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习会后 分析:美中两国可能进入冷和平阶段

作者:黄丽玲  来源:美国之音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hony Bliken)的访华行程6月19日划下句点,他于离华前高规格地拜会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人行礼如仪,为美中重启沟通奠下了基础,包括两国元首可望藉年底的APEC峰会恢复对话。不过,观察人士分析,美中两国敌意仍深且歧见难解,尤其在台湾议题上毫无交集,虽然重启沟通是好事,但沟而不通,未来恐仍冲突不断,进入一种“冷和平”的阶段。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为期两日的访华行程中,压轴重头戏是于6月19日下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短暂会晤。

根据官媒央视发布的新闻稿,习近平与布林肯会谈(布习会)時强调,“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习近平还呼吁两国共同落实去年与拜登总统在印尼巴厘岛会晤所达成的共识。他表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

布林肯则回应,“美中两国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好双边关系……期待同中方开展高层交往,保持畅通沟通,负责任地管控分歧,寻求对话交流合作。”

布习会后,美中关系融冰?

布林肯是时隔近5年首次访华的美国国务卿,也是拜登政府首位访华和层级最高的内阁官员,他原定于今年2月访华,但受到中国“间谍气球”飞入美国高空的影响而延迟至今。此次他顺利完成访华行程,是否代表美中紧张关系已经融冰且谷底反弹?

三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学者都不表乐观。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名誉教授丁树范认为,美国不太可能示软,为改善关系而放宽对中国的多项制裁,因此,未来的两国的关系仍是“该竞争就竞争、该对抗就对抗,但该合作处,也会寻求合作”,所以,用融冰来形容布习会后的美中关系仍言之过早,要看两国未来能否一一解决相互的矛盾。不过,他说习近平这次愿意见布林肯,除释出善意外,也展现出微调强硬姿态的务实面,两国或可形容为进入一种“冷和平”的阶段。

丁树范告诉美国之音:“美中这种战略竞争关系,从川普时期所开始的这种关系已经是回不到过去,所以某种程度它的确是一种冷和平,双方面都尽量避免冲突、战争,可是双方必须要努力地去透过增强自己的国力、透过增强自己的外交关系等,来压倒对方。”

丁教授说,虽然中国的姿态看起来仍很强硬,但近期多位中共高层透过接见美国商界人士,包括微软的比尔·盖兹(Bill Gates)或电动车龙头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又或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在出席近期的两岸论坛时的对台谈话,在他看来,都出现政策微调的迹象,虽然部分分析人士将中共对商界的拉拢视为是“以商逼政”的伎俩。

布习会象徵意义大于实质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Oh Ei Sun)则说,布习会的象徵意义大于实质,未来两国重启沟通,官员互访,包括中国外长秦刚回访美国,美国财长、商务部长接续访华,都是可期的,但两国能否做出缓解紧张关系的实质举措,还有待观察。

胡逸山说,布习会后,美中两国紧张关系的冰山一角或有些微融化,但海面下的冰山恐仍深不可探。他说,拜登政府面对来自两党鹰派的压力,不太可能对中国让步,而中共为维持统治权威,也不可能对美国示软,因此,两大强国未来只能透过对话,管控冲突,不让双方的对峙升级。

胡逸山告诉美国之音:“中国基于各种的原因,包括它要维持统治的权威,那么它对外的姿态也必须是持续地强硬,起码它要让它的国民看到,它对外的姿势是非常地强硬,所以让步的可能性,我看也是不大的。这两个大国之间对抗的姿态应该是我们要慢慢接受的一个现实。(美中)只能够尽量地使得冲突不太会扩大化,以及这个冲突不会升级为,比如说,使用核武器等等。”

沈丁立:美中关系趋势向好

位于上海的国际关系学者沈丁立虽然也对美中关系持悲观以对,但他说,布习会让两国严峻的关系出现“好的的趋向”。他告诉美国之音,去年底的中美元首巴厘岛峰会是两国关系的第一次融冰,今天的布习会则是第二次融冰。虽说如此,但他形容,美中关系“还是很冷”,去年底拜习会后的温度只达30度,但今年2月的间谍气球争议又让两国关系降到20度,而今日的布习会则让两国关系回温至25度,他希望,年底在旧金山的元首峰會若成行,两国关系或可进一步升温。

沈丁立说,布林肯此次访华,已经“是按照双方最好的方案进行了,虽然从内容上来讲,象征性比较大。不过,中方列出了未来关系发展的稳定性、可预见性和建设性”,也新增了工作组,就是希望美中关系稳定地改善,不再继续恶化,这也符合美国追求“护栏”的期待。他说,即便在最棘手的台湾问题上,只要美国明确不支持台独,美中两国都有回旋和合作的空间,因为他说,中国也不急著马上统一或武统台湾。

中国网民多负面看待布林肯访华

不过,对于布林肯此次的访华行,中国民间展现的敌意似乎颇深,网民透过微博留下的负面评论和挖苦讽刺居多数。

一位名为瑟兰佩佩的中国网民竟留言形容布林肯是乞丐,她写道:“要饭的来了,听听他打算怎么要饭?”

数位中国网民则是显露好战心态,有網民留言称:“最好谈崩了,是时候开战了,等不及了。”

也有人涌入美国大使馆的微博官方帐号留言称:“你们的军机军舰不跑到我家门口磨刀霍霍,就不会误判!要打尽管放马过来,又不是未打过!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但少数中国网民仍期待美中两国可以重启友好关系。一名位于江苏的中国网民留言称:“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另一名位于北京的中國网民则附和布林肯的话称:“应在所有问题上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以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沟通总比不沟通好。”

美中交恶,错在美国?

虽然布林肯此次顺利访华,但中国官民几乎口径一致,把美中关系交恶的责任单方面归咎在美方身上,并不断地给美国划红线。

据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6月19日上午在会晤布林肯时说:“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

王毅要求美方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对华非法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发展打压,不得肆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他还说,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美方必须真正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的一个中国原则,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明确反对台独。”

除了划红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和中国网民还严词抵抗任何要中国改变其立场的呼吁或论述。

知名的华裔中国问题专家、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教授裴敏欣早于6月16日就于彭博社发表题为《中国最好听听布林肯的表述》的评论。裴敏欣认为,北京必然会抵制布林肯访华时的任何表述,但中国“正在犯错”。他说,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都不如美国,根本不具有“紧张关系升级的主导权(escalation dominance)”,因此,只要美国以军事或非军事方式拉高冲突,解放军只会面子大失,因为根本没有相对应的反击力。

他还说,中国一昧对美采取边缘策略(brinksmanship),也就是“升级冲突态势直到准战争边缘,以说服对手屈从的一种战略”,将付出高昂代价,因为美国还可以对华祭出的制裁还很多,包括金融制裁,中国若不回到自制、“谨慎和务实”的基调,未来吃亏的恐是自己。

对于裴敏欣的论述,华春莹6月17日带头在社交媒体反驳为傲慢。她称:“这篇文章就是胁迫…… 如果中国和美国之间发生意外的军事冲突,它不会是由中国采取挑衅行动。”

华春莹还严词警告:“任何人想在毫发无损下伤害中国,这是痴心妄想,中国……会毫不犹豫地捍卫自身合法正当权利。”

华春莹的说法获得中国网民一面倒地支持。

对此,上海学者沈丁立认为,这是两国互不信任下所展现的敌意。他说,他不认为裴敏欣的论调傲慢,也不认为布林肯是来教训中国人,他因此呼吁中国人理性思考,因为,他认为布林肯访华有“听取中国意见和传达美国观点”的双重目的。

来源时间:2023/6/20   发布时间:2023/6/20

旧文章ID:29964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