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徐安琪:中美在气候变化方面可以互相学习什么?
2024 年 4 月 9 日,卡特中心联手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 (NCUSCR)、埃默里大学亚洲全球项目(Asia Global Collective )、中国研究中心,在埃默里大学举办了中国市政厅活动(China Town Hall)。此次活动包括两个部分:NCUSCR 与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 (Kurt Campbell) 的对话直播,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徐安琪( Angel Hsu) 博士的主题演讲。
活动上,埃默里大学环境科学系 Winship 杰出研究教授 Eri Saikawa 博士介绍了徐博士的研究。徐安琪就中美两国在气候问题上所开展工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表了主题演讲,指出了合作的途径以及潜在的挫折。在简短的问答环节后,与会者观看了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 (Kurt Campbell) 和 NCUSCR 主席欧伦斯 (Stephen Orlins) 之间的对话。点击这里查看活动录像。
徐博士之后接受了《中美印象》的电子邮件采访,采访内容涵盖了她演讲中讨论的一些话题。徐博士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公共政策和环境、生态与能源项目 E3P 的副教授。她还是数据驱动环境实验室的创始人兼主任。该跨学科研究小组,致力于创新并应用定量方法来解决紧迫的环境问题。以下是采访记录。
目前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进展如何?未来有哪些合作途径?
徐安琪:中美之间(这方面)的合作正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在国家层面,习近平和拜登于 2023 年 11 月旧金山峰会期间达成了推进气候行动的共识,包括成立一个工作组来加快具体工作。两位领导人还讨论了在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地方合作和森林砍伐等方面的合作。令人鼓舞的是,旧金山共识还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框架来激励多个层面的行动,不仅是在高层,而且也让私人和民间社会参与进来。这是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确保本十年能够采取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紧急行动。
在解决气候相关的问题方面,美国可以向中国学习什么,反过来中国可以向美国学习什么?
徐安琪:美国可以向中国学习的是绿色产业政策。中国在发展清洁能源技术领域(从太阳能光伏、风能、电动汽车等)方面拥有2-3年的优势。现在美国正在努力追赶,我们看到美国在国家层面的气候变化工作有一些进展。这些努力的核心表现是《减少通货膨胀法案》和《基础设施法案》中有关气候变化的相关条款,但两个法案中只提到了两次“气候变化”一词,侧重于以绿色制造业就业为中心,以激励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行动。
在中国可以向美国学习的方面,美国正确地实施了能源的转型,即从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转向天然气,并最终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过程(这方面中国可以学习)。目前,中国超过 60% 的电力仍来源于煤炭发电,因此需要大规模的煤炭转型,才能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这是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中国也许可以学习美国这方面的经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经验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美国也没有很好的解决从事煤炭等行业的工人再就业的问题。
美国人普遍认为,如果美国是唯一采取行动的国家,那么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将是徒劳的,因为中国和印度等国家也对全球排放量承担很大责任。您如何看待这种想法?
徐安琪:(如果是这样的话)结果就是举步不前,气候挑战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会变得更加困难——我们等待的时间越长,拖延应对这个挑战的时间就越长。这就是气候变化成为一个“超级棘手的问题”的原因,我们拖延的时间越长,解决这个挑战的成本就越高,难度也越大。我认为,承认气候变化会影响每个国家是克服这种心态的一种方法——而且由于每个国家都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不能再将其视为一个只影响“对方”的问题。
您认为中美关系目前的竞争性特点可以作为一个积极因素来推动气候变化的倡议吗?
徐安琪:这已经出现了,让《通货膨胀减少法案》获得支持的部分动机就是为了遏制和对抗中国。美国让绿色制造业回流本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对抗中国是主流想法——不管有没有效果,但这一直是美国气候行动的巨大动力。
COP29将于今年11月11日至11月22日举行,会有什么看点吗?
徐安琪:今年的会议不可能是一次分水岭式的 COP会议,因为它是由一个石油国家主办的。外界普遍认为今年的会议更多的是对去年COP会议在执行和实施方面的会议。人们已经期待巴西主办 COP30 ,届时,会议将收到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该文件的提交时间是2025 年 2 月到期。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在迪拜会议期间,没有把涉及非国家实体的“认可和问责框架”(Recognition and Accountability Framework)加入到大会的“全球盘点”(Global Stocktake)中表示失望。希望我们能在这方面取得一些进展,因为非国家和地方行为体对于气候倡议的落实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保证他们在气候变化方面实施相关的工作并有可信度。
作者
-
米兰达 (Miranda Wilson)是卡特中心China Focus项目实习生,埃默里大学大三学生, 主修国际关系,辅修中文。
-
张涓是卡特中心《中美印象》(US-China Perception Monitor)中文网站的执行主编和英文网站的Senior Writer。
1 Comment
[…] 专访徐安琪:中美在气候变化方面可以互相学习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