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显阳: “美国梦”正渐行渐远——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解析当代美国社会

作者:韩显阳  来源:光明日报

  自1776年独立以来,世世代代美国人都深信不疑的是,只要通过个人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无须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建国两百多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被誉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然而,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罗伯特·帕特南眼中,曾经的“美国梦”如今正在渐行渐远。

  在美国,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生活?上述决定因素是否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帕特南教授今年3月出版的新书《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Our Kids: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中,上述问题有了新答案。

  根据帕特南对美国社会日益扩大的不平等鸿沟的“突破性解释”,之所以当今越来越少的美国人能获得向上发展机会,是因为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靠接受良好教育、靠努力工作买得起房子,并进而取得成功的社会,能力和努力不再起决定性作用。现在,“美国梦”似乎不再真实,或者说至少没以前那么真实。

  为深刻反映美国当代社会的问题,帕特南教授在书中提供了大量具体案例以及大量严谨的数据分析,揭示了当代美国生活的一个“最大丑闻”,即决定个人成功的因素已非个人奋斗,取而代之的是其所在的社会阶层。过去半个世纪,美国社会各阶层已经相对固化,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公民而言,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已变得相当艰难。

  帕特南教授将研究重点放在个人发展的早期阶段,探讨家庭、学校以及社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写道,父亲纵火入狱、母亲酗酒吸毒,处于这种单亲家庭环境中的“伊利亚”最终的结局是流落街头。而“戴蒙德”则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父母为着力培养他,搬入有良好中小学配套设施的社区,鼓励他努力读书,每天陪伴他成长直到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两位年轻人同样生活在南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同为非洲裔美国人。由于父母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其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里,“‘美国梦’的危机”不是一个社科术语,而是一群年轻美国人在贫穷与暴力中的亲身经历。帕特南认为,他们这一代大多数人比父母生活得更好,但他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却面临着更艰难的生活和更渺茫的前途。他们的后代生活在一个社会和经济日益“极化”的世界。富人成功获得教育和经济机会,穷人尽管努力奋斗,却终归于事无补地贫困下去。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舒尔茨认为,底层家庭机会越来越少,上层阶级不断蚕食和鲸吞资源。帕特南抓住了美国社会年轻人的动态变化,“对所有关心下一代未来的美国人来说,帕特南的新书不能错过”。

  纽约“哈林区儿童乐园”慈善组织主席说,《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十分清楚地表明,“我们需要抛开政治博弈,先解决这个国家应该如何为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儿童提供机会的问题”。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赞道,罗伯特·帕特南学识渊博、充满智慧,文风朴实、风趣,“他透彻地描绘、陈述了其个人对于美国危机的看法和观点,极为权威”。该杂志指出,1959年生于俄亥俄州港口城市克林顿的罗伯特·帕特南与同龄人一样,过上了比自己父母更好的生活,但其子孙的生活前景却要艰难很多。通过讲述全美城市与郊区一些人的生活故事,帕特南告诉人们靠个人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机遇在不断减少。

  《赫芬顿邮报》援引帕特南的话说,“美国梦”危机本质上说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为解决该问题,则需要促进社区与学校建立起伙伴关系,促进青少年发展、家庭和社区生活水准提高”。

  帕特南的观点得到了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的旁证。根据欧维希国际市场研究咨询公司(ORC International)开展的“CNNMoney美国梦民意调查”结果显示,10个被调查人中就有6人认为,“美国梦”已经遥不可及。尽管5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会比父母生活得更好,但有63%的美国公民表示,他们觉得这一代的美国儿童中,绝大多数不会比他们的父母生活得更好。

  【链接】

  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Putnam),美国哈佛大学公共政策学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美国政治学会主席。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政治学理论和社会理论,其代表作有《独自打保龄:美国社会资本的衰落》《使民主运转起来》等。

来源时间:2015/3/24   发布时间:2015/3/24

旧文章ID:2785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