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TWB:洞朗事件-印度得不偿失
作者:KMTWB 来源:作者赐稿
【作者按】本文仅是笔者《洞朗事件-印度得不偿失》的开头,目前就差结尾部分。结尾部分就是为了驳斥国内学术界看待中印关系的主流观点,也就是所谓不以十三亿印度人民为敌,担心危害“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最主要战略对手是美日,而不印度等等。这些观点密漫着无原则的和平主义和长期不战后的怯战思想。如果由此思想主导中国外交,必然后患无穷,中印终究难免一战,目前朝核问题就是前车之鉴。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就是在中方一再妥协下,最终退无可退,才不得不战。而1987年,中国边防部队对于印度入侵,毫不犹豫立即开火,全歼入侵者。面对印度大规模调兵谴将,中方展现比印度更大决心,不但准备再次打败印军,而且还准备收回藏南地区的多处战略重镇。正是中方展现更大决心和意志,才换来中印边界三十年和平。
从美国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以来,美日一直积极拉拢印度,共同围堵和遏制中国,而印度也越来越倒向美日,不断在中印边界上制造事端。此次“洞朗事件”充分暴露印度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战略敌意,很可能迫使中方重新评估中印关系。正如叶海林教授所说的:“洞朗事件以后,我们要重新评估一下中印关系,我们以前认为印度是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战略当中的伙伴,而洞朗事件其实暴露了印度对华非常负面的战略考量,这个战略考量是超越底线的”,“印度政府目前的对华策略如果是这样的方式,中国争取印度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了”。此次“洞朗事件”后,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被印度税务局处于巨额罚款,对那些将印度视为未来大市场,正加大投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敲响警钟。本来中印两国间经济互补性很强,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严重官僚主义,对于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是很难适应的。但对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而言,印度上述问题却是可以克服障碍。这几年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正快速增长,极大推动印度的经济增长。如果中方重新定位中印关系,将印度视为战略对手,中方有必要重新评估对印投资,以及印度在“金砖国家”、亚投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印度在亚投行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尚不足为虑,但中方有必要力促扩大“金砖国家”规模,将“金砖国家”升级为发展中国家的七国集团,增加“金砖组织”的活力和话语权,也同时稀释印度在其中影响力。所以印度虽在此次“洞朗事件”中取得战术胜利,但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上得不偿失。
“洞朗事件”以印度军队主动撤军而宣告结束,但此次印度军队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要求中国停止在洞朗地区修筑道路的目的是否实现,中印两国政府都语焉不详。美国史汀生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韵认为,比较客观的理解应该是,印度的所谓的妥协和让步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它一定是中方做出了某些承诺跟某些妥协之后,印度才会有这样一个动作。中国外交部29日表示:“中方已经表明,印方越界人员和设备已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国边防部队继续在洞朗地区巡逻驻守。为了守边需要和改善当地军民生产生活条件,中方长期以来在洞朗地区进行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综合考虑天气等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有关建设规划”。从中国外交部上述表述看,中国很可能同意“暂时”停止在洞朗地区边界处的筑路工程,但中国军队继续保持在该地的武装巡逻。
笔者在《洞朗事件—中印关系的转折点?》一文中曾经预测的一种结果:“如果中国政府保持忍让,印度军队也可以坚持不撤军,静观中方反应,企图通过外交谈判,达到印方撤军,中方承诺放弃洞朗地区包括修路在内的工程建设”,而实际结果却不幸在笔者预测的可能性中。印度主动撤军后不久,印度宣布印度总理莫迪将出席9月4日在中国厦门举行的“金砖峰会”,客观说此次“洞朗事件”印度已经先赢一分。
从印度角度看,印度在此次“洞朗事件”取得如下成果:第一,中国暂停洞朗地区的筑路工程,印度通过兵不血刃方式取得了一次外交和军事上的胜利。印度认为中国在洞朗地区修筑道路并非是一般性公路,这条路最终将通往洞朗以南的蔗草场,抵达吉姆马珍雪山附近。印度认为不丹在蔗草场拥有季节性军事存在,属于中不交叉控制地区。一旦这条路修通,不丹在洞朗地区的军事存在很可能在下年开春被中方瓦解,那么不丹的势力就会退往春丕河谷以东,洞朗89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被中方单独控制。这对印度来说将是改变洞朗地区力量对比的重大举动,将直接威胁印度的“鸡脖子”——西里古里走廊和印度东北部的安全。第二,“洞朗事件”的和平解决,使得印度莫迪政府在冒险废钞运动成功后,又一次通过成功的冒险军事行动取得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极大提振莫迪政府威信和印度民众的自豪感。印度最大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将洞朗对峙结束称为一个“重大外交突破”。第三,此次“洞朗事件”提振印度政府和军队今后对抗中国的信心,中印两国边界地区很可能进入一个多事之秋。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Bipin Rawat)就称,印度方面的军事优势迫使了中国接受了和平解决的方案。中印对峙是“中国试图改变中印边界现状”的结果,将来类似中印洞朗对峙的事件很可能会增多。第四,印度通过此次“洞朗事件”增加在不丹驻军,加强对不丹的控制,干扰中不两国之间的接近和今后中不间的边界谈判。
虽然此次“洞朗事件”印度达到要求中国停止在洞朗地区公路建设目的,但笔者并不认为印度是此次事件赢家,中国也并非一些外媒所认为的输家。首先,中国虽然停止在洞朗地区的筑路工程,但从中国外交部8月29日表态看,中国认为在洞朗地区的工程建设是合理、合法和长期的,中方的停建只是暂时的。相对于中印两军因洞朗地区的筑路工程而引发的对峙,即将召开的“金砖峰会”和中共十九大更为重要。并且中方目前只是答应暂停工程建设,一旦时机成熟,中方随时可以恢复建设。
其次,在此次“洞朗事件”中,中方确实在修建道路前考虑不周,对印方的强烈反应也缺乏预判。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一边倒军事胜利,以及1987年“桑多河谷武装冲突”中印方的主动妥协,使得中方对印度产生了一种轻视和傲慢情绪。此次“洞朗事件”充分暴露中国在中印边境的交通和国防工程严重不足,以及中印两国在边界地区存在长期军力失衡的问题。不但西藏日喀则、山南、林芝地区受到印度威胁,甚至西南地区的云南省也在印度空军的攻击范围内。对于中方而言,问题的充分暴露显然比问题被长期忽视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笔者预判,通过此次“洞朗事件”中方必将加强西藏铁路建设,以及山南和林芝地区中印边境上的国防公路建设。2013年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墨脱“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今年年底,云南省怒江州丙中洛通往西藏察隅县的滇藏新线(丙察察公路)也即将通车。中国同时从南北两个方向打通拉萨和云南通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南和林芝地区的道路,这将一举改变喜马拉雅山脉对亚洲大陆和南亚次大陆的地理阻碍。而西藏林芝和山南地区的河谷地带海拔只有一、二千米,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适宜中方长期驻军。如果中国方再在西藏山南、林芝地区建立前进机场和空防力量,不但可有效解决西藏高原机场起飞载重不足问题,也可有效护卫西藏大中城市,西南地区云南省的安全。为此中方不但能改变中印边界东段军力失衡的问题,而且会对对印度非法成立的阿鲁纳恰尔邦造成极大战略压力。
再者,此次“洞朗事件”在关键时刻,为正在推进中国军改和未来中国国防工业发展指明方向。客观说,拥有世界上最庞大陆军的中国军队因缺乏现实对手,中国陆军该如何进行军事改革还缺乏明确方向。印度军队的这次挑衅,正好为曾经找不到对手的中国陆军,提供明确目标。从目前形势看,在中国陆地边界上,分别存在朝鲜半岛和中印边界两个方向的战争威胁。为了应对上述这两个传统战争的威胁,中国今后必要在东北和中印边界两个方向方向加强兵力部署。由于中国在西藏地区的军用机场地处高原,其起飞载重量和后勤保障受到高原环境的明显影响,中国在中印边境的空中力量对比上明显处于弱势。为此,中国未来国防工业还得将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武器装备作为一项重点进行研究和发展。
虽然此次“洞朗事件”印度先得一分,但笔者认为印度实为得不偿失。印度虽然迫使中方暂停在洞朗地区的筑路工程,达到预定战术目标,但从政治和军事战略高度看,印度实为得不偿失。首先印度误判中方修建道路的企图,中方道路修建也就为改善边防部队巡逻条件,很可能就无完全控制洞朗地区的企图,更无威胁印度西里古里走廊的战略意图。印度完全可以通过外交途径,甚至以拒绝参加金砖峰会为条件要求中方暂停洞朗地区的筑路工程。因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对外战略就是“一路一带”,与印度争夺南亚影响力和增强中国在中印边界地区的军事实力,并不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如果印度先以外交途径解决,中方很可能会同意印方要求。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今年下半年,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开好“金砖峰会”和中共十九大。可印度却以武装越界的粗暴方式迫使中国在“金砖峰会”之前妥协。印度虽然在战术层面取得胜利,但在战略方向上却向全世界暴露印度西里古里走廊的战略软肋。此次“洞朗事件”后,中国不但会增加亚东和洞朗地区兵力部署,很可能还会增加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的兵力部署。并且中国也会加快中印边界的交通和国防工程建设,印度西里古里走廊、甚至印度西部和东北部都将长期感受中方的军事压力。
在此次“洞朗事件”中,印度以不丹宗属国名义,武装越界干预中不边界争端。也在全世界面前暴露印度对不丹王国非法控制和对不丹王国的主权侵犯。本来不丹王国在印度强力控制下,长期不敢发声,国际社会已经漠视不丹王国受印度不正当控制的客观事实,甚至还杜撰出不丹王国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而中国也在某种程度上默认印度对不丹特殊关系。对于有着“伪满洲国”屈辱历史的中国人民而言,经过而此次“洞朗事件”后,已经很难在二十一世纪今天再接受邻国不丹继续忍受印度操控。况且印度趁中国“文革”内乱时期,强力吞并锡金王国,中国后来虽妥协承认印度对锡金的非法吞并,但并没有换来印度适可而止。印度反而在此次“洞朗事件”中,又在原锡金和中国的边界上得寸进尺。从此次“洞朗事件”后,中国必将加强和不丹政治联系,绝不会再容许印度吞并不丹。
从美国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以来,美日一直积极拉拢印度,共同围堵和遏制中国,而印度也越来越倒向美日,不断在中印边界上制造事端。此次“洞朗事件”充分暴露印度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战略敌意,很可能迫使中方重新评估中印关系。正如叶海林教授所说的:“洞朗事件以后,我们要重新评估一下中印关系,我们以前认为印度是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战略当中的伙伴,而洞朗事件其实暴露了印度对华非常负面的战略考量,这个战略考量是超越底线的”,“印度政府目前的对华策略如果是这样的方式,中国争取印度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了”。此次“洞朗事件”后,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被印度税务局处于巨额罚款,对那些将印度视为未来大市场,正加大投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敲响警钟。本来中印两国间经济互补性很强,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严重官僚主义,对于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是很难适应的。但对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而言,印度上述问题却是可以克服障碍。这几年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正快速增长,极大推动印度的经济增长。如果中方重新定位中印关系,将印度视为战略对手,中方有必要重新评估对印投资,以及印度在“金砖国家”、亚投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印度在亚投行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尚不足为虑,但中方有必要力促扩大“金砖国家”规模,将“金砖国家”升级为发展中国家的七国集团,增加“金砖组织”的活力和话语权,也同时稀释印度在其中影响力。所以印度虽在此次“洞朗事件”中取得战术胜利,但却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上得不偿失。
KMTWB
2017年9月3日
来源时间:2017/9/10 发布时间:2017/9/3
旧文章ID:1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