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压力、决策者认知与澳大利亚作为中美第三方的战略选择

作者:刁大明 刘颖哲  来源: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刁大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刘颖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的中等强国,也是当前美国“印太”战略的节点国家,其近年来在中美互动中的战略选择表现出从“平衡”到“失衡”的急剧转变。基于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张力,澳大利亚对外战略的独特逻辑可被概括为“体系压力—决策者认知—战略选择”框架,即地区局势和联盟分歧是其面临的结构性压力,两个变量的组合决定了国内决策者对威胁程度和排序的认知以及对本国国际角色的不同定位,进而导致差异化的战略选择。二战后,澳大利亚作为中美第三方的战略选择经历了四个阶段:“同盟优先”阶段,地区局势紧张,联盟分歧小,决策者因外部威胁感知显著而推进“依附性制衡”;“面向亚洲”阶段,地区局势缓和,联盟分歧由大变小,决策者因联盟风险和地区收益感知上升而选择“自主性对冲”;“霸权副手”阶段,地区局势与联盟分歧的压力均上升,决策者在威胁认知不清晰时选择“补充性对冲”;“印太旗手”阶段,地区局势紧张,联盟分歧大,决策者因对华威胁感知更高而走向“主动性制衡”。理解澳大利亚对外战略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总结中美互动中第三方国家的行为逻辑,为更好地稳定地区局势和推进周边外交提供思路。

关键词:澳大利亚对外战略,体系压力,决策者认知,中美关系,第三方

""
""
""
""
""
""
""
""
""
""
""
""
""
""
""
""

本文刊载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4月第34卷第2期

来源时间:2023/5/29   发布时间:2023/5/22

旧文章ID:29873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