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二:《穹顶之下》是纪录片而非科学论文

作者:弘二  来源:共识网

    原题:《穹顶之下》可以更好,但不必苛求

  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指陈中国当下触目惊心的雾霾、探讨其危害、造成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出路(思路),近日在公共网络媒体一经播出,两天时间点击率过亿。这是新闻传播史上的奇迹,将载入传播史册。这且不表。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在无数欢呼惊叹点赞的声音里,也有极少数的异样声音:除了极少数别有情怀的人挖隐私、搞人身攻击、散播阴谋论、胡言乱喷就不值得说它;另有一部分是指出其叙述角度、太扇情甚至矫情做作,这无非是品味上的不认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任何作品都可以更完美,借此提醒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品味)、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也很有积极意义;还有一部分是从传播手段技术上直陈弊端,当然也有价值,这是传播专业从业人员的探讨范畴,没有什么不可;值得大众认真思考的是极少数从理性角度分析指出其证据、推理、逻辑、结论不严密的这部分人的文章。其中我认为《老沈一说》的评价分析持论公允,虽然其中也有逻辑推理不够严密的瑕疵;其次四月网的知乎的文章“《穹顶之下》数据造假汇总”等,则从专业角度分析其中数据的错谬,也是开卷有益,让人开眼界,得到相关知识的普及。最后这类批评无论褒贬,我认为只要有理有据对事不对人,讨论总是好的,真理越辩越明,也能让普通百姓或非此专业的知识界大大受益。

  毫无疑问,《穹顶之下》是一部记者或媒体人视角下的纪录片,它绝不是一篇严谨的科学论文。讨论问题如果是就事实、证据、原因、推理、逻辑、结论这个角度是不是更有的放矢?更聚焦?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做的是媒体人的本分术业,评价她此作片的价值也就只能局限在此范畴内,毕竟柴静的新闻纪录片和专业人士或专家学者的文章不是一回事。术有专攻,各有各的疆场。对前者当然不可能要求像后者的立论、举证、推理、结论那么概念清晰逻辑严密(况且每一位学着也依然可能有着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柴静履行的是一个新闻记者或媒体从业者的使命——揭露问题、追寻真相、引发各方关注,这她已经做的很好了、很出色了!况且她还为上亿未曾真正了解雾霾的人提醒问题存在及其严重性,就已经善莫大焉,几天时间过亿的点击率已经证明她的成功,而由此牵动的诸多专业人士的争论辩难更是让国人大大受益——直是一场全民雾霾知识的大普及。难道这作为一介媒体人的作用这还不够大吗?我认为不能按相关专家的水平来要求她(哪怕柴静是一个所谓的知名公众人物),想必柴静亦无僭越这一角色的企图。所有的众声喧哗,必须回归聚焦到这一点上才是有的放矢。乱喷是毫无意义的失焦,纯情绪发泄不过是思维幼稚的自白,只有理性的探讨分析才能让大众受更多利益。不是吗?无论作为旁观者或介入讨论者只要是个求知求识者,这场探讨也是个很好的提醒:“文章者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陈论虽高,但对于自身今后在秉笔挥洒时,立论、证据、推理、结论时刻提醒自己秉持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经得起推敲,不敢自以为是欺世盗名, 这应该是很有助益的。在这个意义上,《穹顶之下》当然有进一步改善提高的空间。但问题是:这世界完美的事物、完美的人有多少?借用苦雨斋致鲁迅绝交信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可怜的人类”。

来源时间:2015/3/12   发布时间:2015/3/4

旧文章ID:2538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