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奥巴马心灵密码

作者:尹继武  来源:新民周刊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第一当家,美国总统的宝座无疑让世人甚为仰望。四年一换,热闹非凡,但身为中国人,我们对美国总统的了解,却并不太多。而且,另一种文化,另一种政治,也让国人对美国总统的知解总有些不足。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更是一位政坛新手。人们对每一位新的总统都会提出很多问题,虽然奥巴马已不算新秀,但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密码,无疑甚为必要,也十分有益。

  政治心理学一直以总统、领导人的心理“解密”为己任,诸多心理学流派已粉墨登场,一展身手。精神分析就是最早以及最有影响的理论工具,在此手法下,美国的诸多有名总统,如威尔逊、艾森豪威尔、约翰逊、克林顿等,都成为被审视的对象。美国著名政治心理学家任尚,就是总统精神分析的大家,在他笔下,均能发现克林顿、小布什政治个性的家庭印迹。近期,他所著的《救赎政治:奥巴马的总统历程》,为我们呈现了奥巴马成就伟业的心理源泉。

  奥巴马是一位政治新手,直到2004年,他才在芝加哥崭露头角。到2008年竞选总统之时,仍不是一位风云全球的政治领导人。人们只记得他的肤色,他的口才,以及他轻快的走步声。这样一位年轻的有色总统,在美国政坛横空出世,迅速击败对手,一夺总统宝座,在世界刮起了一阵“奥黑”旋风。尤其是在美丽时尚的夫人的映衬下,奥巴马的政治光彩夺目。就职6年来,人们对这位年轻的总统却逐渐审美疲劳。尽管奥巴马励精图治,在医疗改革、阿富汗撤军等内政外交上频频出招,但还是难挡支持率日益下滑之窘境。

  实际上,奥巴马并非出身于传统大户家庭,如肯尼迪、布什家族等。他在年少时代,也是经历坎坷,甚至可以说是家庭不幸,跟随着母亲,在印尼居住数年。而父亲老奥巴马又是来自非洲肯尼亚,来到美国哈佛就读,试图回归肯尼亚大展宏图,却无望而终。母亲进行人类学研究,浸淫于自己的学术调研,却经常将奥巴马忘却一旁,在把奥巴马送往夏威夷上中学后,也很少去看望他。就这样,奥巴马似乎是一位在父母偶尔看护下长大的孩子。如此缺席的父母,这种情感上的缺憾带来的自尊感较低,让年少的奥巴马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我不是一个好孩子,父母都不要我了。正是抓住奥巴马的这种内心动力,任尚指出,奥巴马立志要做出一番伟业,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以此弥补儿童时代的心理创伤。

  理解奥巴马政治雄心的核心关键词就是救赎。这种救赎首先是自身,就如上文所言,在于证明自己不应该被抛弃。其次,也来自对于父亲未竟事业的救赎。老奥巴马事实上也有一番雄心壮志,他早年离家,去美国谋发展就留下来了,在世界名校哈佛接受教育,试图回到肯尼亚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这种愿望是一种抱负,而不是权力的渴求。但由于与当时的肯尼亚当局不和,未得到重用,壮志未酬,抑郁而终。奥巴马要做世界上最伟大的总统,与林肯等先驱相媲美,正是为了子承父业,对自己父亲未竟之心事的救赎。

  救赎的心理动力,深刻影响着奥巴马的各项政治决策。这一心理动力,也彰显了奥巴马身上的道德色彩以及宗教情结。但事实上这一心理动力更多来源于他自身的家庭,这是一个对他自己家人和国家的救赎。当然,即使在救赎的动力下,奥巴马的局限也是明显的。

来源时间:2015/1/18   发布时间:2015/1/14

旧文章ID:1437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