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汤名晖

作者为《中美印象》特约撰稿人,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候选人,台湾丝路文化协会副秘书长。

分析

汤名晖:17世纪“大同盟”战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对中国而言,以重塑世界秩序为目标建立协调机制并非不可为,中国的国力在欧亚大陆上至少前三,若能将给予俄国的资源部份转向重塑秩序所需,最终的利益和格局也比现况更为宏大。中国有着「一带一路」的物质基础,可作为「把饼做大」的共同地缘利益,需要的是展现格局与西方沟通和建构相近的价值,「义利合一」,才能从「王霸之辩」解构当代的西方大同盟。查看全文

分析

汤名晖:「大国协调」正在拆解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美俄双边会谈可能表明,乌克兰将沦为一个「被协调」的对象:虽可暂时停止冲突,却难掌握自身未来命运,其他在地缘政治边缘的国家也正在关注其后果。欧盟在此局面下也许只能被迫「追认」美国的决定,进一步显示出欧陆战略自主性的软弱。若此结局成真,就不仅仅是俄乌冲突的终止,更象征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在21世纪面临重大改变。查看全文

分析

汤名晖:美国“内地中海”主张再现?从麦金利到特朗普的“门罗主义”新诠释

对加拿大、格陵兰与巴拿马而言,它们在美国「后院」或「边缘地带」的角色不断被再定义,却也日益发挥主体性,尝试在面对美国的安全诉求之外,平衡自身在西方民主国家社群的角色。因此,基于「门罗主义」的发展脉络,是否会迎来另一个特朗普的再诠释,恐怕不仅取决于美国的意志,也端视区域国家如何选择自身发展方向,以及相异的国际社群如何面对单边权力建构的话语,避免从新走回十九世纪末的帝国对抗的历史老路。查看全文

分析

汤名晖:说说卡特总统的地缘政治遗产

若没有透过中美建交推开这扇门,西方价值更难以滴水穿石的方式进入中国,1980年后的中国或许会更像是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放大版朝鲜,必然对于东亚地缘政治带来更难估算的变数,欧亚大陆也会因为中苏合作盘据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西欧国家只能退缩在一隅。美国和北约与对峙于铁幕另一侧的世界情势,将使得人类垄罩在长期的核武阴影。查看全文

分析

汤名晖:叙利亚变局–特朗普或将忽视的拜登地缘政治遗产

作为地缘政治破碎地带的中东地区,长期受到域外霸权与在地文化冲突的双重影响而未见宁日。由于特朗普不再有兴趣,以及土耳其扩大对叙利亚的控制,消耗甚巨的俄国也不再有余力介入,或许这是当地主体性复兴的征兆。这种带有「全球南方」特色的治理性,未必不是南方国家寻求消解大国之间权力矛盾的一种新模式。查看全文

分析

汤名晖:特朗普的中国政策:强硬不失弹性,友台未必保台

反过来看,两岸局势缓解或许是特朗普不乐见的画面,台湾将减少军购,中国也不一定要对美增加采购,反而能持续推动稀土矿产禁令和逞罚性关税等反制措施,台湾也可能被列入制裁之列。面对现行的国际情势和美中台关系,特朗普若能以抖音与半导体等中国议题工具妥善操作,并且适时拿捏对台军售,美国仍将是三方的支点,持续稳赚不赔的庄家生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