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如何威慑中国——以岛链防卫为例

作者:安德鲁·F·克雷宾涅维奇  来源:第一智库

  安德鲁·F·克雷宾涅维奇: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主席

  翻译:小米

  编者按:本文是2015年3月9日出版的《中美印象》第55期内容,作者向美国政府提供了如何威慑中国的分析建议。本网转载此文,意在为读者提供相关信息,供大家了解和参考,并不代表本网认可其立场和观点。

  至少在美国军方,转向亚洲战略已经开始实施。按美国海军和空军的计划,到2020年将部署60%的兵力到亚太地区。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也将其不断紧缩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新型远程轰炸机和核潜艇上,以期让其在高危地区发挥重要作用。

  不难看出,这些转变意在牵制日渐强势的中国。这自有其理由:中国越来越多的领土要求实质上威胁到了所谓的“第一岛链”的所有国家,其中包含日本、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华盛顿对所有这些国家(地区)都负有保护义务。但是,要真正遏制中国的侵犯,五角大楼做的还很不够。中国的军事力量日益增长,其目的在遏止华盛顿为盟友和伙伴提供军事支持。尽管空袭和海上封锁等惩罚式的威慑策略能够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国的冒险主义,但华盛顿和其盟友伙伴的目标只能通过“否定”来达成,也就是说,要让北京明白,使用武力达不到其目的。

  总体扩充美国、盟国和伙伴地面军力的潜在力量,华盛顿就能最好地达到其目标。那么,便需在第一岛链建立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防卫体系——“岛链防卫”体系,这样一来,就能让北京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通过侵略或高压来实现其修正主义式的目标。

  修正主义之危

  中国声称要和平崛起,但言行不一:一群修正主义者正试图控制西太平洋。北京即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以及东海和南海约17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拥有主权,而这一地区还有其他六个国家实际控制着其中不同的领土和海域。更过分的是,中国对追求这些目标毫无悔意。举例来说,2010年,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只用一句话对外界的质疑作出解释,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其他国家是小国,这是个事实。”

  细想最近北京在南海的强硬的姿态:2014年3月,中国海监船封锁了菲律宾在南沙群岛的前哨站。两个月后,中国将一座海上钻井平台移至越南的专属经济区,与越南渔船相撞。这一行动回应了之前东海发生的事件。2010年9月,中国渔船冲撞日本海岸警卫队舰船而遭羁押,为了对此进行反击,中国临时切断了对日本稀土的出口,而这种稀土是日本制造手机和电脑必不可少的原料。此外,2013年11月,中国单方面宣布在东海和有争议的尖阁列岛空域建立“空中识别区,”以对自己的航空条例进行管理,并警告说,若有飞行器拒绝遵守航空条例,便可能遭到军事回击。

  有人曾说,随着军事力量的增长,领导人会更有安全感,中国的行为也会缓和下来。但情况看起来正相反。确实,北京的强势行为与其军事力量的急剧扩张非常一致。中国正对一些新的军事能力增加投入,它们对地区稳定构成了直接挑战。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强化其所谓的“反介入和区域封锁”能力,目的在于阻止其他军队占领或通过大范围的领土,明确提出要使西太平洋成为美军无法插手之地。这就要求发展军事手段针对五角大楼的指挥控制系统,而这一系统极其依赖于卫星和互联网,否则就无法协调军事行动和后勤保障。近年来,解放军在这方面已有长足进步,不仅反卫星导弹已进入测试阶段,激光武器也可使美国卫星失效,还有高超的网络攻击手段正针对着美国国防网络。

  除此之外,中国也在加强其针对美国重要军事设施以及限制美国海军在国际水域行动的能力。解放军已经拥有传统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它们可以攻击到美国在本地区的主要设施,比如位于日本冲绳县的嘉手纳空军基地。解放军还在研发隐形战斗机,以期拥有对第一岛链众多目标发动空袭的能力。为了在更远距离上发现和打击海上舰船,解放军部署了众多强效雷达和监控卫星,以及能够执行远程侦察任务的无人机。同时,为了追踪美国航母及其水面护卫舰船,中国海军正在研发装备有先进鱼雷和高速巡航导弹的潜艇,从而能拥有远距离攻击舰艇的能力。

  将北京的行动解释成对美国军备发展的回应,这并不能消除人们的疑虑。在过去十年里,华盛顿将其精力和资源主要用于支持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地面部队。虽然国防开支现在依然占到了国家GDP的4%以上,但美国正计划着在十年内将其降到3%以下。简单来说,美国国防部正在削减其军事力量,而解放军则正在扩张。

  但是,如果历史可资借鉴的话,中国并不会寻求通过公然侵略来达到其扩张目标。与其战略文化一致,中国希望缓慢而坚定地将地区军事平衡转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这使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别无选择,只能屈服于中国的强权。多数情况下,中国的海上邻国认为外交和经济交往不可能改变这一基本事实。包括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几个国家在内,他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军队如何抵抗中国的野心。但是,他们非常明白,一国的单独行动不足以阻止北京完成其设想。只有美国的军事支持才能使他们形成集体阵线威慑中国,迫使其放弃使用武力或强权。

  “否定”之威慑

  如果华盛顿希望打破北京的美梦,就必须让中国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控制第一岛链所辖的海域和空域,因为解放军只有控制了这两方面才能将这些群岛隔离起来。美国也必须整合盟友的战争网络,强化盟军的军事力量——这两方面都有助于抵消解放军的行动,维护地区军事平衡。大体上说,这些目标用地面力量就可达成,而且不仅不会取代现有的海空军力量,还会对其形成有益补充。

  若第一岛链各国军队装备有高度机动性和相对简单的短程拦截导弹(如由长颈鹿雷达支持的改良型海麻雀导弹),当需要防空作战时,他们便有能力阻止中国进入其领空。与此同时,美军与日本这样的盟军联合,就可以操控更先进的远程武器系统,拦截中国巡航导弹并摧毁中国先进战机。越南尽管并非第一岛链国家,但也在加强防空能力,可以有效参与到更大规模的防御行动中来。

  解放军要夺得制海权,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对岛作战能力。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其意识到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国会资深议员早已建议美国陆军考虑重建炮兵部队,以重新拾起二战以后就丢掉的海岸防卫任务。这个主意简单而引人注目。比起把战舰部署到解放军防御范围内,或者把潜艇从更重要的任务中调出来,美国及其盟友还不如依靠地面部队,将其沿第一岛链部署,为其装备可移动火箭发射平台和反舰艇巡航导弹,就可以发挥同样的功能。日本军队恰恰是这样做的,他们在演习期间就将陆基反舰艇巡航导弹单位部署到琉球群岛上。越南也装备了相似的武器系统。其他前沿国家可以萧规曹随,既可独立完成,也可获得美国在资金、训练和技术上的支援。

  美国及盟国地面部队可以协助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水雷作战。传统上,海军舰艇布雷或扫雷,是为了限制或疏通狭窄海域和海峡的航道。尽管扫雷依然是海军固有的功能,地面部队却可以利用水雷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在东海、南海通往大洋的重要海峡布雷的话则更是如此。若可以从地面基地利用短程火箭、直升飞机或驳船部署海上水雷,拥有这一能力的美国和盟国地面部队就可以制造中国海军难以进入的大范围海上禁区。沿第一岛链的要害位置设立雷区,就能极大地削弱中国海军的攻势,阻碍中国骚扰盟国海军。与此同时,沿岸附近的一系列反舰导弹会使解放军舰队的扫雷行动愈加艰难。

  从长远看,解放军潜艇部队越来越强大,地面部队同样可以为对抗行动进行支持。一艘潜艇的安全非常依赖于其隐秘性,一旦被发现,它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否则就不得不承受被摧毁的危险。在第一岛链周围水域部署低频声音传感器,美国和盟国部队就可以增强对解放军潜艇的探测能力。继而驻岸炮兵部队便可发射火箭助飞鱼雷,迫使靠近的潜艇撤退。

  如果中国侵略美国的盟友或伙伴国,即使是少量的美国地面部队也能帮助当地军队进行坚决地反抗。东南亚和中东的现代战争已经向我们表明,在现代化武器和得力顾问的辅助下,一支小规模地面特种部队也可以得到如此辉煌的战果。1972年,多得美国顾问团和空中力量,一支力量悬殊的南越军队竟有能力抵挡北越部队的一次全面进攻。就在不到30年前,2001年,一支美国特种部队小分队在战斗轰炸机的支援下,帮助阿富汗的北方联盟战胜了塔利班。而在2006年,有伊朗顾问协助的黎巴嫩真主党战士,和以色列国防军作战竟能僵持一个月。美国地面部队只要在太平洋地区提供类似的援助,对中国来说,占领和控制新领土就会是一个代价极大的任务。若当地部队同样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情况就更是如此。举例来说,若能装备短程精确制导的迫击炮、火箭炮和肩扛式防空导弹,小规模的游击抵抗部队便可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

  地面部队担负起了更重大的责任,阻止解放军获得其进攻所必需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这就能把美国及其盟友的海空力量解放出来,使它们得以执行例如远程监控和空袭这种地面部队无法完成的任务。若威慑策略失败,这些海空军力量就在第一岛链防卫以及抵消解放军优势方面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举例而言,解放军能在第一岛链的任何一点集中其军力,而且速度远比美国及其盟友要快,因为后者的军队更为广泛分散。而且解放军无需协调参战各国的不同利益。(若中国进攻其中一岛,岛链其他国家很有可能随之保留部队防御本土,造成各自为战的局面。)由于减少了美国海空力量执行海上和空中拒止任务的需要,地面部队就使海空军可以养精蓄锐,在任何时候都能迅速地对有危险的岛链地域进行防卫。

  威慑战略要成功,就必须拥有在遭受进攻后随时随地进行反击的能力,这一点上,地面部队同样有积极作用。当前,美国能够发动精确报复性打击的武器都部署在空军基地和航空母舰上,而它们受到的威胁却越来越大。国防部计划着建造新式潜艇和远程隐形轰炸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些装备的代价极其高昂,尤其是考虑到它们相对偏低的有效载荷之后。相比之下,地面部队或许能够提供更廉价的额外火力。不像海军或空军,地面部队不需要返回遥远的基地重新装弹。比起最大的轰炸机或战舰,他们能储存多得多的弹药,而且能把弹药置于更坚固的堡垒中,保护它们免于袭击。

  此外,在战争中,解放军有着更为非对称的优势:它有庞大的陆基中远程弹道导弹部队。美国作为《中程核武器条约》的签约国,不能部署这类武器。但是,若为地面部队装备符合条约限制的、相对廉价的导弹,并把它们沿第一岛链部署,从而减少长途运送导弹的相关费用,华盛顿及其盟友就能以较小的花费而极大地弥补这一劣势。而且,如果地面部队没能迅速地堵上岛链防卫的破口,附近的导弹就能马上作出反击,集中攻击受威胁的区域。

  或许,第一岛链最大的弱点在于美国的军网——从部队的指挥、追踪和补给到武器制导,战斗中的一切都由这一至关重要的系统掌控。这一网络目前极为依赖卫星和非隐形无人机,而这两者解放军都能予以打击。减少此风险的最佳方式,就是建立一套由地下和沿岛海底光纤构成的通讯网络,使分散的部队能安全地和坚固的地面指挥中心相互接收和传输数据。岛上部署的防空部队和对海攻击力量,包括反舰水雷在内,都能为岛屿之间的通讯线路提供保护。

  无限可能的艺术

  就拿操作概念来说,“岛链防卫”措施遇到了阻碍。其中最突出的是财政问题和地缘政治问题:预期费用与第一岛链沿岸国家合作的意愿。但是不管新政策需要多少财政支出,美国国防圈子都渐渐意识到,目前削减国防部的预算不足以应付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形势。近期,两党联立的美国国防专家小组和国防小组委员会提出,奥巴马政府和国会将国防开支恢复到2012财政年度国防部初始的预算水平。若采纳这项提议,将在未来十年里实质上加强了国防部的能力资源。

  国防部提出,“岛链防卫”还能产生西太平洋以外的未来效益。例如,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所谓“空地一体战”概念,不仅在中欧成功施行,也有助于阻止华约对北约的袭击。同样地,国防部能够运用与“岛链防卫”相关的军事能力以防卫其他重要地区,包括波斯湾及波罗的海海域附近的盟友和伙伴国。

  如果国防部不能保证预算增长,它仍可以做些改变,使国防部整体的措施安排与当前的安全环境更加匹配。只举一个例子,国防部仍可专项拨款,将相当数量的地面部队用于保卫南韩,以抵御来自朝鲜的袭击。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入侵;平壤发射核导弹袭击实则更具威胁性。无论如何,南韩的人口是敌国的两倍,且人均收入是朝鲜的15倍。首尔有能力也应该背负本国国防的大部分重担。

  即使有恰当的对策,处理地区盟友和伙伴国的问题毋庸置疑将证明是具有挑战性的。根据不同国家的国防实力,美国地面部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由于日本具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即使没有美国的强力支持,它仍保有地面防御能力。相反,美国地面部队则要在菲律宾扮演重要角色。而台湾,由于未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行动上则近乎得不到美国的支持。

  这几个国家(地区)已经表明,他们对“岛链防守”所需求的稳健的防御能力十分重视,尤其是日本和越南。第一岛链之外的其他国家,像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也表示愿意提供基本的、后勤方面的支持。但是正如当年北约耗费远远超过十年的时间才建立起针对华沙的常规威慑,那么美国和盟友国也不能在一夜之间建立起“群岛防御”。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这一政策的支持承诺将会有利于容许华盛顿和它的伙伴分担防守任务的成本。同时,考虑到该地区不间断的军事竞争,美国及第一岛链周边的盟友国家必须做出持久的努力来维护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当然,比起北约应对莫斯科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核能力引起的战争威胁,用“岛链防卫”来遏制中国扩张并不是一剂更好的灵丹妙药。但是,为求抗衡中国修正主义野心,这样的措施安排是必要而持久的首要步骤。

  注:

  英文原文刊载于Foreign Affairs,标题为How to Deter China: The Case for Archipelagic Defense,

  原文网址: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143031/andrew-f-krepinevich-jr/how-to-deter-china

来源时间:2015/3/13   发布时间:2015/3/12

旧文章ID:255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