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蔚:关于中美能源贸易的思考

作者:魏蔚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10期

  中美贸易争端第二轮谈判磋商取得重要共识,双方将在能源领域加强合作。增加美国向中国出口原油、天然气等能源可以使得双边贸易平衡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美国的能源主导战略使能源出口成为趋势
  2017年6月,特朗普总统提出了美国“能源主导”战略,期望在实现能源独立的同时,力主开拓国际能源市场,使美国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之一。从目前的发展势头看,美国具有这方面的潜力。
  1.美国油气产量的持续提升为能源主导奠定基础
  以水平井和水力压裂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是美国页岩气和致密油产量大幅飙升的关键因素。2008- 2017年,美国原油产量从平均500万桶/天增加到930万桶/天,天然气产量由600亿立方米/天增加到736亿立方米/天,给全球能源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美国能源信息署(EIA) 在《年度能源展望2018》中认为, 在可预见的情境下,到2050年美国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将会超过1970 年代的峰值,同时其能源消费将不会高于2004年的消费峰值,美国将在2022年之前成为能源净出口国。考虑到原油生产对价格的敏感性, 美国的《年度能源展望2018》预测在高油价情景下,到2030年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将增加至近1500万桶/天,2025年致密油产量可以达到1000万桶/天以上(为2017年每天500万桶的两倍)。在低油价情景下,仍可使美国国内原油产量从2017年的930万桶/天增加到2021年的970万桶/天。国际能源署(IEA) 预计2023年美国原油生产将达到1210万桶/天,全球原油新增产量的60%集中在美国,其原油出口将达到490万桶/天,成为最大的原油出口国家之一。
  美国能源信息署估算天然气产量也会大幅增长。在现有条件下, 到2040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英尺/天,在低油价情景下也会在2040年增加到900亿立方英尺/天的水平。如果在高油价和技术支撑到位的情景下到2050年最高产量可达1500亿立方英尺/天。
  油气产量的大幅提升,不但使美国的能源独立成为可能,也为其以出口为导向的能源主导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使原油和天然气产业获益最多
  特朗普政府上任后,推出“美国优先能源战略”,签署“促进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的行政命令, 废除限制能源发展不必要的规制, 最大限度开发美国本土化石能源。重新评估清洁电力计划相关法律,放宽对空气和水污染的限制,同时取消了奥巴马政府的多项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重新开启基石XL和达科他两条输油管道建设,考虑开放美国近海几乎所有海上原油钻探区域。其目的是要通过页岩油气革命及发展清洁煤为数百万美国人带来就业和繁荣,减少外部原油依赖,实现能源独立。特朗普政府认为此举将开启新的能源革命,即在美国的土地上生产能源,同时还期望通过能源的出口实现“能源主导”。
  在2017年度减税和就业法案中,允许对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北部约2000英亩的沿海平原进行油气开发,虽然这只占整个保护区1960万英亩很小的一部分,但如果开放,则对阿拉斯加影响巨大,仅阿拉斯加的钻井租赁,就可以弥补税改十年产生的1.5万亿美元的损失。税收改革,更使原油和天然气产业成为最大的赢家。公司税率从35%降到20%,对能源领域更加有利,因为在过去的11年中,该领域的中位税率一直是36.8%,比标普500公司的平均税率高30%。巴克莱股票分析师曾经计算出15%的税率降低将为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和勘探公司增加约10亿美元的利润,相当于每桶原油成本降低1美元。炼化行业受益更多,彭博社估算这次减税可以使飞利浦66公司这类炼化公司在2018年增加16%的利润,也有分析师估算炼化企业的平均收益将会增加23%。对原油和天然气行业来讲,无形的钻井成本在7.8亿到35亿美元之间,新的税改有利于减少独立生产者的损耗扣除额大约10亿美元,同时还有提高采收率15%的税收减免等,这些措施都将极大地促进美国油气的生产。
  3.需求和价格的拉动吸引能源投资
  随着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 原油和天然气的投资会进一步加大,产量将随之大幅提高。2000年至2014年间,对原油和天然气上游的投资由1390亿美元增加到了9030 亿美元。尤其是2011年至2014年, 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和每桶约100美元的高价格支持了对大规模、相对昂贵的项目的投资,特别是对非常规油田如致密油、油砂、近海深水油田的投资。尽管此后原油价格下降,但2017年全球油气行业上游投资仍有4130亿美元,其中90%的上游投资增长集中在以美国为主的北美页岩油领域,该地区的水平钻机数量大幅增加。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美国的页岩油气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这些大型资本密集型投资项目大部分将于2025年前后投入运营。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一直到2025年前,鉴于页岩油项目投资具有回报相对较短、服务成本低、运营效率高、可在初始投资的几年内提供现金流等优点,美国致密原油投资将继续占据全球的大部分份额,成为原油增长的主要供应来源。这些项目也都与稳定的监管框架和基础设施相关联,可以较容易地将产品投放市场。除美国外,全球其他地区预计在2025年之前对致密油的投资会很低,部分原因是这些地区不同的地质特征和基础设施无法与美国的页岩油形成竞争。2030年以后,如果油价上涨至100美元/桶以上,全球致密油资源的投资会掀起新的高潮。大量的投资将使美国致密油成为全球原油市场增长最快的供应来源, 预计将占2017年至2040年全球致密油产量增长的近60%。
  美国天然气市场具有更高水平的定价、更灵活的合约、更好的风险对冲机制以及短期交易合同等特点,可以提高天然气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力,有利于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形成。因此,美国也吸引了海外大量资金投资于其天然气行业,天然气上游投资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为液化天然气(LNG)出口供应原料气的项目上。根据美国化学理事会的统计,2011年到2016年,美国天然气累计投资总额为1790亿美元, 共实施了294个化工行业项目,创造了约665000个直接或间接的就业岗位。鉴于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不断开发,维持现有产量也需要增加投资, 2018年以后液化天然气项目上游部分的投资仍将会继续增加,加上供应美国国内市场和管道出口项目的投资,预计可达2000亿美元。2025年以后,美国仍将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上游投资接收国,但投资也会有部分转向南美、东南亚、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中东地区。
  4.美国原油、天然气出口急剧增加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由于原油产量增加和基础设施扩张, 使2017年美国原油出口增至110万桶/天,这是自2015美国取消原油出口限制以来的第二个完整年度,2017 年原油出口量几乎是2016年出口量的两倍,原油出口目的地国家达到37个,比2016年增加了10个。加拿大仍然是美国原油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国,但加拿大在美国原油出口中的份额持续下降,从2015年的61%降至2017年的29%。美国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为20.2万桶/日(约1000万吨/ 年),占美国原油总出口额的20%, 中国已超过英国和荷兰成为美国第二大原油出口目的地国。美国预测在取消原油出口限制的情况下,未来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相比仍然具有6-8美元/桶的折价,会进一步提高美国原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推动美国原油的出口的持续增加。
  美国的天然气贸易以前主要是通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管道运输进行的,但随着页岩革命的发酵,天然气产量大幅提升,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出口能力剧增。2017年, 美国液化天然气实际出口量达到19.4 亿立方英尺/天,几乎是2016年的5亿立方英尺/天的4倍。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国家也增加到25个,中国是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第三大目的地国,仅次于墨西哥和韩国,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5%。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增加和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的企业向能源部和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申请新建或扩建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目前正在建设的四个液化天然气项目中,乔治亚州的厄尔巴岛液化天然气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卡梅隆液化天然气站2018可以形成出口,2019年得克萨斯州的弗里波特液化天然气和科珀斯克里斯蒂液化天然气也将上线。这样, 到2019年底美国液化天然气将达到96亿立方英尺/天(约1000亿立方米/年)的出口能力。除了这些即将完成的项目外,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70家公司提出液化天然气出口申请,截至2018年1月4日已经批准的出口量为83亿立方英尺/天(约857亿立方米/年),还有226亿立方英尺/ 天(约2335亿立方米/年)的出口量待批。未来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潜力合计将达436亿立方英尺/天,约合4500亿立方米/年,甚至超过了目前液化天然气全球的交易量。
  中国的能源需求与进口多元化
  1.中国对原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仍在上升
  40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也同步增加。近几年,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能源也面临着向低碳清洁化的转型。由于中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仍将以煤炭为主。在未来减少煤炭使用的同时,会相对增加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事实上,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6年开始进口天然气以来,中国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持续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根据国际能源署《2018原油市场报告》的估算,到202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900万桶/天,可能是美国净进口量的2倍,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85%。2017年,中国进口4.2亿吨原油,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同一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3789万吨,已经超过韩国, 成为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 未来超过日本成为液化天然气进口最大国家也可以预期。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 天然气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我国2017年印发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使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达到10%,2030 年提高到15%左右。这相当于2030 年天然气需求将达7000亿立方米, 与2017年2373亿立方米的消费水平相比,将增加近2倍。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0和2030年,我国天然气的产量将分别达到1800亿和3300亿立方米,届时将有超过一半的天然气消费缺口需要进口弥补。
  2.能源进口多元化程度不断加深
  能源进口多元化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原油和天然气进口的增加,我国的能源进口来源国也相应增多。原油进口来源国已经从1993年的24个增加到2016年的47个,增加了近一倍。2006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家12个,2016年增加到17个,油气进口多元化日趋明显。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约56%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国家,从欧佩克国家进口的中国原油进口份额已经从2012年67%的高峰下降,俄罗斯和巴西的比例则不断攀升,分别从2012年的9%和2%,上升到目前的14%和5%,来自美国的原油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额的2%。随着欧佩克国家和俄罗斯在2018年继续限产,为美国等国家增加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供了一个机会。事实上,从2016 年开始,美国对中国的原油、天然气出口逐年大幅飙升,发展势头迅猛。根据海关的统计数据,2018年1月我国从美国进口原油200万吨, 比2017年同期增加6.8倍,价值近10亿美元,增加近7倍。2018年1-2 月,我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76.6万吨,比2017年增加2.8倍。目前中国依然是油气进口大国,美国正向油气出口大国转变,二者在能源领域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加强合作是双方共赢的选择。
  3.我国液化天然气接收能力逐步提高
  与进口原油不同,液化天燃气还需要接收站再气化等设施,因此,接收站接收能力的大小是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关键环节。从2006年开始,我国液化天燃气接收站相继建成和投产。《2017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液化天燃气接收站总接卸周转能力达5640万吨/年。其中中海油接收能力为2980万吨/年, 占全国总能力的52.8%,中石油占比33.7%,中石化占比10.6%,这三大公司控制了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的绝大部分。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核准了九丰集团、新奥燃气、广汇能源等民营接收站的建设,合计接收能力450 万吨,液化天燃气进口环节将逐步改变垄断的格局。如果我国目前24 个在建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全部达产,接收能力将达到10660万吨(近1500亿立方米),即相对于目前仍有50%的接收能力有待释放,这也为我国大规模接收国外液化天然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美能源贸易初步估算
  2017年11月,特朗普总统访华期间,中国和美国签署了2500多亿美元的大单,其中两个能源项目就占了约一半的金额。一个是840亿美元的中国能源投资公司投资到西弗吉尼亚的页岩气和化工制造项目,另一个是在阿拉斯加能源领域投资430亿美元,中石化和阿拉斯加政府共同开发液化天然气项目,阿拉斯加方面预计该项目将会增加12000个就业机会。虽然这些项目都是框架性的, 具体细节有待最后敲定,但显示出中美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域的强烈愿望。中国正在进行能源转型,需要更多的清洁能源,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中国也可以学到开发清洁能源的技术诀窍,而美国可以获得资金开发本土的油气资源,创造就业机会,这对双方来讲是双赢的结果。
  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纲要也显示,中方已同意让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商进入中国市场。有分析认为到2030年,美国对中国液化天燃气出口将达到每年260亿美元。目前,美国向中国出口的能源贸易额只有92亿美元,占美国向中国出口总额的7%。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天然气和煤炭出口值在2016年至2017年间增加了450亿美元。尽管中国从美国的原油进口规模已开始大幅增加,但相比从其他国家的原油进口量仍然较小,2017年只占总量的2%,潜力仍然巨大。从2018的1-2月份的数据看,今年中国进口美国原油将超过100亿美元,进口液化天然气将超过20亿美元。
  根据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测,2025年-2030年,美国的原油出口可能达到500万桶/天,以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出口到中国的份额有望达到30%-40%左右,即150 万-200万桶/天,按每桶80-90美元计算,则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价值可能达到430亿-650亿美元的总量。
  由于天然气市场是区域性的, 未来美国向中国出口液化天然气, 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是澳大利亚。2017年澳大利亚共出口液化天然气5680万吨,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 日本、中国和韩国占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出口的90%。澳大利亚出口中国1750万吨,占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的42%,是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第一来源国。根据海关数据计算出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平均价格约为10美元/百万英制热量单位,根据根据澳大利亚出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和价值总额推算,澳大利亚出口的平均价格也约为10美元/百英制热量单位左右。据此,近期美国出口到我国的液化天然气价格应该维持在10美元/百英制热量单位左右。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从做出投资决定到形成出口,一般需要3-8年的时间,理论上到2025-2030年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有望达到1500 亿-1800亿立方米/年,如果中国能够从美国进口600亿-800亿立方米/年, 按未来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价格计算,价值约为250亿-336亿美元。
  以此推算,到2025-2030年,在可以预见的条件下,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和天然气价值有望增加到600 亿-1000亿美元的水平,可以相对缓解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的逆差。
  存在问题及对策
  从理论上,我国可以大规模从美国进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气,不仅可以满足我国能源的需求也可以适当降低中美的贸易逆差。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其一,价格仍然是核心要素。决定美国原油天然气出口的关键因素不是出口禁令的解除,而是原油天然气价格以及技术进步造成的成本下降。尽管解除出口禁令,但在低油价或者低天然气价格下,出口量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高油价将刺激生产和出口的持续增加,同时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全球天然气市场而言,如果将液化、运输和再气化的全部成本考虑在内,美国液化天然气目前并不是最便宜的潜在供应来源,要面临澳大利亚、卡塔尔或俄罗斯的竞争。
  其二,出口规模受制于美国国内需求。美国油气出口是建立在不影响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如果出口规模过大,美国国内原油和天然气市场供应和价格会都会受到影响,如果造成美国国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政府则可能会对原油和天然气出口进行限制。
  其三,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大。能源出口需要多个部门的批准,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决定权。以液化天然气为例,首先要经过能源部的批准,同时经过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执行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审查,此外,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和没有签署贸易协议的国家在出口数量上也有区别,如果液化设施位于联邦水域则要求交通部海事管理局执行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审查,对于位于深水中的码头,还要经过美国海岸警卫队和沿海州的州长批准。
  这无疑增加了中美能源贸易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国应予以充分重视, 及早做出应对。
  第一,对中美贸易问题解决应有长期的准备
  贸易战并不能解决问题,大范围的加税不仅损害美国及贸易伙伴的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更重要的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因此,从长期看,中美贸易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反复磋商达成共识,最终取得双赢的结果。尽管中国扩大从美国进口原油天然气充当中美贸易的“压舱石”为时尚早, 但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及早规划。
  第二,加强原油和天然气储备的建设
  原油储备和天然气储气库的建设,对我国能源安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还是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都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 2013年到2016年,我国沿海17个液化天然气进口码头的接收站年平均利用率约为50%,2017年也只上升到69%。美国的天然气出口终端夏季由于检修及出口减少,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冬季的利用率则可以提高到90%。我们应该保持全年持续进口液化天然气,淡季进口的天然气可存入天然气储气库中,到冬季天然气需求旺季时使用,全面提高天然气接收站的使用效率。
  第三,进一步细化中美能源合作协议
  中美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愿望强烈,但2017年以来达成的协议并不具法律约束力。中美两国需要进一步细化合作的内容,签署最终的合同并尽早执行。我国要充分利用美国能源主导战略中强化能源出口,急需建设配套港口、油气管网等契机,加强与美国在能源贸易、能源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与合作。
  第四,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从中美这次贸易摩擦来看,其实质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比拼。在能源领域,我国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才能在未来贸易竞争中取得主动。美国页岩革命的技术创新,也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才得以成功。我国的页岩油气储量丰富,但开采的难度较大。我国应加强与美国在页岩油气开发领域的技术合作,逐步掌握页岩油气开发的技术诀窍,为我国页岩油气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来源时间:2018/6/7   发布时间:

旧文章ID:16342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