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莫曼:中国对外国技术的疑心病

作者:吉莫曼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北京——自从30多年前中国向西方开放以来,外国人、外国公司和外国技术常常受到一些政府派系的猜疑。为了战胜这些根深蒂固的文化恐惧,中国的改革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官方的这种过度猜疑正是1985年的中国电影《黑炮事件》所反映的主题。影片的主角赵书信是一家国有矿业公司的工程师,会说德语,工作能力出色,他所在的这家公司希望得到西德的技术。赵书信十分喜欢中国象棋,有一天,他发现少了一颗棋子——黑炮——于是就给之前待过的旅馆发了一封电报,要求帮忙寻找,电报的内容是:“丢失黑炮301找赵”。

  这封措词模糊的电报引起了安全机关的注意,警方把赵书信抓了起来,认为他替外国人从事间谍工作,参与非法武器交易。这枚棋子最终被找到,赵书信也洗脱了罪名,但工厂的党委书记还是批评他发了这封电报。

  《黑炮事件》反映出,无关紧要的沟通也可能被解读成带有恶意的内容,并被视作国家安全威胁。这部电影也以不那么含蓄的口吻,批评了当局的过度监管和无端猜疑。1985年,政府中的改革派允许这种政治讽刺电影在有限的范围内放映,从而向全国发出这样的信息:为了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和新技术的引进,人们应该更加信任外国人。

  然而时间到了2015年,一系列政策措施却呈现出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因为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这些措施可能会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流动。

  这类限制性政策可能会导致中国和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实际上,过于宽泛的反恐和国家安全政策带来的不利后果之一,就是在技术上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离开,这种情况导致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限制了中国接触尖端技术和创新的途径。

  比如,目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在审议反恐法草案。该草案的相关条款要求,中国市场上的所有信息通信技术供应商,应在中国境内提供数据存储,并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变更和调整,以协助当局的“反恐”工作。根据这项法律,电信和互联网运营商将被要求在各自的系统中设置监听支持和解密功能,才能在中国市场上使用或销售。

  中国还在去年12月通过了新的银行业指导意见,提出了用于金融行业的技术产品应被认为“安全可控”的安全标准。为了取得认证,国内外生产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的源代码,都必须在政府注册。提交源代码和其他信息,给信息技术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知识产权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各银行发出了通知,要求在3月15日之前提交合规计划。

  同样,最近几个月,随着政府试图控制信息传播,封锁外国网站的行动力度加大,网速明显变慢,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服务受到了屏蔽。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China)前不久开展的一项商务环境调查发现,83%的成员企业受到了中国政府审查互联网的不利影响。

  反恐法草案和银行业新规,至少会给信息技术供应商及其消费者,带来更多侵扰性的监管挑战。过度控制电子邮件和网络流量的不幸后果就是,商业活动放缓。

  中国政府不应该颁布限制性的安全政策,而是应该采取更理性的方式应对安全问题,并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与全球的融合,给予同等的关注。随着北京竭力维持经济增长水平、实现经济再平衡,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黑炮事件》上映30年后,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信任仍然受到猜忌、外国技术仍然受到怀疑,对安全利益的偏执还是占了上风。

  吉莫曼(James Zimmerman)是北京的一名律师,也是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主席。

来源时间:2015/3/12   发布时间:2015/3/12

旧文章ID:2542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