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美关系,借鉴中印模式
作者:王粲 来源:多维新闻
从近几天的新闻的新闻来看,不仅认为中美关系将要夸过临界点的声音甚嚣尘上,而且不论是官方还是媒体都一齐向这个濒临节点的关系上抛掷砝码,让政治观察人士神经紧绷的猜测哪一个砝码会是最后那根稻草。
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的几日来,将中美关系推向紧张的消息频现。首先是在克里访华前夕,美国透露其访华的“问题清单”,包含亚投行的治理标准、中国汇率政策以及南海问题等。此举让评论人士认为其来中国并非谈合作而是“兴师问罪”。虽然“兴师问罪”说立即被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否定,并且克里也在南海问题上重申了美国不选边站队的立场,但随即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已经用实际行动选择站在与中国激化南海争端的一边。可以看到,美国不仅一面指责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一面无视越南十数倍于中国的填海行为,而且改变了在南海的军事姿态,欲派军舰和军机进入中国近期填海造地的南海岛礁12海里海域。
与此同时,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挑动下,围绕中国周边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发酵:在南海,越南表示将不理会中国南海休渔令;在东海,安倍正在以救援在战争所在地的日本侨民为借口,给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推动日本滑向军国主义的齿轮。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北京国直截了当地拒绝了美国国务卿克里要求中国单方面让步缓解紧张局势得要求,中国外长王毅底线鲜明地称:“中方维护自身主权、领土完整的意志坚如磐石,不容置疑。”
双方强强碰撞下的火花令观察人士担忧,中美两个大国即使不会真的擦枪走火,其关系的恶性发展也不利于两国甚至世界利益。然而,如果换个角度考察中美关系,当下的这些火花未必不是将中美关系推上良性循环轨道的助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最近中印关系的发展提供给中美关系一个很好的借鉴。
上周末,印度总理莫迪访华,以中印双方各自释放充足的善意而圆满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在莫迪访华前不久,习近平刚刚访问过巴基斯坦,不仅送去460亿的大订单,将巴基斯坦定位为“一带一路”的起点,更送去8艘潜艇,将中巴两国升级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果仅从友好外交的角度来思考中国如此扶持与印度有着最激烈冲突的巴基斯坦,那么中印关系必然会因此滑向恶化。但事实恰恰相反,莫迪不仅并未因此与中国交恶,反而因为巴基斯坦牵制印度的力量增强、中国借此进一步彻底打通印度洋通道、印度与中国谈判的筹码越来越少,使其不得不与中国友好地谈合作。换句话说,正是紧密的中巴关系,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上周末看起来态势良好的中印关系。
同样的,在中美关系中,牵制力的作用比单纯的友好谦让更利于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在当下的国际政治中,国家永远是以利益为导向的。从克里的“兴师问罪”,以及此前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崛起却依旧遭“亚太再平衡”围堵的事实都说明,只强调友好并不能让美国接受中国关于“太平洋足够大,能容下中美两国”的智慧。反倒是去年由于中俄关系升级,美国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胶着状态,是的赖斯在访华时释放了些许“善意”,期望将中国稍稍拉离俄罗斯。
由此可见,与中巴关系在中印关系中的作用一样,中俄关系,以及中国对美国坚持底线、在南海等问题上毫不退让的态度,虽然看起来“硬碰硬”,但却是真正能让美国暂时放下冷战时期的二元对立思维,在现实的力量与大势之下改变与中国相处的态度,谋求两国的合作与共赢。
来源时间:2015/5/19 发布时间:2015/5/18
旧文章ID:3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