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站在政治高度 美国需要新一代的“中国通”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美国《侨报》6月2日文章,原题:美国需要新一代的“中国通”

  针对有留学中国经历的美国人,《外交政策》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在300多名受访者中,78.4%的人认为留学生活让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变得更好,97.1%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赴华留学经历是值得的。我们期待,新一代的美国青年人通过赴华学习,对中国有真实的了解和感受,从中产生新一代“中国通”。

  相比于中国人来美留学这一热闹的话题,美国人在华留学的关注度相对要低,毕竟从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提供的数据看,2013-2014年间来美留学的中国学生高达27.4万人,而2012-2013年间在华留学的美国学生仅1.44万人,当这1.44万“美国面孔”散落到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其影响很难说有多么显著。

  然而,别以为这仿佛“胡椒面撒入大海”,其影响力无足轻重。在跨文化交流领域,他们中的每个个体都不可忽视,每个人都是文化使者,既感受、吸纳异质文化的特别,也展现、传递本国文化的纯味。就在与活生生的中国社会的互动中,他们开始逐渐知华、懂华,甚至于爱上这个陌生的国家。

  尽管调查的结果很“正面”,但我们不能期待这些来自一个文化与体制截然不同的国度的美国青年人,对中国的印象都是正面的。 我们期待的是,新一代的美国青年人通过赴华学习,对中国有真实的了解和感受,从中产生新一代“中国通”。

  我们知道,在美中关系发展过程,美国一批批的“中国通”起了很大作用。如费正清等人。

  要知道,“中国通”不是一天“炼成”的,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要经过无数历史事件的考验,但他们对中国的初心很可能是来自于对中国本土的一次游历、在中国课堂的一次听讲。正因为“看得真切”,使他们摆脱了对中国的单纯臆测和想象,催生出了对中国的理解视角、平和视角。

  站在政治的高度,这种认知方式不仅对中国重要,对美国同样重要。美国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认为,考虑到美中关系的重要性,能有一群来自各界的能讲中文和理解中国文化的人,“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源于此,美国政府不仅积极推动中美青年交流,推出10万人留学中国的庞大计划(“十万强计划”),还鼓励高级官员到中国参加培训班,为今后更好与中国政府打交道做准备。

  当然,1.44万的美国在华留学生不可能都抱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不少人可能只是出于对中国的兴趣或者怀着找份好工作的普通梦想到中国留学。学中文、尝美食、游山玩水、与中国朋友唠嗑、利用中文优势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找个中国姑娘结婚、扎根中国,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无时不影响着身边的朋友。

  天津某大学一位自称“胖老外”的美国年轻外教,怀着“希望更多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初衷,制作了一系列“什么都吃”、“什么都答”的风趣视频,成为美国网民了解中国的“开心果”。

  尽管有媒体认为,随着懂双语的人越来越多,赴华学中文的美国学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其实这并不值得忧虑,因为即便有所下降,总量的积累一定是越来越多,何况还有其他短期交流项目、培训项目以及旅游人群的补充。

  据推动“十万强计划”的基金会介绍,截至2013年底,共有9.2万名美国学生通过该计划到中国,而根据2014年上半年赴华留学签证发放的数量,可确定既定的10万美国留学生赴华目标已经实现。

  不论是中国留美学生还是美国留华学生,他们都扮演着“移动的眼睛”的角色,他们带回了自己在异域文化里习得的新视角、新想法,有助于打破旧世界里凝固已久的偏见,同时也有助于站在一个适度的距离审视自己的国家。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唯有拥有一个包容的世界观,才能成为这个全球化时代、多元化世界的赢家。

来源时间:2015/6/3   发布时间:2015/6/3

旧文章ID:4024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