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热津斯基:太平洋宪章——大棋局的嬗变

作者:布热津斯基  来源:观察者网

  【10日上午,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将中国称作“维护国际秩序的伙伴”,呼吁中国不要“破坏”国际秩序。美国著名战略学者、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力为奥巴马的主张背书,认为中美应进一步正式签署“太平洋宪章”。他认为中美两国虽在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但双方都已认识到彼此唇齿相依,为全球稳定而加强合作是共同事业。此外,在布热津斯基看来,类似中东这样的地区,美国自身深陷泥潭,由于殖民历史英法又难有作为,而没有政治包袱的中国的各类利益已经覆盖中东,维护这一地区的稳定局势与中国息息相关。美国互联网大报《赫芬顿邮报》旗下的《世界邮报》采访了布热津斯基,观察者网特此全文翻译,以飨读者。】

"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仪式,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仪式,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世界邮报》:不久前,你提出美国应面向中国“全新开放”,并提出中美应签署“太平洋宪章”。你是基于怎样的战略推理得出这个结论的?

  布热津斯基:全球秩序混乱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决定了美国越来越难以单凭自己去应付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混乱局面。

  今天,我们看到俄罗斯在欧洲独断专行——它吞并克里米亚,并试图动摇乌克兰的稳定,重新开启了通过武力实现领土变更的封印——这是希特勒死后欧洲首次面对这样的问题。另外,激进主义在中东地区爆炸式扩张,它已经传播到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并可能进一步向东北方向的中国传播。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在经济上已与美国平起平坐,它还是一个军事强国。和美国一样,国际秩序的稳定也与中国利害攸关。如果无法保证稳定,中国经济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便会遭遇风险。

  因此,防止世界形势朝暴力和混乱进一步堕落,是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

  《世界邮报》:你的意思是否是中美应该结盟?

  布热津斯基:我说的既不是结盟,也不是搞一些戏剧性的联合行动。我的意思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应当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理对两国利益构成威胁的事务。中美合作将向世界证明,大国不光为自身谋取利益,也会为了全球稳定而合作。

"布热津斯基"

  布热津斯基

  今天,我们需要中美关系更进一步,这种关系不应局限于维护双方具体的国家利益,而应专注于维护世界稳定,防止当前的各种矛盾进一步失控,最后发展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中美应保障全球局势不至于滑向混乱,消除世界公众的疑惧。

  1941年,美英两国首脑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在那个历史时刻,正是它产生了这样的影响。

  《世界邮报》:但是,民主和人权是英国和美国共有的价值观。中国和美国政治制度差异如此巨大,真能建立起这种伙伴关系吗?

  布热津斯基:“宪章”这个概念,表示这是一件严肃的事业,而不是一串口号。是的,中美两国的确差异巨大,但更重要的是,双方都已认识到彼此唇齿相依。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促使两国加强合作。

  比如,在我看来,中国可以在维护中东地区稳定上发挥独特的作用。由于该地的殖民历史,法国和英国难有作为。美国在伊拉克先发制人地发动攻击,造成当地势力四分五裂,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力量。中国的经济、能源利益已经覆盖中东地区,而又没有什么政治包袱。这样看来,维护和巩固当地的稳定局势似乎与中国的利益息息相关。

  《世界邮报》:从历史上看,中国一直是中央王国,以朝贡体系维持对周边地区的支配。从未曾扮演过全球性角色的中国,能否接受挑战与美国一起扮演这样的角色?

  布热津斯基:中国自身的利益已遍布全球各地,这使得它必须接受这一挑战。美国和中国对彼此来说如此重要:合作更紧密,两国都会受益;任由全球秩序崩坏,两国都将受损。

  中国已认识到,现今的世界已不再有唯一的霸主来承担维护稳定的责任。现在,我们需要对稳定做出共同的承诺。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共同为包括欧洲、日本、印度、东盟和拉丁美洲在内的全世界建立秩序的基础,才是合乎情理的。

  所有国家都能在全球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这个趋势已渐趋明朗,就连日本和中国也明白了,相互维护稳定、避免腐蚀性冲突符合两国更宏大的利益。

  如果俄罗斯也能成为合作伙伴,一起塑造稳定的世界秩序,那自然最好。但现在看来,他们似已决心走狂热的民族主义道路。

  《世界邮报》:落实上述建议的期限是多久?

  布热津斯基:时不我待。过去我们总是空泛地说中美应在遥远的未来达成合作,现在是时候抛弃这种陈词滥调了。如果世界两大国无法加速推进事物发展,我们都会倒霉。

  (观察者网杨晗轶译自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11月10日文章“Brzezinski: Why We Need a U.S.-China ‘Pacific Charter’ for Global Stability”)
0

来源时间:2014/11/15   发布时间:2014/11/13

旧文章ID:646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