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拜登政府执政一周年对华政策回顾

作者:张金峰  来源:中美印象

1月19日,当新冠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美国通胀创下40年新高,人们还沉浸在圣诞和新年的气氛当中,美国总统拜登为自己执政一周年召开了记者会。年近八旬的老人坚持了两个小时,从内政到外交,从抗击疫情、经济复苏到阿富汗撤军、乌克兰危机,回顾了自己执政一周年以来的“丰功伟绩”。关于中美关系,他还是一贯的谨言慎行,似乎不愿意过多的谈论。只是提到由于中国没有兑现承诺,因此美国无意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他还批评中国在新冠病毒的溯源问题上不够透明。虽然在对华关系上着墨不多,但难以掩盖这一年来两国关系继续朝着难以预见的方向发展。

""

上任伊始,拜登便签署了17项新政,试图以最快速度扭转过去四年的联邦政策。其中9项更是直接推翻前总统特朗普的行政措施,包括重返《巴黎协定》及世界卫生组织、停止修筑美墨边境围墙等,却唯独在对华政策上似乎与特朗普找到了共同语言。虽然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对中国的看法存在巨大差异,但处处针锋相对的两党在对华政策上也好像有了某种默契。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一年,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没有改变,2021年双边贸易逆差却继续扩大。在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后的两年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升。

美国继续扩大制裁中国企业的范围。商务部将数十家中国企业机构和个人以危害国家安全、侵犯人权等理由列入“实体清单”和“军工复合体清单”。

台海问题持续升温。首次邀请台湾驻美代表参加总统就职典礼;批准估价7.5亿美元的对台军售;鼓励所有联合国成员和美国一起,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系统及国际社会;美军运输机三次降落台湾;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一个月内连续两次访问台湾;透露有39名在台美军现役军人。

在南海继续实施自由航行计划,舰艇以每月一次的频率穿越台湾海峡。航母演练、联合盟友军事演习俨然成为常态,军机还首次穿越台湾海峡。

延续特朗普政府认定的新疆发生了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签署《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禁止新疆产品进口美国,制裁新疆官员和涉疆企业。

双方民意好感继续下滑。盖洛普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降至新低(20%);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民调显示近九成 (89%) 美国人视中国为 “竞争对手” 或 “敌人”;美国卡特中心对3000名中国网民的调查显示:62%的中国网民对美国持负面印象。

在新冠起源问题上继续纠缠。拜登要求美国情报单位90天内完成新冠病毒起源报告,对新冠病毒究竟是源自于动物或实验室外泄做出结论。虽然结论是情报部门可能永远无法确定新冠病毒起源,但要求中国配合新冠病毒起源调查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

对香港问题不依不饶。就香港局势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令延续一年;呼吁中国和香港政府尊重和维护香港的媒体自由;制裁香港中联办官员;联合盟友就香港立法会选举发表联合声明。

某些美国在华机构取消或者缩减业务。哈佛大学决定将持续16年之久的 “哈佛北京书院” 暑期中文进修计划从北京迁往台北。微软关闭领英中国服务。

涉华案件审判结果陆续出台。裁定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前主任 Charles Lieber 因向联邦机构隐瞒与中国大学的合作关系有罪。宣布因 “间谍案” 而被审查的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华人教授胡安明无罪。撤销对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陈刚在申请联邦经费时隐瞒了他与中国的关系的指控。

与特朗普政府的四面出击,强势打压,单打独斗,希望依靠美国强大的实力迫使中国就范不同,拜登政府采取了更加务实的做法。

加强中国问题研究。成立国防部中国小组,中央情报局建立了 “中国任务中心”,同时对供应链进行重新审视。

减少了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强势演说,谨言慎行。停止使用了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激烈言辞,如使用武汉病毒。(令双边关系观察家大吃一惊的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2022年1月31日在里根总统图书馆发表的讲话又回到了特朗普时期的歇斯底里。)

对美国民众的反华情绪予以疏导,对在美华人予以安抚。签署了《COVID-19新冠仇恨犯罪法》,禁止民众利用新冠问题对特定的种族予以歧视和攻击。

不回避与中国对话。拜登总统与习近平主席两次通话,一次视频峰会,两国外交官在阿拉斯加、天津、苏黎世等地多次谈判,重启美中防务政策协调对话会,目的是为两国竞争设立 “护栏” ,以确保竞争不会滑向冲突。

联合盟友,不再孤军奋战。召开民主峰会、构建民主同盟关系。建立AUSUK,加强Quad多边机制,与欧盟在贸易争端上达成和解,显示欧美在价值观和对华问题上的团结。举办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首次会议。

提升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关系。美国总统拜登参加东盟峰会,重新启动了中断数年的与东盟的最高层关系。副总统哈里斯、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轮番访问东南亚国家,重申对东南亚的承诺是坚定的。

重视中国在对外宣传的渗透,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更加负面。如中国驻美大使秦刚接受美国多家主流媒体联合采访,事后却鲜有报导。

不谈脱钩,不回避合作。提出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试图在气候变化,疫情控制,防止核武器扩散等方面与中国寻求共同利益。与中国发表联合声明,共同承诺强化气候行动。

优先解决内政问题,控制疫情,恢复经济,解决种族矛盾。重新树立美国灯塔国的形象和充当国际秩序领导者的地位,拜登首次外交出访,出席了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与美欧峰会,向国际社会宣告“美国回来了”。

提出与中国竞争的一揽子计划。“重建更好世界”计划以抗衡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参议院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资与中国竞争。众议院则推出《2022年美国竞争法》抗衡中国。

认知判断决定战略战术,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首先取决于对中国的定位。早在2017年12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中国被界定为 “主要战略竞争对手” 和 “修正主义国家” 。执政之初,拜登和布林肯就连续发声,声称中国是美国最严峻的竞争者,中国对美国构成 “最重大的挑战” ,美国将与中国展开“极端竞争” 。执政百日,拜登首次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将中国列为美国“赢得21世纪” 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将美中竞争视为“民主和专制” 间的竞争。

布林肯发表的首场外交政策演讲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都将应对中国挑战别列为美国外交的优先事项。在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上都明确提出了:1. 中国是唯一拥有经济丶外交丶军事和技术力量来挑战国际体系的国家。2.  恢复美国的优势要确保美国靠自信和实力与中国打交道。3. 华盛顿将同北京开展务实和以结果为导向的外交,在应该的时候竞争,在可以的时候合作,在必要时对抗。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2021年年度威胁评估》,称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是一个越来越具有可匹敌美国实力的的竞争对手。美国情报界主要机构负责人在参议院召开的听证会上也认为:中国正不断成为一个与美国近乎匹敌的竞争者,中国是美国情报界无与伦比的优先事项。

美国陆军部长克里斯汀·沃穆思(Christine Wormuth)在美国陆军协会(AUSA)年会上表示,中国是美国第一威胁。随着美国中东反恐作战告一段落,美军的全球防务战略重点瞄向中国带来的挑战。美国海军部长德尔托罗透露海军方面发布国家战略指南文件,就遏制中国威胁提出具体规划。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Frank Kendall)在美国空军协会(Air Force Association )会议上认为中国是 “最紧迫的安全问题”,有三个首要任务:中国、中国还是中国。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是沉睡的狮子,需要遏制的大象 ,还是形态可掬的大熊猫?亦或是不堪一击的纸龙?美国政府从白宫到五角大楼,从国会到情报机构、从学者到智库,发表了诸多言论。一方面明确表示美国的目标不是要遏制中国,不是要建立一个反对中国的政策,而是要维护一个基于规则的自由国际体系。华盛顿无意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而是寻求“与中国共存”。另一方面,又不断的重复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威胁,表示将与中国进行激烈的竞争,但是具体如何竞争,竞争要达成的什么目标,什么情况下选择对抗,总是语焉不详,模糊其词。到底是美国政府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对华方案还是心照不宣,或者说是基本达成一致,只是秘而不宣?所有的猜测也许只能交由时间来回答。

就在拜登举行执政一周年记者会不到一个星期,美国众议院便在1月25日推出了长达近3千页,包括一揽子方案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旨在加强美国的竞争力,与中国进行抗衡。法案涉及芯片、供应链、制造业、科技创新,还包括多项与台湾有关的内容。拜登宣称称该法案将使美国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还将是美国的世纪。而美国参议院则早在去年6月份就通过了全面抗衡中国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由此可以预期的是,中美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如何保证双方能在有效的 “护栏” 之内进行竞技,如何防范可能由此带来的摩擦和冲突,就成为考验未来两国决策者最迫在眉睫的课题。

来源时间:2022/2/9   发布时间:2022/2/9

旧文章ID:27082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