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去陕北,他打了五种疫苗
作者:何晶 来源:群学书院
题图:抗战之声(斯诺摄于宁夏吴忠豫旺堡。图中号手为谢立全。十九年后,谢立全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军衔。1979年这张照片因为被用作新版《西行漫记》封面而广为流传)
纪念埃德加 · 斯诺逝世50周年
1936年,31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踏上了去陕北的遥远旅途。在出发之前,斯诺给自己注射了五种疫苗,包括天花、鼠疫、霍乱、伤寒和斑疹伤寒——当时这些都是西北的流行病。
谁也不曾想到,这次陕北之行让斯诺名声大噪,这次采访记录的结集《红星照耀中国》成为第一本向西方读者介绍红色中国的专书,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斯诺也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在一个时期内,他甚至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外国人之一。
1972年2月15日,这位来自西方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世长辞。去世前他留下一份遗嘱:在我死后,请把我一半的骨灰埋葬在中国……1973年10月19日,妻子带着斯诺的一部分骨灰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举行了安葬仪式。斯诺的墓地前立着一块汉白玉做的石碑,上面的碑文,由叶剑英题写: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斯诺之墓。
昨天(2022年2月15日)是斯诺逝世50周年,中国人民依然怀念他。斯诺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看待中国共产党时,不带意识形态偏见,始终坚守客观真实。他所展现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让人敬佩他以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为增进中国和世界之间的相互了解倾注了毕生心血。
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
让世界第一次看到“红色中国”
文 | 何晶
来源 | 《中国报道》2021年第3期
很多人都仍然铭记着这张照片——毛泽东头戴八角帽,头微微侧向左边, 剑眉微皱,神态儒雅。这是毛泽东所有照片中发行量最大的一张。让世人最早了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的撰写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正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也是第一个走近毛泽东的西方记者。照片中的红军帽现在仍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而《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燎原的星星之火,将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传遍了全世界。
■ 毛泽东(斯诺摄)
■ 斯诺逝世后,他珍藏多年的这顶毛泽东戴过的八角帽,由其妻子带回中国转增给邓颖超,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全世界第一双了解中国革命的“眼睛”
1928 年,23 岁的斯诺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的他还只是一位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他的初衷是如此朴素,甚至简单到仅仅是为了旅游。可当这位热血青年真正踏上中国土地,经历了“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之后,才发现已置身于一个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而又扑朔迷离的国度。他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以及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捕杀、围剿和对人民的镇压,同时也看到了无数的农民、工人、学生、士兵却继续甘愿冒死加入红军,勇敢地与帝国主义、国民党作斗争。
■ 青年斯诺
这些经历都引发了作为新闻记者的斯诺的敏锐思考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领导人是谁?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斯诺把心里思考的整整80个问题都记录在了《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里。要解答这些问题,斯诺觉得身边朋友提供的答案并不令人信服:“我们都知道,要对红色中国有所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到那里去一趟!”
早在1932年,斯诺就曾试图通过地下党去江西苏区访问,但未能成功 ;1934年,斯诺筹划赴苏区采访之际却遭遇第五次“围剿”,计划只好再一次搁浅 ;1936年5月,斯诺从北平来到上海拜访宋庆龄,又一次提出了自己进入苏区的请求,这一回,斯诺终于成行。怀着“拿一个外国人脑袋去冒一下险”的心情,他在一个午夜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前往“红色中国”的火车。
斯诺的到来有助于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的舆论封锁,因此他的访问受到了欢迎和重视,同时还获得了周恩来“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的承诺。1936年7月13日,斯诺、马海德两人秘密抵达保安。
■ 斯诺(右一)在陕北
受到红军的热烈欢迎和接待。红军给他们每人配发了一匹马、一支步枪、一套崭新的军服和一顶红军红星八角帽。为便于采访,斯诺的住处被安排在离毛泽东所住窑洞不远的山脚下。
7月15日,斯诺接到通知,毛泽东将要正式接见他们。当斯诺等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毛泽东住的院子时,毛泽东已经在门口微笑着迎接他们了。毛泽东用有力的大手握住斯诺的手,高兴地说:“欢迎!欢迎!”斯诺观察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住的窑洞实在是太狭小了。但就是在这简朴的窑洞里,毛泽东和斯诺进行了数十次彻夜漫谈。
■ 斯诺与毛泽东
毛泽东全面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可以结成一个反侵略、反战争以及反法西斯的世界同盟。毛泽东的谈话,开宗明义、简洁有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斯诺的心。在接下来的数天里,两人的话题深入而广泛,包括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论持久战、统一战线问题、战略战术问题、组织和武装民众问题、内政问题、中共同共产国际以及苏联的关系,包括自己个人的问题等。因为毛泽东有晚上工作的习惯,谈话常常从晚上9点开始, 一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才结束。
在对毛泽东等人进行了深入访问之后,斯诺又遵照毛泽东“到前线去看看” 的意见到前线生活了一个月。在苏区期间,他不仅对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乐观主义精神有了切身感受,还见证了苏区的蓬勃发展:
“不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有运动、新鲜的山间空气、自由、尊严、希望,这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1936年10月,斯诺恋恋不舍地离开苏区。回到北平住所后,他便开始在一些英美报刊发表系列新闻通讯报道,客观公正地报道自己在中共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早在《红星照耀中国》出版之前,斯诺于1936年11月就用英文发表了第一篇他在延安采访的报道,首次向世界展示了毛泽东的戎装照片。正如海伦·斯诺所言 :
在斯诺的报道发出之前,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他们的领袖毛泽东,不仅苏联人根本不了解,就连中国人自己也完全不知道,更不用说西方了。
■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宁夏
斯诺眼中的毛泽东
作为第一个采访毛泽东的外国记者,斯诺在书中这样描述 :
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 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 毛泽东与朱德
在斯诺的笔下,这位苏维埃掌权人毛泽东的身上竟也露出了孩子般的好奇和欢快。
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之间来回踱步,一忽儿坐下来,一忽儿躺下来,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毛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俯身去,看到一只飞蛾在蜡烛旁边奄奄一息地死去,高兴得叫起来。这确是一只很可爱的小东西,翅膀是淡淡的苹果绿,边上有一条橘黄色和玫瑰色的彩纹。毛泽东打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薄纱般的羽翼夹了进去。
■ 陕北“红小鬼”在操练(斯诺摄)
斯诺和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质朴的作风、诙谐的谈吐、渊博的学识、宽大的胸怀和对中国及世界的未来洞见,令斯诺着迷、折服。斯诺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认真求实的精神,也让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深深感动。
在此后的30多年间,斯诺多次访问中国,数十年如一日地以其风格独特的报道、著作和讲演,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1960年,斯诺访问中国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毛泽东感慨地对斯诺说 :“我从没有骗过你,你也从没有骗过我。”他们两人这种相互信任的友情保持终生。
■ 1936年1月14日,《密勒氏评论报》上刊载的埃德加·斯诺采访毛泽东的文章
更丰富的中国共产党员形象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为斯诺另一部《红色中国杂记》写序言时这样说过:
(《西行漫记》)一书出版的本身,就是当代中国史上的一件大事。这部书引人入胜……此书对那些处于劣势、侠盗式地活动在穷乡僻壤之中,神秘而又可爱 的人们,进行了细致入微和富有人情味的描写。
■ 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
到达陕北后,斯诺见到的第一个中共高级领导人是周恩来。很短时间的接触,周恩来给了斯诺这样的印象 :
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诬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 斯诺与周恩来夫妇在武汉
此后,斯诺又见到了毛泽东、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等人,与他们进行了十分深入的交谈。此外,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斯诺从保安(当时的临时“ 红都”) 出发,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是和国民党部队作战的前沿阵地了。最后冒着炮火,他又折返保安,获得了大量、丰富、新鲜的采访及实地考察资料。
■ 红军骑兵(斯诺摄)
这次“西行之旅”让斯诺认识了共产党,认识了斗志昂扬的中国人。他看到了脸颊红彤彤的“红小鬼”,他们“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有着“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精神”。他听到了义愤填膺的红军战士激动的演讲 :“为什么我们中国军队不打仗救中国?是因为他们不愿打吗?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不愿当亡国奴!但是中国的军队因为我们的卖国政论而不能打仗。但是如果我们红军领导他们,人民就会打仗……”
■ “红小鬼”(斯诺摄)
斯诺还遇到了一个红军指挥员李长林,他在书中这样描写 :
他还是个年轻人,大约三十一二岁,但是随着他慢慢地讲开了他的经历,你可能以为他死去活来已有十多次了。我在他身上开始发现一种后来我在这样奇怪的铁一般团结的中国革命家身上一再碰到的特有品质。有某种东西使得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担或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真正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却又发现存在于他们与别人共自由同患难之中。
■ 斯诺夫人海伦·斯诺与康克清
1936年6月至10月,埃德加·斯诺在陕甘宁边区深入红军战士和百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正如斯诺在1938年中译本作者序中写道 :
……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 红军战士的体育活动(斯诺摄)
1937 年,《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销量超过 10万册。一年后,它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考虑到要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如今,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德、法、俄、日等 20 多种语言向全世界发行。
■ 《红星照耀中国》1938年兰登书屋美国版
《西行漫记》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资料记载,加拿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大夫,以及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大夫等,都曾阅读过《西行漫记》,并从中受到鼓舞。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在为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写作序言时,曾描述 :“在人们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斯诺的《西行漫记》就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书中介绍了人们闻所未闻的或者只是隐隐约约有点儿感觉的情况。那本书里没有什么宣传,只有对实际情况的报道。原来还有另外一个中国啊!”
■ 《西行漫记》1938年复社版
“《红星照耀中国》有几十种语言,近百种版本。一直到今天,各国还在重印《红星照耀中国》,说明各国人民还把这本书作为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的一本经典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能在世界风行,主要在于其对历史的真实记录,斯诺用记者的目光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也是最难能可贵的。”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这样评价。
■ 1979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西行漫记》(左)和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
延伸阅读(一)
忆1970年斯诺访华
何理良(外交部国际司原副司长、黄华夫人)
《百年潮》2020年第10期
1970年6月,党中央决定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邀请斯诺夫妇访华,周恩来总理借机调黄华回京参加接待工作,于是,黄华很早从湖北干校调回北京。他的战友们由此预感到他们也将会陆续被调回京,都非常高兴,班里还为他举行“百鸡(田鸡)宴”饯行。黄华回到北京约两个月后,我也接到回京调令,我在江西干校大约待了一年半。历尽磨难,我们全家终于在北京团聚。
斯诺夫妇到北京那天,黄华和我到北京机场迎接他们。去接他们的还有斯诺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和马海德等人。斯诺一下飞机,就同我们热烈拥抱。回到中国访问使斯诺兴奋不已。他对看见的一切都感到亲切和新鲜,连机场路两旁整齐的杨树也令他赞叹不已。“啊,看哪!”他说,“这些树都长得那么高了。”斯诺告诉我们,他和现在的夫人洛伊斯结婚也有 20 年了,说她原来是纽约市的一位话剧演员,对中国的舞台艺术很感兴趣,早想来中国,但是以前一直没有机会。还说,他们有两个孩子,男孩叫克里斯多弗,女孩叫西安,现在都在瑞士。斯诺性子很急,也很坦率,一开口就要我们这些老朋友向他介绍最近五年中国的情况,并说说这次邀请他访华的原因。
■ 1960年,周恩来等陪同斯诺参观密云水库
■ 1965年1月9日毛泽东会见斯诺
两天以后,斯诺夫妇在颐和园同朋友吃晚饭,突然接到周总理的邀请,去观看一场中国乒乓球队与朝鲜队的表演赛,并会同他交谈。周总理在落成不久的首都体育馆会见斯诺,自然给在场的各国外交官留下非同一般的印象。总理先同斯诺谈了当时中国党和人民关心的防骄破满问题。从表情上来看,斯诺一点都不明白防骄破满的含意。总理还建议他先到外地参观或去北戴河休养一段时间。斯诺急着要采访毛泽东、周恩来和了解中国情况,哪里舍得花时间去休养,他婉谢了总理的好意,同意先去各地参观访问。会见中,总理对美国情况问得很仔细,斯诺则询问中美关系是否有机会创造新的开始,总理说邀请他访华就是希望对此问题找到一个答案。
■ 1970年8月,周恩来在首都体育馆会见斯诺及其夫人
当时总理劝斯诺先去参观或去北戴河休养的建议背后确有重要原因。因那时国内外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毛主席和周总理处理,他们尚无暇顾及斯诺的采访问题。根据总理的指示,从8月下旬起,黄华和我及外交部的两位英文翻译徐尔维和姚伟同志,陪同斯诺夫妇在北京和外地参观。
我们参观了清华和北大,包括斯诺30年代任教燕京大学新闻系时的燕园。在林巧稚大夫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反帝医院(即协和医院)。然后参观有光荣革命历史的二七机车厂和河北省遵化县的一个生产大队,接着去访问延安和保安。
1936年斯诺和马海德骑着牲口到保安去的那条峡谷小路,现在是宽阔的黄土公路。我们的汽车快到保安时,路旁突然钻出许多欢笑的孩子,向我们欢呼。斯诺像回到故乡一样,充满怀旧的深情。他寻找毛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红军大学旧址和他当年住过的招待所,还在毛主席旧居前照了相。
■ 斯诺与黄华在延安毛主席旧居前
■ 斯诺与夫人在延安窑洞
斯诺夫人告诉斯诺,她看见许多人穿着旧的、打补丁的衣服。斯诺说,当年保安的老百姓一人只有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上衣在夜里还要当被子盖,还说1936年这里只住着100人,现在有3000人,过去这里完全没有工业,只有一家小铺子,红军是在小祠堂里开群众大会的,现在这里有13个手工工厂、一个机修厂、一个发电厂,主要街道两旁全是小商店,还有一家小百货公司、一个戏院。老百姓的生活同过去那种赤贫的状况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保安的领导人在新建的政府办公楼热烈欢迎我们,欢迎宴会则在露天举行。干部和农民同我们一起吃新鲜的玉米、烤红薯、陕西式的大米捞饭、辣子鸡和红烧猪肉。老区的干部和群众对斯诺这位美国老朋友是有真情的。
■ 斯诺访华期间与中国百姓交流
我们回到北京,很快又乘飞机去沈阳和鞍山参观,到广州参加广交会,到杭州、上海、南京和武汉访问。斯诺对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武汉长江大桥和从电影上看到的成昆铁路的建成赞赏有加,他没有想到在完全没有外援的条件下中国完成了这些伟大的工程。他的身体并不好,却坚持一步步走完两公里长的长江大桥。在上海,出面接待他的革委会主任徐景贤,津津乐道地叙述“文化大革命”在上海发动的经过,一直介绍造反派夺权的安亭事件,然后讲批斗老干部的情况,说那些老家伙根本就不触及灵魂。斯诺对徐景贤说,没有老干部就没有你们的今天。你们要老革命触及灵魂,可他们的灵魂是干净的。讲完就告辞,弄得徐景贤很尴尬。
再次回到北京后,斯诺夫妇受邀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游行。毛主席在城楼上同西哈努克亲王和各国驻华使节握手致意后,请周总理邀斯诺夫妇去他那里,主席同斯诺作了一些交谈,他们站在天安门城楼中间的情景被摄像机定格下来。事后毛主席说,这是放个试探气球,触动触动美国的感觉神经。
■ 斯诺夫妇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左二为冀朝铸
斯诺是个十分认真和勤奋的记者,看重实地调查,爱同各种人接触交谈,他这次访华也是如此。他经常一个人到街上走走,用他那半通不通的普通话同人聊天。有一天晚上,他走出北京饭店到后面的小街散步,看见一些人在排队买烤白薯,那是他最喜欢吃的,于是也排在人群中。轮到他买的时候,老头儿向他要粮票,他才明白在中国那时买东西不仅要付钱,还要付粮票,他赶忙回饭店向黄华要了粮票,才吃上烤白薯。
周总理在12月7日夜里写了一封短信给黄华,要黄华向他报告斯诺夫妇访问了什么地方、接触了什么人,还有多长时间留在北京,以便主席考虑何时见斯诺并同他谈些什么问题,同时提醒他,在报告中不要建议林彪、江青见斯诺,更不要提请总理见斯诺。黄华后来才意识到,这是因为周总理知道斯诺的报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而不能让斯诺被林、江利用。
1970年12月18日晚, 毛主席请斯诺去中南海谈话和吃早饭,由王海容和唐闻生二人担任记录和翻译,一直谈到中午。关于中美关系,毛主席表示:尼克松早就说要派代表来,他对华沙那个会谈不感兴趣,要当面谈。他是代表垄断资本家的,解决两国关系问题就得同他谈。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来谈也行,当作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
12月25日毛主席77岁生辰前夕,《人民日报》在头版通栏位置报道了毛主席12月18日会见斯诺“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的消息,并且刊出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群众游行队伍时和斯诺的合影照片,再一次用含蓄的方式向美国发出信息。尼克松后来回忆说,毛主席同斯诺所谈欢迎他访华的内容,他在几天后就知道了。在毛主席12月会见斯诺之后,总理还同斯诺长谈了一次国内经济情况,向他提供了1960-1970年我国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数字。
■ 1971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小册子
为在圣诞节时同儿女们团聚,斯诺的夫人决定先离华回国,斯诺则留在中国等待毛主席审定谈话稿。这时,天气寒冷,斯诺还只穿件毛衣和单裤,细致周到的周总理建议给斯诺做一件呢子大衣和买一件丝棉袄,以我们的名义送给他。我们知道斯诺手头并不宽裕,原先要全程免费招待斯诺夫妇,但斯诺为了避免国外有人说他受中共贿赂,在离京回瑞士前,硬是把几个月的旅馆房费交给了北京饭店。1971年2月,斯诺结束这次长达半年的对中国的访问,回到瑞士。
斯诺的访华报道,先后在意大利的《时代》杂志、美国的《生活》杂志等报刊上发表。4 月,美国白宫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尼克松总统已经注意到斯诺文章传达的信息,他希望有一天能访问中国。斯诺对之后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尼克松总统要访问中国等这些消息感到十分兴奋。他在瑞士家中,忙着撰写他这次访华的新书——《漫长的革命》,准备在次年尼克松访华前先抵达北京,采访这一震撼世界的大事。但这时斯诺的身体很不好,经常感到疲倦,后来经过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肝肿大,得了胰腺癌,他住进了医院。在医院斯诺接到一封来自尼克松的信,问候斯诺的健康,对斯诺“长期杰出的生涯” 表示敬佩,尼克松在信中还说他将访问中国,如果斯诺能先期作为他的访华特使,他将感到极大的荣幸。斯诺认为,美国同新中国的关系早就该建立了,他没有回复尼克松的信。
■ 1975年出版的斯诺著作
斯诺的夫人为斯诺的病四处写信求援,也给在中国的马海德写了一封。马海德复信给她,请斯诺考虑到北京接受治疗。她还收到周恩来总理的信,其中附有毛主席和邓颖超的问候,不久又收到宋庆龄的信。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北京日坛医院为斯诺准备好了病房,等候斯诺一家人的到来。我们还包租了法航班机的一等舱,供斯诺一家乘坐。去瑞士迎接斯诺的六人医疗小组,由马海德率领,于 1972年 1 月抵达日内瓦。医疗小组为斯诺作了检查,认为他的胰腺癌在手术后有广泛转移,肝功能衰竭,只好改变计划,把病房设在斯诺家中,就地治疗。
2月初,黄华作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正在亚的斯亚贝巴出席安全理事会会议,接到北京的特急电报,说斯诺病危,周总理要他赶往瑞士去看望斯诺,代毛主席和周总理本人向斯诺问候。黄华赶到斯诺家,斯诺刚从前几天的昏迷中清醒过来,马海德对斯诺说:“你看谁来了?是黄华!”斯诺立即睁大眼睛,脸上出现极兴奋的笑容。他伸出瘦骨嶙峋的双手紧紧抓住黄华和马海德的手,用尽全身的气力说:“啊!咱们三个赤匪又凑到一起来了。”听他这样说,黄华既感动又心酸。
1972年2月15日,尼克松访华的前六天,中国的春节,斯诺与世长辞。斯诺毕生追求真理和正义,是让世界确信中国人民必定战胜法西斯、赢得光明未来的首位西方记者。斯诺曾经说过,中美之间建立友谊与相互理解的桥梁,虽然前途艰险,但桥梁能够架起,而且最终必将架起。今年是斯诺诞辰115 周年(注:本文写于2020年),而中美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困难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结点追忆他对促进两国友好作出的重要贡献,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加强双边交流合作有重要意义。
■ 1985年发行的斯诺纪念邮票
■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敕勒川文化公园的斯诺雕像(新华社记者丁铭摄)
来源时间:2022/2/16 发布时间:2022/2/15
旧文章ID:2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