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泪:对美关系的风险与出路
作者:牛泪 来源:多维新闻
刚看了新视野号近距离拍摄冥王星的照片,很清晰,也很震撼。这体现了美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深空探索实力,可以很直观的折射出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巨大差距。对已经被盲目自大烧坏了神经,并试图不断将中美关系在各领域推向结构性对垒的民粹主义媒体和愤青而言,是一针很好的醒脑剂。
事实上,中美之间的差距不仅在科技领域存在,在其它领域也普遍存在,军事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尤其明显。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尽管几十年来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使得两国整体实力不断接近,但是差距依然普遍而清晰,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坦诚面对。
中国人应该有超越美国的自信,也必须要有这个自信,而且要奔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但在超越过程中,却没有必要去过早的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更没有必要因为高估自己而盲目自信,甚至是傲慢自大,为了打嘴炮、过嘴瘾,为了自私的政治目的,而鼓动民粹主义拆桥断路八面树敌,过早的走上和美国结构性对垒的道路。
中国崛起必然会令美国焦虑,而且随着中国崛起,也必然需要更积极有为的外交战略,需要展示出与大国地位相称的软硬实力,需要更坚定而有策略的维护国家核心利益,需要树立起一个现代化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不仅能向全球提供符合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的高质量公共产品(比如这次在达成伊朗核协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更要以历史和朝鲜为戒,适应时代进步的潮流和要求,尊重国内人民的多元诉求,建立对普遍人权的制度性保障,使人民有免于贫穷、恐惧和言论的自由——所以,在不断崛起的过程中,中国怎么做,不仅对美国重要,对中国重要,对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极为重要。
中国从来不怕美国,但在中国崛起的整个过程中,却要尽量避免和美国迎头相撞,避免刺激美国将中国过早放到敌对位场,形成全面对垒格局,而是要尽量平滑的完成角色替换。《孙子》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在没有必胜的优势前,把自己先置换到冷战格局下前苏联的位置,对中国而言蕴含着极大的战略风险,因为中国还没有能力抓住美国的七寸,而美国却可以很容易操纵国际盟友和其它势力,围堵中国并激化中国的内部矛盾。
中国能够成功改革开放,并透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美国搞好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过去十几、二十年内,中国所以能抓住机会加速崛起,因战略失误而受制拖累于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无暇他顾的美国也在无意中帮了大忙。相反,如果美国从战略失误中扭转过来,专注于应对中国的挑战而蓄意使坏,不仅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矛盾会因之爆发,国内安全会面临严峻挑战,西藏、新疆、香港、台湾、南海等矛盾和问题也会陆续浮出水面。
对中国而言,更大的风险还在于:如果这些矛盾不断爆发,不仅会损耗中国国家资源,干扰中国战略定力,迟滞中国崛起速度,更可能因为执政当局对政治危机的判断,而诱发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向反面交替演进,从而使得民粹更为肆虐,社会管控更加严厉,执政党的专制偏好持续加深,多元化的创新氛围逐渐窒息,反而达到美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实际上,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有这样的危险趋势,执政者对此必须高度警惕。
在过去三十多年内,对美外交都是中国外交主轴,以后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有不少民粹主义愤青和官员、媒体等,将中国新领导层在美国之外的系统战略布局,比如和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上合组织”扩容并向非安全领域扩展、和金砖国家加强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成立等,与对美关系简单对立起来,片面地认为这些动作就是为了和美国争夺主导权,这是非常错误的、简单化了的斗争思维。
这些战略调整,当然有对美战略博弈的考量,但更重要的却是顺应中国崛起需要的更积极有为的主动行为。如果将这些战略布局和对美关系错误的对立起来,任由民粹主义者们沿着这个被他们裹挟的方向包装推进并肆意鼓噪中美斗争对垒言论,就不是这些战略布局调整的设计初衷,这不仅会刺激美国捣乱拆台,还会严重损害中美互信和共同利益,危及亚太区域和平稳定,进而给中国崛起制造外部阻力。
习近平说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包括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等三个层面,其实说白了,所谓“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双方要相互尊重包容不同,在利益交叉重叠部分是合作共赢的竞合关系而非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双方的斗争是有策略有智慧的底线斗争而非摆到桌面上的呈口舌之快的生硬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外交要更加积极有为,但是邓小平说的“不当头”和“韬光养晦”,在当前乃至今后的很长时期内,在对美关系上都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来源时间:2015/7/16 发布时间:2015/7/15
旧文章ID: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