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投行将掀起全球规则制定权之争

作者:庞中英  来源:观察者网

【一个由中国发起、致力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本文作者庞中英坚持认为应该叫“新亚行”),在创始成员国申请截止日的几天里,竞引得西方发达国家、亚洲国家的热闹相应。一时间,西媒中那些热衷于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敏感心灵又开始躁动了,这“预示着美国世纪的结束,亚洲世纪的开端”;“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西媒的想入非非,部分国人也难免当真,频频以中国挑战国际金融秩序立论评价亚投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专为观察者网撰文,客观冷静分析认为,中国并不是通过“新亚行”,以及一带一路来挑战现存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在金砖银行诞生之初,中国官方就曾明确做过表态,这与中国一贯的“不外交”,不重走美国的霸权外交一脉相承。欧洲加入,救了中国的急,解决了AIIB的国际正当性问题;美国也乐见欧洲的加入,缓解了中国挑战美国霸权的担心。庞中英认为,AIIB尚未正式成立和运行,就过度政治化,会加剧“出师未捷”的风险。】

""

以下为庞中英教授的自问自答:

叫“新亚行”名正言顺

问:为什么简称“亚投行”,而不叫“新亚行”?

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成了“亚投行”,叫人哭笑不得。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社会层面,不仅是金融行业,人们都知道了投行是干什么的,其本质是什么。这是金融市场呼风唤雨的主力,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元凶。在美国,危机导致人们对投行的态度是人人喊打。人们开始反思泡沫的虚拟的经济、金融的无穷创新的后果,开始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要求“再工业化”。

投行最大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投机”。而AIIB本意正好是为了加强实体经济,支持基础设施的,这里可能不仅是一个中文简称的问题。

AIIB是投行,或者真要按照投行来办?现在看来,这并非空穴来风,有的人可能想在筹集起了各国的公共资金后,按照市场的投行来办理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有许多分析家把AIIB比作世界银行(WB)的竞争新对手,如果AIIB是投行,就与世界银行风马牛了。

世界银行是促进发展的全球公共财产(即普遍翻译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全球经济治理的象征,不是金融市场上的私人行为体。看来,这些视AIIB为WB对手的观察者,是想错对象了,真是可惜。

假如中国要让AIIB成为一家投行,或者中国按照投行的标准和方式运作这家银行,那么,AIIB失去了其国际公共财产的属性,其使命和原初的承诺将大大质变、异化。

中国必须放弃“亚投行”之容易引起误解的简称,并严肃、负责声明AIIB与WB一样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其资本来自成员国政府的公共资金,属于公共部门,而非市场上的资本投资的新牟利、投机机构,是新的真正的国际经济(金融)组织而不是金融中心(市场)上的属于私人部门的投资银行。因此,笔者认为,区别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叫“新亚行”可谓名正言顺。

美国人对中国想多了

问:“中国控制”AIIB掀起了与美国控制WB的“全球经济规则制定权之争”?

答:这个显然是夸大其词。中国没有也不能控制AIIB,尤其是,当欧洲国家,以及其他美国的盟国进入AIIB后,中国更不可能控制。即使有中国控制的想法,也不会落实到控制之实的。

中国只是“发起”了AIIB,而发起AIIB,并不等于就想、就能控制AIIB。发起是充当了一次国际领导,是做好事,增加“软实力”,而控制是关于霸权、主导的。

中国的外交仍然奉行一系列的“不”字,我把其叫做“不外交”,而不是重走美国的霸权外交。(见庞中英:《中国外交:从“不“外交到“有”外交?》,2014年12月20日在南京大学举行的“新中国外交史研讨会”的发言)。

中国在一系列场合,包括“金砖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等文件中一再说明,中国并“不挑战”现存的国际规则、全球机构(尤其是IMF和WB)。言外之意是,“不挑战”美国和欧洲在这些机构的主导地位(primacy)。

最近,包括2015年3月王毅外交部长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其实又重申了中国的“不”原则,即不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作为外交研究学者,我的观察是,王毅部长的承诺是严肃的、认真的。中国确实并不是通过AIIB以及“一带一路”其它经济项目挑战现存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

中国过去并不是“国际”(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者,而是国际经济规则的接受者和贯彻者。中国真的想通过建立和运行AIIB改写国际经济规则,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者?

实际情况是,如同许多有抱负的国家,中国确实想不仅是国际经济规则的参加者、接受者和服从者,且想在制定国际规则时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国际体系中国家的正常性格和行为。也就是说,谁不想在制定共同规则上有发言权,即使做不到一言九鼎的霸权地位,也能说得上话?

但想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并不是意味着要大张旗鼓高调的宣称自己要做国际规则制定者。愿望是一回事,最终能不能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另一回事。

AIIB能否协助中国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我的回答是不会,不要把这个问题上升到通过此规定国际规则的高度。AIIB,如同中国要求在IMF改革中提高其“投票权”一样,在目前阶段,仅仅是增加中国的贡献,而不会增加中国的权力。贡献和权力不匹配,尽管我们不愿意面对,但这是现实。

日本和德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过去也遇到如此情况。直到现在,德国还在被要求增加国际贡献,但德国在增加国际贡献时十分小心,每一个贡献都不要引起别人的过度、不合适、错误联想和判断,这是因为在欧洲内外,人们仍然认为德国要谋求在欧洲的霸权。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如有英国著名学者Timothy Garton Ash在2013年写下了《新的德国问题》(The New German Question)的影响很大的文章。而德国在乌克兰和希腊问题上进退两难,希腊为了赖掉债务,甚至公开撕破旧日与德国的伤口。

假如,AIIB真的是要按照金融(银行)市场上的投行运行,就是受到现行国际金融规则(全球金融治理、政府间国际合作)调控的对象了,何谈改变国际规则?

我一直认为是,许多美国人对中国“想多了”,即想入非非了,以为大势不好,狼来了,中国要取代美国的“世界领导”(如最近白邦瑞的《百年马拉松》一书),包括此次外媒认为多个西方国家加入AIIB,就是“中国的布雷顿森林时刻”。而中国一些人也信以为真,认可了美国的这种想入非非,觉得中国就是在,就是要挑战美国的霸权以及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秩序。

实际上,中国在孜孜以求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到底什么是与美国的“新型大国关系”?许多人以为是中国要与美国平起平坐,要成为如同美国那样的国际规则的制定者,但是,实际情况是,中国只是想让美国更平等地、更合理地对待中国,这如同日本政府要求美国签订一个个的《日美安保条约再定义》一样的诉求啊,根本谈不上是要挑战美国的地位。

反而,自从2005年美国提出要求中国成为现存的国际体系(即美国秩序)的“负责的利益攸关方“(responsible stakeholder)以后,中国在2015年以实际行动成为了负责的利益攸关方。中国发起一系列的新的国际金融机构就是在践行”负责的利益攸关方”。那些说中国要挑战美国的人,没有搞清情况,就发表议论,且给中国扣上“反美”的大帽子。

欧洲加入是帮了美国

问:欧洲国家为什么加入AIIB?欧洲国家真的冒着与美国关系恶化的风险,不惜得罪奥巴马政府,支持中国发起的AIIB?欧洲的加入,真的对美国不利?美国在AIIB问题上陷入孤立,更加感激日本对美国的忠诚?

答:简单地说,关于欧洲加入AIIB,中国不要想多了,也不要想入非非,上述问题中概括的时下流行的、欢呼欧洲加入AIIB的各种评论,其实十分肤浅。

欧洲加入AIIB,有其老谋深算的考虑。在经济上,AIIB对欧洲也有利,欧洲不放弃AIIB!在政治上,只有加入AIIB,才能够消除欧洲与美国一样的对AIIB可能由中国控制的忧心。选择加入,即合作,而非对抗,是明智的。但是,难道选择对抗就不明智了?非也。美国选择批评AIIB和不加入AIIB,对美国也是明智的。

中国建立和运行多边机构(AIIB是多边金融机构),正中欧洲的下怀,欧洲联盟就是一个多边机构,建立在共同意志和条约基础上,欧洲主张通过多边机构的全球治理。中国发起AIIB,走在多边主义的道路上,不管对多边主义理解的如何与欧洲不同,但欧洲人认为这是同道人。

欧洲担心的不是中国搞多边主义,而是担心搞中国控制的多边主义。为了不让中国控制,欧洲就加入进来。大家不要忘了,欧洲国家都是金融强国,控制着IMF时长70年,伦敦、法兰克福、苏黎世等,甚至只有中国一个小县人口的卢森堡,都是名副其实的全球金融中心。欧洲加入,即使有些人梦想“中国控制”,也做不成了,中国只能让AIIB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多边的、新型的国际金融机构。

AIIB这样的一个发展态势,难道对美国不利?非也,华盛顿其实乐于看见AIIB中有这么多西方国家。相信美国一定会公开的高兴,是欧洲国家的加入,帮助美国解除了关于AIIB可能要挑战美国霸权的担心。毕竟,骨头连着肉,欧洲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国,在政治上和安全上,包括德国,在可见的未来,都依靠美国,也不会脱离美国。德国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也不会由此伤害德国与美国的安全关系。

由于欧洲加入AIIB实质上帮助了美国,预计美国对AIIB的态度也会逐渐发生变化,甚至180度的转变。将来唯一不加入AIIB,陷入真正孤立的可能就是日本。

不能过度政治化

对中国来说,“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欧洲加入,救了中国的急,解决了AIIB的国际正当性问题。自从AIIB提出,中国面对着很大的国际压力和国际担心,这些压力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但欧洲加入以后,AIIB的情况更加复杂(限于篇幅,不展开讨论),不是那些欢呼欧洲加入的人们想的那么简单。

不幸的是,AIIB尚未正式成立和运行,就被过度地政治化、国际政治化了。这可能会加剧“出师未捷”的风险。中国政府目前明智做法是“去政治化”,在外交上不得不再次重申“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对外宣布,AIIB不是许多人“想的那么一回事”。

习近平主席即将访美,中国将在AIIB、一带一路等问题上,进一步向美国增信释疑,加强战略对话。目前的欧洲国家进入AIIB,相信会大大地帮助中国政府“去政治化”,即要让欧洲国家亲自告诉世界:不要误解,中国的贡献应该受到表扬。

AIIB就是一个支持全球经济增长改善亚洲地区,和全球其他地方基础设施的能力的新型国际金融机构,对改进全球经济治理有很大意义,其潜力很大,我们期待AIIB能够成功。

来源时间:2015/3/22   发布时间:2015/3/19

旧文章ID:273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