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正在制定孤立和削弱俄罗斯的长期战略
作者: 来源:法意观天下
作者:卡伦·德扬(Karen DeYoung), 麦克·比尔鲍姆(Michael Birnbaum)
译者:陈思翰
法意导言
本文为2022年4月16日《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短篇新闻,概括了美国与北约盟友计划长期孤立和围困俄罗斯的决心、策略以及行动,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以西方立场看,俄罗斯的行动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层面均不可容忍,其严重程度已经超越短期内的利益权衡。细心的中文读者将发现,虽在俄乌问题语境下,中国却以“不在场”的方式时刻“在场”,这或许折射出西方国家政治精英对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判断。而在政治学理论层面,本文也对人民主权与国际/国内二分的经典想象构成了值得玩味的挑战:西方主流政治观点对普京所获的民众支持有明确认知,而又强调颠覆其执政地位的必要,这是否意味着国际秩序相对于人民意志在提供执政正当性基础时的优位性?或许,从根本上触及主权的孤立、驱逐乃至褫夺文明国家身份等制裁手段,正如中世纪教皇采用的绝罚(ex-communication),其效力与影响将由历史提供证明。
在普京对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近两个月后,拜登政府及其欧洲盟友已经开始规划一个全然不同于当下的世界图景。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将不再试图同俄罗斯共存与合作,而是以积极寻求孤立和削弱俄罗斯作为长期战略。
在北约和欧盟,在美国国务院、五角大楼和美国盟友的政府中,一张蓝图正在绘制。这意味着,从国防、金融、贸易到外交,西方对俄罗斯态度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甚至直接指向领导人:拜登上个月表示,普京本人“不应继续掌权”。一位欧盟高级外交官提出,虽然“我们不说政权更迭”,“但很难想象任由普京如同往日一样安稳统治。”而新战略在不断修订过程中,内容又远远超出领导人的范围。拜登去年制定的首个国家安全战略尚未完成,与最初的预期相比,它可能将发生重大变化:该战略原本计划聚焦于中国问题和美国国内复兴。而上个月,美国国防部以机密形式向国会提交新版本的国防战略,在摘要中强调将“俄罗斯在欧洲的挑战”置于优先位置,将之与中国问题相提并论。
在今年6月的联盟峰会上,北约将公布2010年以来的第一份战略概念文件(Strategic Concept document)。在2010年的版本中,它寻求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但 “正如我们先前付诸东流的努力所证明的那样,俄罗斯并无开展有意义对话的诚意”,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在本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欧盟已制定计划,到今年年底将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削减三分之二,并将在2030年之前终止从俄罗斯的所有化石燃料进口。“与其说这是常规性的制裁,不如说是一条通向彻底决断的道路,这将确保我们独立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荷兰外交部长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论坛上说。
“对于一些国家来说,转轨将持续几个月,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则可能是数年之久。但荷兰和其他国家对此态度严肃,我们再也不会重蹈覆辙。”北约国家已经宣布了长期有效的重大国防预算增加,同时芬兰和瑞典预计将在6月的马德里峰会之前申请加入北约,这将是欧洲安全平衡的重大转变,也将极大加强北约在俄罗斯附近的军事存在。
一周前,拜登签署了终止同俄罗斯正常贸易关系的法案,并整合了美国对俄罗斯的相关石油进口禁令。同时,联合国大会投票决定暂停俄罗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成员国资格,一场酝酿已久的修改安理会成员资格和权力的运动也重获新生,意在阻止俄罗斯自由使用否决权。
很少有西方领导人愿意冒险猜测乌克兰危机将在何时终止、如何结束。而许多主张的变化“在我们知道这场冲突如何结束之前无法完全决定”,前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和北约副秘书长弗什博(Alexander Vershbow)发问道,“这场危机将会终止吗?亦或仅仅是迁延日久的停火,几年之内既无没有战争也无和平?”
但是,北约盟国一面通过升级对俄罗斯的制裁,增加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并在北约东部边境部署数万军队来应对眼前的危机,一面也并未放松长期战略的制定。从领导人声明和高级官员访谈看,当下的许多应急措施预计将永久保留。
“归根结底,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乌克兰,一个削弱和孤立的俄罗斯,以及一个更强大、更统一、更坚定的西方,”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上周日在NBC节目中表示,“我们相信,这三个目标都胜利在望。”
一些人质疑这些计划的正确性与西方力量的持久性,反对回到冷战时期针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时代。但其他人则表示,乌克兰危机及其对欧洲的深远影响,为美国提供了一个机会,至少可以部分转移其捍卫自由世界的那些主动承担而又代价高昂的责任。历史学者魏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本月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指出,“这场战争强化了战略原则,因为它提供的机会促使欧洲与俄罗斯彼此制衡,以便美国专注于亚洲安全和国内复兴。”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倾向于长期孤立俄罗斯。在法国,马克龙与勒庞(Marine Le Pen)陷入了一场胜负难料的总统竞选,勒庞呼吁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和解,并重申承诺,主张将法国从北约的统一指挥中撤出。德国也有声音支持与俄罗斯保持对话,以促进最终的和解。
在美国,这是拜登获得两党共识的少数几个问题之一。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态度的倾向,似乎压服了特朗普时代共和党对北约的蔑视。从华盛顿到俄罗斯西部边境,北约联盟成员一致认为,对共同立场的需求以及统一战线的现实,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明确。
但是,如果乌克兰危机连同恐怖的日常图景渐渐退去,那么同盟内部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歧:包括是否增加国防开支,是否应在核不扩散等问题上与俄罗斯合作,是否过度忽视中国问题,以及贸易中断导致国内物价上涨……如此种种都将扰乱美国总统的国内议程。
“我们现在必须承诺长期参与这场斗争”,拜登在上个月访问华沙时指出,这是一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我们必须在今天、明天、后天以及今后的岁月乃至几十年里保持团结。这并不容易,也并非毫无代价。”
1997年,北约和俄罗斯领导人批准了《北约俄罗斯基本协议》(Founding Act on Mutual Relations,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这是与俄罗斯关系的最后一次重大改革,反映“欧洲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冷战的对抗已被旧日敌手之间更密切合作的承诺所取代”,双方将共同采取行动,建立“欧洲-大西洋地区持久和包容的和平”。
在试图与俄罗斯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时,《基本协议》强调尊重国家主权、和平解决争端以及北约方面避免在俄罗斯边境上额外永久驻扎“大量作战部队”,但明确表示,北约不打算“推迟、限制或淡化北约对新成员的接纳”。协议签订后,这些承诺经常面临考验。最近一次是俄罗斯2014年进攻乌克兰东部地区并合并克里米亚,以及由此产生的西方制裁。但即使在这些事件发生后,欧洲和美国还是缓和了与俄罗斯的关系:部分是出于经济需要,例如欧洲的能源进口,部分是出于权力欲望,例如特朗普吹嘘他与普京的深厚关系。
但在上个月的北约紧急峰会上,“领导人都同意重新设置北约的威慑和防御力量”,斯托尔滕贝格说,“新的安全现实是”,俄罗斯战线上的部队较之北约要多得多,从空中到海洋皆是如此。这意味着,“俄罗斯已经退出了《基本协议》,协议关系不复存在。”
一位欧洲高级官员认为,“我们从俄罗斯的侵略中得到的一个教训是,许多人并不相信这会发生,而事实上,俄罗斯完全有可能做出再度采取类似行动,没有任何措施足以避免其重演。我们认为相互依存将有利于稳定,因为我们彼此利益相关,但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事实也非如此。高度全球化的俄罗斯与欧洲高度联系,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如果一个国家足够无情,相互依存可能反而会带来严重的风险……我们必须适应全新的情况。”
几位欧洲决策者都表示,他们主要考量两个因素。首先,乌克兰的任何休战都可能是暂时的,即使俄罗斯同意暂时放下武器,许多欧洲人也相信,普京将寻求重建俄罗斯军队并再次发动攻击。其次是对俄罗斯军方针对平民开展战争行为的深刻恐惧。许多人认为,普京本人可能需要在国际法庭面对战争罪指控。两者结合意味着,许多欧洲人认为,只要普京当政,他们的欧洲大陆就永无宁日。如果现在还不愿意积极努力颠覆普京的政权,那么他在国内获得的支持将越来越多,美国国内对他的反对也将与日俱增,直至欧洲遭遇孤立。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斗争,遏制战略正在形成”,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克维奇(Edgars Rinkevics)在接受采访时说,“尽可能多地支持乌克兰,尽可能多地制裁俄罗斯,尽可能地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以及更加强调军事防御。”林克维奇是本周在卢森堡与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共进早餐和讨论战争罪的欧盟国家外交部长之一。
“调查战争罪行时,不应止步于战地指挥官,在俄罗斯,真正的总司令是俄罗斯联邦总统”,林克维奇说,“在基辅郊区撤军的俄罗斯军队在街上留下了数十名死去的平民,不铭记这一切,就很难与普京或俄罗斯政府中的任何人交谈。”
立陶宛国防部副部长则表示,俄罗斯人对战争的强烈支持,已经使得北约盟国的政策制定者重新考虑将俄罗斯公众与其领导层之间做出区分的努力。他表示,俄罗斯人似乎拥护他们的领导人,这是需要为长期对峙做准备的另一个原因。“这意味着一种集体责任:一开始,我们说这是‘普京的战争’,而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说这是‘俄罗斯的战争’”。
文章来源:
Karen DeYoung and Michael Birnbaum, U.S., allies plan for long-term isolation of Russia, The Washington Post, April 16, 2022.
网络链接: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ational-security/2022/04/16/us-nato-isolate-russia/
译者介绍
陈思翰,中国人民大学2018级本科生,现为法意读书编译组成员。
来源时间:2022/4/27 发布时间:2022/4/24
旧文章ID:2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