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亚投行“剧本”超出中国预想 北京灵活战略化危机为机遇
作者:乔恒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外交学者》7月31日文章,原题:国际社会如何改变中国的亚投行
对于中国创建亚投行的动机,及北京如何希望利用它服务自身政治、经济和战略目标,外界讨论甚多。那中国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有多成功呢?
细察2015年北京对亚投行立场的变化,从中可见中国的行为如何受到国际社会影响。如今的亚投行已迥异于当初中国设想的,这反映在一系列问题上,包括会员资格、出资金额、否决权和亚投行与中国自身经济目标的联系等问题。
首先,中国对亚投行会员资格的立场前后变化很大。最初,它并未计划让亚洲以外的国家加入。欧洲的热情令中国惊喜。北京迅速调整立场,欢迎欧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申请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以争取更大国际支持。
另一重大变化是亚投行已成为多边开发银行,这与中国最初设想的大相径庭。北京最初认为,该银行要么是本国的援助机构,要么是负有某种政策职责的商业银行。但最终按照章程,亚投行将是多边开发银行,中国发挥重要、但非主导作用。这令亚投行成为不得不创造收益的“准商业银行”。
对中国在亚投行否决权的担心一直在减缓。2014年首次签署谅解备忘录时,中国计划出资50%,许多人认为这将转化成绝对否决权。但随着更多国家加入,中国把出资比例减少到约30%,投票权降至26.06%。亚投行将无法免于北京的特殊影响和特权,但国际监督压力及北京对声誉的爱惜和对国际承认的渴望,会产生重大影响。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亚投行推进自身利益。令人鼓舞的是,中国当初最具争议的目标之一——推动出口以吸收国内过剩产能,逐渐从政府声明和媒体报道中消失。
中国调整预期和立场并接受一个不同于其早先预想的亚投行,关键原因是国际社会。美日等国的怀疑,也对抑制中国私欲并促使北京谨慎行事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这种灵活变通是一种积极现象。(乔恒译)
来源时间:2015/8/2 发布时间:2015/8/1
旧文章ID: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