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还是合作?——21世纪的大国政治
作者:鲍盛刚 来源:共识网
美国重返亚太的目的就是在战略上挤压中国,试图将中国的影响力推回到第一岛链之内,从而实现亚太战略再平衡。如果中国与之针锋相对,必然导致双方走向战争的边缘,对此就如同两大板块冲撞势必引发地震。但是,如果中国这一板块向西90度旋转,不仅可以避免冲撞,而且会有不同的视野。同样,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北约东扩,势必引发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但是如果向东90度旋转,不仅可以缓解冲撞,而且也会有不同的风景。显而易见,亚欧世纪的雏形基础在于欧亚大陆两端地缘政治与经济板块的旋转,这种旋转源于南北方向的挤压。而旋转的结果是欧亚大陆两端的对接,由此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跃入世人的视野,这就是亚欧大陆。
如果讲历史上地中海时代是古希腊与罗马文明与埃及文明,腓尼基等文明的对接,大西洋时代是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对接,而太平洋时代则是美洲特别是美国与亚洲国家的对接。那么,如今亚洲与欧洲两大经济体的对接自然意味亚欧大陆时代的回归,之所以说是回归,是因为500年前亚欧大陆曾经就是世界的中心舞台。尽管最初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参加亚投行的意愿受到美国的阻挠,但随着英国宣布申请加入为标志,德法意等国随之宣布申请加入,从而改变了之前亚投行成员以亚洲国家为主体的格局。亚投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目标,这是吸引“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的根本原因。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在2010年至2020年间,仅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高达8万亿美元,远超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能力。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速普遍放慢,而基础设施投资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驱动。参与并分享亚洲经济快速增长的收益是欧洲发达国家的共同愿望,亚投行及其所依托的“一带一路”为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外,对欧洲国家而言参与亚投行的组建,并力图成为其创始国还有另一考虑,即可以影响亚投行的治理结构、运行机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亚投行,欧洲国家与美国选择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欧洲人选择了合作,而美国人则选择了对抗。从逻辑上来说,欧洲人的选择更为明智,既能消除自身对亚投行的疑虑,又能获得亚投行所能带来的收益。且不论西方国家对亚投行的疑虑是否成立,与美国的对抗策略相比,欧洲人的合作策略更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潮流。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欧洲国家纷纷加入亚投行是希望借此在时空上对接亚洲经济体,推动自身经济的振兴。从历史上看,500年前世界的中心是欧亚大陆,即从西班牙海岸延伸到中国海岸的一整块大陆,当时的主要商道就是丝绸之路。过去500年,随着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拦腰切断,为了寻找新的通往东方财富之路,于是就有了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开创了海权时代,因为一个简单的地理事实是,相互连接的海洋形成一体,正是它证明了在全球范围内现代世界里海权的价值。同时地理大发现开创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化时代,西方不再是远离大陆的边缘,而是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中心。哈尔福德·麦金德曾经讲到“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将地球翻转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包含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南北美洲在内的陆半球,更重要的是,不列颠大致处于该半球最显眼的地方。”显而易见,地理大发现的意义不在于地理发现,而是在于商业贸易与经济发展机遇的发现。那么,未来历史又会怎样呢?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进入21世纪美式全球化体系正在趋于瓦解和崩塌,而中国不仅是过去30年里全球化的最大赢家,并且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化的主要引领者,世界体系的陀螺仪正在转向中国。欧洲国家纷纷加入亚投行可以看作是欧洲重返亚太,但是欧洲重返亚太与美国重返亚太是不同的。欧洲认为中国崛起与亚洲发展是机遇而不是威胁,美国尽管也认为是机遇,但是美国又认为中国崛起是威胁和对美国亚太主导地位的挑战。欧洲重返亚太更多是从经济利益与地缘经济角度出发的,美国则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由此结果欧洲重返亚太是以投资开道,美国是以航母开道,甚至于认为TTP的作用也不亚于航母。欧洲重返亚太将推动亚洲与欧洲两大经济体的互通互联与共同发展,促进亚欧大陆的和平与发展。美国重返亚太无非是军力,盟友再加上TPP,而不断的军演,不断的挑拨国家关系,只会导致地区的分裂,动荡与冲突,同时对美国来讲也无异于自绝于亚太门外。而且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太平洋世纪已经结束,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亚欧世纪。未来主导世界的将是亚欧联盟,一个没有美国的世界正在显现。
来源时间:2015/5/19 发布时间:2015/5/17
旧文章ID: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