉华议题上普遍存在理解误区。面对中国崛起,“新冷战”“零和博弈”“大国竞争”的论调泛滥于美国政界、学界和舆论界,中美关系面临严峻而重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回顾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四十年发展的历史,维护两国友好合作的根基,避免中美被裹挟进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40 人看 40 年”系列访谈项目,将视线聚焦到一批中美风云变幻的亲历者、观察家以及中美友好合作的推动方、受益人。访谈对象不仅包括曾在一线参与中美外交活动的政府官员、智囊,也包括在业内广受尊敬的专家、学者。通过将访谈成果集结成册,希望这些文字唤醒珍贵的历史记忆,鼓舞后来者传承前人的政治智慧,增强为下一个四十年的中美关系开新篇的信心!
来源时间:2019/1/1 发布时间:2019/1/1
旧文章ID:1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