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与股市:驴象之争30年回顾

作者:荀玉根,钟青  来源:澎湃新闻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将于11月8日举行,这将是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回顾1980年以来的历届美国总统执政时期,从里根时期(1981-1988)的供给侧改革,老布什时期(1989-1992)的海湾战争、克林顿时期(1993-2000)的“新经济”,到小布什时期(2001-2008)的地产泡沫和2009年以来奥巴马时期的持续QE政策,每一任总统任期内经济和政策方向都有明显的特征和变化。2017年新一届美国总统即将上任,回顾历任总统任期内的政策方向和经济、市场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未来。

  1. 总统大选,对市场有何影响?

  美国大选临近,容易引发短期市场波动。10月28日,FBI宣布重启调查希拉里电邮案,这一事件引发了近期的市场波动。10月28日以来标普500、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跌幅1.3%、0.9%、1.8%,美元指数从99跌至97.7。美股VIX波动率指数从10月初的13上升至18.6。11月8日即将举行美国大选,大选将如何影响股市?从历史经验来看,1980年以来,与普通年份相比,9次总统大选之后的11月份,标普500指数涨跌并没有明显的规律。除2008年以外,总统大选之后11月份的VIX波动率指数变化同样不大,说明历史上总统大选对市场的影响偏中性。但这次大选不同之处在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发表的各种政策观点比较激进,例如其抨击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主张贸易保护、建议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45%的关税、建议在墨西哥边境筑墙等。所以如果特朗普当选,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将加剧市场短期波动,近期黄金价格上涨、VIX指数上升反映市场避险情绪已经开始升温。而如果希拉里当选,由于其政策延续性较好,市场表现将更加平稳。

  美国总统换届影响偏中长期。在4-8年的任职周期中,美国总统所推行的政策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典型案例如1981年里根上任后,通过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供给侧改革使得经济在1983年成功走出滞涨,股市见底回升;1989-1992年间老布什政府更偏向于军事和外交,对外取得了海湾战争的胜利,但国内经济却在1991年再次陷入衰退,引发了股市再次调整;1992-2000年期间克林顿总统重视鼓励创新,推行“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推动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并引发了后期的互联网泡沫。但从更长期的视角来观察,利率的长期趋势变化是影响证券市场的重要原因,总统的影响较小。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小布什时期以外(2001-2008),标普500指数年化涨幅都在10%以上。股市持续上涨源于利率趋势下行。1980年至今,联邦基金利率从最高的22%降至当前的0.4%,美10年期国债利率从最高15.8%降至目前1.8%。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通胀高企,利率持续上行,证券市场表现较弱。尼克松政府时期标普500指数年化涨幅仅0.4%,在卡特政府时期标普500指数年化涨幅仅6%。但80年代之后,即使是经济增速较低的时期,如老布什时期GDP平均增速降至2.3%的相对低位,但受益于利率下行,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涨幅也达到12%。

""

  2. 以史为鉴:历任总统时期的政策及市场

  里根时期(1981-1988):推行供给侧改革,经济见底回升。在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之初,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的滞涨问题,此外经济还面临例如政府开支过大、财政赤字、政府管制过多、税率过高等问题。因此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通胀并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减税、压缩政府开支、放开政府管制、减少国营事业等,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成为里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里根上任初期的1981-1982年间经济快速下行。幸运的是,1983年之后,供给侧改革即开始见效,美国经济开始见底回升。失业率从1982年11月最高10.8%开始回落,至1984年里根总统参加第二轮选举时期已经降至7.2%,其次美国GDP增速也快速从1982年三季度最低-2.6%回升至1984年一季度最高的8.5%。在里根的第二个任期(1985-1988)内,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失业率较低,股市持续上涨。在1982年7月之后,通胀降低,失业率下行,经济改善,股市同样见底反弹,从1982年7月至1988年证券市场表现为牛市,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160%。

  老布什时期(1989-1992):加强政府干预,1991年经济再次衰退。老布什上任初期,经济主要面临三大难题:财政赤字、贸易逆差、通胀压力。布什总统上任后,政策上出现一系列变化:首先是在1989-1990年期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其次是为了降低财政赤字,大幅压缩军费开支;第三个方面是改变了里根时期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提出加强政府经济调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实际上,削减财政赤字和加强政府干预的做法并未收到良好效果,经济在1991年再次陷入衰退。失业率从1990年6月份的5.2%开始持续上升,最高在1992年6月达到7.8%,GDP增速从1989一季度的4.3%回落至1991二季度的-0.5%。由于任期内出现了经济衰退且失业率较高,布什在1992年竞选中失利,败给了紧紧抓住经济议题的克林顿。在老布什上任期间,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经济衰退也引发了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在1989年10月13日标普500指数曾单日暴跌6%,在1990年7月-1991年10月标普500指数快速回落,从356点回落至298点,调整幅度达16%。

""

  克林顿时期(1993-2000):鼓励创新,迎来“新经济”时代。以"重振美国经济"的政策纲领当选总统的克林顿上台后,即针对里根-布什政府遗留的两大难题——巨大的财政赤字和沉重的联邦债务,提出增税节支、削减财政赤字的具体办法,即对富人增税、对中产阶级减税、精简机构、削减政府开支,进行福利制度改革等等。在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方面,克林顿主张增加公共投资;提倡“公平贸易”,把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对外贸易置于对外战略的优先地位。产业政策方面,克林顿政府鼓励创新,扶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倾斜政策,大力倡导“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产业,推动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1993-2000年克林顿总统任期之内,美国经济迎来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经济时代。受益于克林顿政府“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产业扶持政策,美国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并于1998年进入白热状态。证券市场受益于技术进步、经济持续繁荣、海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资金回流美国,最终导致了1998-2000年期间互联网泡沫的产生。从1992年至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标普500、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最大涨幅分别达到280%、273%、790%。

  小布什时期(2001-2008):地产市场繁荣成为经济主要推动力。2000年布什第一次成功竞选总统时期,美国经济正处于互联网泡沫破灭,经济快速下行时期。因此刺激经济发展成为布什总统上任初期的首要任务,为刺激经济发展,布什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一方面大规模减税,另一方面扩大政府财政支出。财政政策方面,布什政府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并且重视社会保障和医疗改革。对外贸易政策上,布什主张刺激出口来促进经济回升和就业增长,推行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在“911”事件之后,反恐和国家安全也成为政策重心,随后美国于2001年-2003年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反恐战争,投入了巨额的军费开支。从2003-2007年,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但房地产市场繁荣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从2000-2005年期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房价持续上涨,美国标普CS房价指数反映2000-2005年1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平均在14%以上,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从20%提高到30%。2004年之后,为抑制潜在通胀压力和地产价格上涨,美联储采取了偏紧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2004、2005年后地产市场快速降温,也成为引发2008年次贷危机的导火索。在小布什总统任期内,证券市场大幅震荡。从2000年3月-2002年10月,股市持续下行,标普500指数最大调整幅度53%。2002年10月后市场见底回升,证券市场持续上涨。从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次贷危机爆发前,标普500指数累计最大涨幅达91%。

  奥巴马时期(2009-2016):QE时代。奥巴马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期参加总统竞选,因此上任初期政策以推动经济复苏、创造就业为目标。从2008年至2012年末,美联储共推出了4轮QE计划来刺激经济增长。除此之外,其他的刺激经济政策内容还包括: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房市救援计划等一系列稳定经济金融体系的救市计划。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由于经济缓慢改善,金融市场相对稳定,因此政策重心也有所改变,具体包括:财政方面,削减财政支出、向富人增税,改革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制度等;产业政策方面,重振制造业,宣布向制造业回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此外促进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完善金融改革、鼓励清洁能源和多种能源共同发展等也是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的政策重点。从2009年以来,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失业率从2009年7月最高的10%回落至目前的5%,失业率已经降至历史低位。但经济整体仍相对较弱,2016年二季度美国GDP增速仅1.28%,远低于1990年以来美国GDP增速均值的2.6%。虽然实体经济复苏缓慢,但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了资本市场的繁荣,2016年美国三大股指包括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均再创新高,三大指数从2009年初市场底部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212%、180%、308%。

""

  3. 希拉里VS.特朗普,有何异同?

  希拉里民调支持率持续领先。受近期“邮件门”事件影响,希拉里支持率下降,特朗普支持率在上升。部分媒体如LA Times的民调数据中特朗普支持率已经反超希拉里,根据LA Times的民调数据,希拉里支持率43%,低于特朗普支持率的47%,但在其余媒体中民调支持率仍然是希拉里领先。根据RealClear Politics网站综合美国6家主流媒体的平均的民调支持率结果,目前希拉里平均支持率为47.5%,仍高于特朗普的平均支持率45.3%。

  两党政策异同:均主张贸易保护和基建,在财政、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分歧。特朗普与希拉里意见相似的方面在于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政策方面,特朗普更倾向贸易保护,认为贸易逆差导致国内资源和工作岗位流失,希望能够通过关税手段从海外夺回就业岗位。希拉里同样表示将阻止“扼杀就业和压低薪资”的贸易协定,将对外国商品实施“有针对性的关税”。两位总统候选人也都表示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希拉里计划将在就任后提出2750亿美元的基建投资计划,特朗普计划在建设公路、桥梁、水利设施以及电网上投入上万亿美元。特朗普和希拉里政策的主要差异在于财政、金融监管、能源与贸易等方面。①财政方面,特朗普倾向于减税,他提出的税收政策包括提高纳税标准扣除额、废除遗产税、将企业所得税从目前的39%降为15%等。希拉里主张削减财政赤字,增加富人纳税,并且希望通过调整工资和税收制度促使劳动报酬更公平,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蓝领阶层的工资水平。②在金融监管方面,特朗普宣称将“暂停所有监管”,放松银行借贷,为大型银行提供足够的资本缓冲。而希拉里表态将加强金融结构监管并且严厉打击“影子银行”的非金融借贷行为,例如对大型金融机构征收“风险费”,激励大银行收缩规模和简化业务,从而降低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风险。并且将遏制短期投机行为,鼓励长期投资,希拉里提议大幅提高短期投资者的资本利得税,例如对短期交易者征收金融交易税。③能源政策方面,特朗普捍卫传统能源,主张捍卫煤炭产业,并且要求取消奥巴马政府对能源行业限制,认为化石能源才是王道。希拉里表示将延续奥巴马政府的环境政策,大力发展太阳能,主张联邦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补贴。

""

来源时间:2016/11/3   发布时间:2016/11/3

旧文章ID:11620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