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涵 丛培影:网络安全合作需要“求同存异”

作者:黄日涵,丛培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催生出与现实世界对应存在的“网络空间”,两者保持着一种交融互动的关系。网络空间打破了国界束缚,不同国家被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与此同时,现实中的大国博弈也被转移复制到网络空间中。中国和美国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世界大国,在网络空间如何相处受到了外界的高度关注。虽然目前中美在网络空间安全博弈中存在诸多分歧,但这并不影响两国在该领域开展有效务实合作。未来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中要减少摩擦、增加共识,唯有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合作中不断磨合,才能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共同利益驱动中美网络安全合作

  作为网络空间中的两个大国,中美在网络安全合作领域有着诸多共同利益。中美两国都十分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双方在该领域面临着很多共性问题,因而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两国政府都认定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的重大议题,维护本国网络空间免受外部侵扰成为两国政府的职责和使命。网络袭击、网络间谍、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网络军国主义等成为中美两国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无形中放大了非国家行为体的行为能力,如何处理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也成为考验中美两国政府的新课题。因而,可以说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合作议题中存在很多的共同利益,双方在该领域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并倡导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中美两国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美国政府高层对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理念是认同的。但美国政府更希望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能够在中美存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积极务实合作。网络安全合作正契合了中美双方的现实需求,双方之间既存在利益契合点,又不存在根本分歧。因而,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合作将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宏观层面上讲,网络空间可以被比作一个新的“生态体系”,中美两国都是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两国对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都负有责任和使命。近年来,网络空间治理已成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议题,国际社会对此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很多精力,目标是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机制。但由于利益分歧严重,各国在网络空间治理的议题上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尤其是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准则分歧明显,更无法谈及全球网络空间合作机制建立问题。实际上,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上的有效合作,可以发挥出示范效应,为未来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求同存异才可能切实推进合作

  中美之间在网络空间中的主要分歧,表现在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更强调的是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而中国更强调的是网络空间的秩序。这代表了当今世界对于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视角。这些差异根源于两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理念、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等。中美两国本身就差异明显,但不能因为双方的分歧而影响两国之间在该领域开展合作。中美之间可以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网络安全合作。

  首先,积极合作可以从细微之处着手。中美两国可以从最基本网络安全议题开启合作。这些最基本的议题不涉及两国关注的敏感话题,双方之间分歧很小或者没有分歧。如:共同处理垃圾邮件、应对蠕虫病毒问题、打击网络黑客等。另外,双方在网络空间的合作需从经济领域入手,再逐步扩展到政治、军事、社会等其他领域。既有理论和现实经验都表明,双方之间的合作是在实践中不断磨合,进而不断产生“外溢”效应,实现不断深化。

  其次,务实合作比照其他领域合作的成功案例。全球层面,国际社会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保护平民等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上述的成功案例可以引入到中美网络安全合作领域当中。如双方可以从对网络进攻性武器的限制及保护民用基础设施免受侵害等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深入开展对话,了解彼此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立场,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务实合作。

  再次,有效合作需要采取多轨对话方式全方位推进。网络空间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行为体多样,涉及议题广泛,问题复杂棘手。两国主管外交事务的部门已经无法有效单独行事,必须要协调政府内部整个官僚机构。另外,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已无法应对网络空间中的复杂问题。因而,在两国国内层面,政府、研究机构、学者、技术专家需要实现有效的互动;在国家间层面,中美需要通过在政府主导背景下,拓展双方对话的渠道,让各相关方都参与到机制中来,发挥出各方专长,有效整合双方资源,除了发挥外交部门的作用之外,网信办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最后,战略合作需要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美在互联网空间中的交流与互动会进一步增多。网络空间的安全合作也经常成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涉及的重要议题。

  增强中美互信至关重要

  中美两国未来发展都将更加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网络安全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演变成中美冲突的焦点。虽然在2014年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应邀访问美国,提出了“网络空间之大足够容纳中美两国”这一观点,但并未能打消美国人的疑虑。美方认为中方的黑客技术强大到足以对美国网络空间构成致命威胁,而中方也一样担忧美国庞大的网络战部队将对中国的网络空间造成伤害。正是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以及沟通的不顺畅,造成了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互信的缺失,容易陷入“安全困境”。

  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观点,如今60年过去了,传统安全领域的博弈已经扩展到网络空间。“求同存异”这一理念依然适用于中美网络空间的合作。网络安全是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议题,中美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分歧会长期存在,但这不应该成为两国在该领域合作的障碍。两国需要加强沟通,建立广泛的对话机制,允许对方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务实开展网络空间的合作,适时学习中俄之间签署的《保障国际信息安全领域合作协定》。只有在不损害双方的国家利益前提下,在网络空间中不断找到新的合作点,中美之间的不信任感才会降低。

  作者: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日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丛培影

来源时间:2015/10/17   发布时间:2015/10/15

旧文章ID:654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