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需重估各自国际动员能力

作者:余永勝  来源:香港商报

    這次美國在亞投行問題上的糟糕表現,令其成為國內外輿論的眾矢之的。奧巴馬政府因此陷入尷尬、難堪甚至狼狽的境地,不僅進退兩難,而且左右不是人:這邊廂,杯葛亞投行令中國不爽;那邊廂,多年的「兄弟」因此鬧得很不愉快。局面是如此糟糕,以至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直言奧巴馬在此問題上「搞砸了」。

  中美預估都有偏差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奧巴馬早知道今天這樣的結果,是絕不會幹這麼一件冤大頭才幹的傻事的。奧巴馬的失誤在於對形勢的研判有誤:既沒想到自己對盟友的控制能力下降這麼多,也沒想到中國的國際動員能力提升這麼快簡直到了「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地步。美國的西方盟友幾乎悉數投進亞投行的懷抱。就連唯一剩下的日本,也開始向亞投行暗送秋波——日本駐華大使曾表示,日或在6月份申請加入亞投行。

  照理說,美國的決策機制是非常科學、民主和程序化的,每一項決策出臺前,都會經過眾多的論證環節。那麼,為何在亞投行問題上出現了如此嚴重的研判失誤呢?

  其實,在筆者看來,這個失誤也有必然性。因為人們認識世界時常會出現滯後效應——落後於現實世界發展變化的速度。這些年來,中美兩國的綜合實力一直處於此長彼消的趨勢,盡管雙方都對這種變化心知肚明,也都有相應的思想準備,但在實踐上,美國還是對自己能力的衰落和中國能力的上升預估不足——或者說,它本能地回避這樣的現實。正是這樣的認識偏差,導致美國作出了竭力杯葛亞投行的決策——因為它深信能夠如願以償。當然,現在看來它錯了。

  事實上,這次亞投行的感召力之強,也超出了中國自己的預想。《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1日頭版的大幅標題就是「亞投行『朋友圈』超出預想」。據相關人士透露,當初醞釀籌建亞投行的時候,中國設想的成員國也主要是亞洲中小國家,完全沒預料到會吸引到這麼多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的鐵桿盟友。也就是說,中美雙方對各自動員能力的預估都有偏差。只不過,對美國來說這是個「意外的糟糕」,而對中國來說則是個「意外的驚喜」而已。

  中國要為新角色做好準備

  中美對各自能力的認識偏差其實都有負面後果。美國的偏差導致自己陷入難堪境地,而「意外的驚喜」也考驗中國在世界級金融機構中的管理能力。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的經濟成就主要在制造業方面,這個領域的全球化程度也很高。但在金融領域,中國的國際化征程還剛剛起步。此前雖倡導成立過金磚國家銀行,但亞投行的管理難度跟金磚銀行不可同日而語。僅就目前來看,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就要超過50個,中國如何在其中發揮靈魂與核心作用,如何增強各成員國的凝聚力,如何平衡和方面利益,如何克服彼此分歧,都將是考驗其管理能力。

  總之,這次「亞投行事件」提醒中美兩國都應重新審視自己的國際動員能力。對於美國來說,應明白「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一方面正視自己的衰落現實,不要再像過去那樣霸道逞強,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刷新對中國能力的再認識。而對於中國來說,也有可以汲取的經驗,比如要充分預估未來可能履行的更多國際義務,並為此做好能力儲備。

  當然,中國也不要因為這次亞投行帶來的意外驚喜而過於驕傲。說到底,各國雲集亞投行的原因還是懾服於中國經濟的特殊魅力,想搭乘所謂的「東方經濟快車」。而在政治與外交領域,中國的國際動員能力還遠沒有這麼強,中國應以經濟領域突破口,全面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来源时间:2015/4/4   发布时间:2015/4/3

旧文章ID:296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