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讨厌你,是因为你的身份,还是因为你的观点?
作者:康思勤 来源:政见
自从川普上任来以来,美国精彩剧情不断:从备受争议的反移民政策,退出巴黎气候公约,近半的幕僚被替换,到川普面对夏洛特维尔的种族主义冲突,表现得模棱两可……但令人诧异的是,不少共和党选民仍然坚定支持川普。学者们对“情感极化”的研究或许可以部分解释这个现象。
“情感极化(Affective Polarization)”在美国政治的语境中,指的是选民们对自己所属党派以及他方党派的态度差异持续扩大的现象。情感极化程度越高,公民们对己方和他方党派候选人的评价差异越大。而对候选人的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支持谁、把手里的票投给谁。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情感极化”有扩大趋势。Webster和Abramowitz发现,人们对对方党派的好感从七十年代末,到2012年,大大地下降了。这导致人们对对方党派候选人评价的变化。
Iyengar等学者用“民主党人(派)/共和党(派)让你觉得冷漠还是温暖”,“如果你有个儿子/女儿要和共和党/民主党人结婚,你会感觉怎样”,“请描述共和党/民主党人”等问题,测量情感极化程度。平均来说,人们对己方党派的感受几乎没有变化,对他方党派的感受却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8年,大幅降低。而且,大家不仅不喜欢他方党派,还越来越不喜欢他方党派的人。
在1960年,仅有5%的共和党人,4%的民主党员会为自己的下一代同对方党派的人结婚而不快。而到2008年,27%的共和党人和20%的民主党人对下一代和不同党派的人结婚而感到“非常沮丧”和“有些沮丧”。
结果很吓人。原因是什么呢?学者们众说纷纭。
Iyengar等人的解释是,党派身份本身所带来的对党派的感受,导致了情感极化。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并不是一个问题。
他们用两个研究结果证明这一点。
首先,如果意识形态差异导致情感极化加剧,那么,自由派(liberal)的民主党人和很保守(conservative)的共和党人就会相较于意识形态上更温和的人,对对方党派的感受更极端。但事实上,这部分人和意识形态上更温和的人的感受,差别并不大。
然后,他们测量了人们对社会福利政策(如政府是否应该更多支持医保),和文化方面话题(堕胎,同性恋)的态度和他们对不同党派感受的关系。他们发现,总体来说,“对政策的偏好”对“对党派的喜好”的影响很有限。
接着,Iyengar他们又抓来了两组数据来分析。最后,他们的分析发现:原来,是更负面的竞选宣传和人们对这些宣传的接触,导致了程度更强的情感极化。
但是,Webster和Abramowitz看到Iyengar他们的论文就不干了——他们觉得其实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扩大,导致了情感极化的加剧。他们通过做实验的方式,证明这个因果关系。两位研究者描述了一个假设的他方党派候选人的意识形态,然后问人们对这位候选人的感受。结果是,意识形态差距越大,人们对候选人的感受越负面。比如,民主党人对一个极端保守的共和党人的感受,总体来说低于对温和的共和党人的感受。
他们也分析了全国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在社会福利问题上,人们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人们对他方党派和他方候选人的感受有很大关联。他们发现,从七十年代到2012年,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在意识形态上,差异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支持某个党派的人,觉得他方党派候选人和自己在意识形态上差异大。比如,自由派的人,对奥巴马的感受,要比保守派人的,“温暖”6倍!
Webster和Abramowitz的发现和Iyengar他们的死磕到底——Iyengar他们宣称,看竞选宣传对人们情感极化有影响;Webster和合作者则得出分析结果:这没啥影响。学者们得出不同的结果有可能是因为,Webster用的数据是2012年的,Iyengar他们的数据是到2008年。这两个不同结论也反映出值得注意的趋势。
和Webster他们一样,Rogowski和Sutherland也发现,政治人物在意识形态上差异的扩大,导致了情感极化程度增强。同时,他们提出,个人特点会影响到这种机制的效果——一个人对意识形态越投入,对政治越有兴趣,就越会因为政治人物在意识形态上和他的差异,而增强情感极化程度。
总之,研究者们都证实了:这几年,美国人民对党派的情感极化程度在增强,而且幅度很大。至于原因,有的说是因为身份归属不同;有的说是因为意识形态差异。也有人指出,负面的竞选宣传加剧了情感极化。人们的情感极化程度,也根据各自的意识形态特点而有差异。
如果Iyengar等人的结果在现在成立,人们在给总统选举投票时,有可能就是以身份认同,而不是以具体政策来决定投给哪个党派的候选人。另外,从Webster他们的分析结果看,即使大家不是真的因为候选人是其他党的就讨厌,他方党派的政治人物和个人的意识形态差异也在扩大。
两个结论都值得注意。很多学者认为,现在的美国,比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更“撕裂”。“情感极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来看待美国正在面临的问题。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参考文献
Iyengar, S., Sood, G., & Lelkes, Y. (2012). Affect, Not Ideology A Social Identity Perspective on Polariz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76 (3), 405-431.
Rogowski, J. C., & Sutherland, J. L. (2016). How ideology fuels affective polarization. Political Behavior, 38(2), 485-508.
Webster, S. W., & Abramowitz, A. I. (2017).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Affective Polarization in the US Electorate.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Vol 45,Issue 4, 2017
来源时间:2017/9/13 发布时间:2017/9/12
旧文章ID:1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