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专访上海社科院院长黄仁伟
作者: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6月26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赢共荣的新机遇”为主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开幕。国新网对本次研讨会进行全方位报道。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采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
2000年前,由于贸易需要自然形成的丝绸之路在16世纪初,随着新航路发现与世界经济中心西移,逐渐衰落,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欧亚大陆腹地从市场的边缘地区变为核心地区,从而使中亚国家真正成为东半球的交易中心。
国新网:今天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赢共融的新机遇的一个国际研讨会。感谢您来参加,请问您怎样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的必然产物呢。
黄仁伟:在新航路以前世界经济中心都在东亚。新航路发现以后,欧洲的资本主义兴起,经济中心开始西移,从亚洲逐步移到欧洲。大概在1820年,世界经济中心移到欧洲。所以差不多有300年的时间,这条丝绸之路就变成一条沙漠的路了,就没人再走了。到了21世纪初的时候,重新开始提出新丝绸之路,这个时候世界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中心将从西面向东转移。预测现在已经移到了欧亚大陆的乌拉尔山以东,大概在2025年,基本上移到中亚靠近新疆边境的地方。新丝绸之路的发展,就成了一个有现实可能性的前景。这就是全球化,就是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全球航路的改变,全球技术的转移,全球市场的变化,重新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把东西欧亚大陆联起来,这就是新丝绸之路。所以新丝绸之路和老丝绸之路根本不同。过去老丝绸之路是自然经济,没有全球经济,东方文化向西方输送一条通道,要走好几年,才走到西面。后来马可波罗来,也走了好多年。中国张骞其实走了一小半,大部分还没走完,波斯也没走到,后来通过波斯人到了希腊,再通过希腊到了西欧。现在我们的新丝绸之路,如果高铁修起来的话,按300公里一小时,40个小时从连云港到鹿特丹,如果按照将来磁悬浮的话,600公里一小时。24小时就从东亚的东头到西头。所以,四小时走遍欧亚大陆,这个前景在2050年左右完全可以做到。
国新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着许多历史和异域的联想,然而通过现在全球化进程审视丝绸之路的话。您认为我们举办的研讨会,具有哪些重大的意义。
黄仁伟:这是一个世界经济的大趋势,中国有能力为这个趋势提供一条通道。这是最重要的,而且这条通道不是哪一个国家独有垄断的,它是开放的。凡是沿线国家都可以参与,而且都会获利,是共赢的。然后我们有很多具体的项目,要一件件做。你可以做铁路项目、公路项目、油漆管线项目、输变电项目、生态河流项目等等。这些具体项目,就带动了一个个地方的发展。
所以当新丝绸之路这个宏伟蓝图提出以后。很多国家很快从疑惑怀疑转向要参与,要成为它的一部分。我们在这样的形势下,就要更好的让各国也让中国人共同来谈这个远景、谈近景。一面谈具体怎么做,一面也就解决了一些疑惑问题,所以它是解决想法,也解决做法。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在这个会上都可以交流。这是一个开头,这个会,我相信有第二次第三次,而且不仅在新疆,还可以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比如西安、成都,它们都愿意做这个事。你再往外到哈萨克,你从俄罗斯到白俄罗斯,还是到欧洲、欧盟都可以做,都来参加举办这样的会,就会让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想法越来越找到共识,越来越可以找到合作的结合部、利益共同点。所以整个一条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就非常具体了,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了,用新丝绸之路这个载体、平台,把它连接起来。
国新网: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线的经济合作中对于加强人文合作与文化交流将起到哪些促进作用呢?
黄仁伟: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有中阿论坛,欧盟和中国有中欧论坛,俄罗斯和中国有人文交流这些活动。如果用新丝绸之路连起来,那么它就不是一个双边的了,就是多边参与。
现在国际关注的宗教分裂、领土纷争、恐怖主义、毒品走私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落后与文化意识形态隔阂所造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也是文化交流带,将带动超大规模人口流动、文化流动和社会流动,从而为东西方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为世界和平提供空间保障。
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后,这些由于封闭带来的仇视、敌对,就没有存在的条件了。空气是流通的,要素是流通的,同时人员流动以后,它就会带来很多相互的理解,相互的认识。以前的流动都是在海上,后来是在空中。新丝绸之路,它是在路上,所以在这个丝绸之路沿线,就会产生许多新的城镇,新的经济枢纽。这些新的枢纽新的城镇就不是原来当地的一点居民,会有很多外来的人口的这个集中。所以新丝绸之路一旦起来以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就会从现在的一种简单虚拟的网络文化,变成实体的在人们生活中具体发生的文化。
来源时间:2014/10/19 发布时间:2013/6/28
旧文章ID: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