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决北京方案后,香港政改向何处去?
作者:傅才德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香港——几周前,一些欧洲外交官在与香港亲民主议员会晤时,鼓励他们去支持一个他们曾经抗争数月的东西:北京支持的一项让公众选举香港最高官员的计划。
在场者表示,尽管这些选举的候选人将被限定在一个亲北京委员会所认可的范围——这对于亲民主领导人来说是一颗毒丸——几名外交官通过向议员们提出尖锐的问题,坚定地表示一定程度的民主比没有民主更好。
“我希望通过问题的措辞来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投赞成票,”出席了6月3日的会议的一名西方外交官称。为了能在不征求高层同意的情况下自由谈论此事,这名官员要求匿名。“我们的一些人认为,可能最好还是投赞成票,接受这个方案。”
但是,议员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去年北京宣布其选举方案后所爆发的街头抗议令他们受到了鼓舞。议员在6月18日的投票实际上已经令这项计划搁浅,所以香港会保持长期以来的状况,即由一个亲北京委员会任命其领导人,而公众不享有投票权。
如今,香港的政治改革仍然悬而未决,而且自投票以来的那周,双方都在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名亲民主议员辞去职务,并宣布成立一个中间派政党的计划。同时,香港立法会忠于北京的人士一直试图对立法会的一个尴尬局面进行解释:该选举计划只获得了八张赞成票。
根据香港的“小宪法”——在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回归中国前与英国商定的法律——北京同意最终让选民挑选其最高官员,即行政长官。不过,任何此类制度都必须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而且也没有迹象表明北京在其计划受挫之后,会很快使之成为现实。该计划原定于2017年生效,届时香港将挑选下一任行政长官。
选民或许至少要等到2022年才有机会扩大选民团体,而且即便那时,北京仍然不太可能做出让步。
最大的亲北京党派民主建港协进联盟(简称民建联)的副主席周浩鼎(Holden Chow)称,“香港政府或中央政府在这一届政府重新发起政治改革的可能性很小。”
和欧洲外交官一样,周浩鼎表示,投票反对该方案的议员群体——统称为泛民主派——失去了改进这个制度的最佳机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要想赢得行政长官选举,即便是经过北京筛选的候选人,也必须争取到泛民主派的大量拥护者的支持,从而为香港政坛注入新的活力。此外,他们表示,还可以针对以后的选举进一步改进制度。
对香港的一些政界人物来说,前进的一条途径是将注意力转向其他问题。各派别的议员和行政长官梁振英(Leung Chun——ying)均表示,他们现在希望把重点放在所谓的民生问题上,如免费幼儿园,以及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护理,以向香港的720万民众证明,他们的政府依然能正常运转。
泛民主派坚持认为,争取真民主的斗争必须继续下去。但面对中共看上去不可动摇的决心,他们尚未提出明确的策略。在内地,中共正在开展运动,打击西方的民主和公民自由概念。
目前,泛民主派的做法似乎就是在逆境中保持决心,期待未来的中央政府会更愿意听取他们的诉求,允许来自更广泛政治背景的候选人参加选举。
“我可以代表很多民主派,”香港民主党创始人李柱铭(Martin Lee)说。“我们想否决它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希望保留现状。不是的,这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本意。” 李柱铭参加过香港的小宪法,也就是《基本法》的的制定。
“我们的本意是通过否决该方案,迫使北京拿出更好的方案,”他接着说。
李柱铭表示,给香港制定了这么严格的选举指导方案的北京,正在付出代价。按照“一国两制”的方案,1997年回归中国的香港将保留自己的法律和自由,直到2047年。北京也希望用该制度诱惑台湾最终回到自己的控制下。自1949年以来,台湾和中国大陆一直由不同的政府统治。
李柱铭称,北京的强硬策略引发了去年的香港街头抗议,也让统一台湾的可能性变得更渺小了。
在一些人看来,未能通过选举法不仅要归因于北京的僵硬立场,泛民主派也同样难辞其咎。投票结束后,投了反对票的泛民主派议员汤家骅(Ronny Tong)宣布从立法会(Legislative Council)辞职。他表示,和北京对泛民主派的不信任一样,盟友的固执令他感到难过。他说自己想改变这种局面,最终成立一个新的中间派政党。该政党将争取民主化,但也会努力保持与中国领导人的友好关系。
“给我的印象是,他们认为泛民主派太固执,不愿做出任何形式的让步,” 汤家骅在电话中说,指的是今年曾和他会面的北京官员。“遗憾的是,泛民主派对北京的态度是一样的。他们也认为北京根本不愿做出任何让步。”
汤家骅称,建立信任的举措之一,可能要北京承诺,同意废除香港那奇特的权力架构。在英国的统治遗留下来的这种架构中,很多选举人和议员代表的是行业或社会群体,而非选区。
汤家骅称,修复与北京的关系,以及促成香港选举的实质变化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在前任行政长官曾荫权(Donald Tsang)的带领下,香港至少能够使北京承诺,到2017年时,民众可以选择自己的领导人,尽管最终提出的方案未达到预期,引发了广泛的抗议。
新成立一个中间派政党的想法,开启了一种可能性,不管它有多小,即汤家骅也许能够让足够多的候选人成功通过明年的立法会选举,从而左右逢源,让政府在为了赢得他所在政党的支持而做出足够多的改变后,有机会通过一项选举法。
“必须产生一些被他们视作朋友的代表,” 亲北京议员田北辰(Michael Tien)表示,他在这里指的是中央政府。“显然,像一两天前辞职的汤家骅就属于这种人。”
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纽约时报》记者。Crystal Tse对本文有报道贡献。
来源时间:2015/6/26 发布时间:2015/6/26
旧文章ID: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