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讲座: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的前因后果和现实意义
作者:乔桥 来源:中美印象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一周之后,中美发布了《上海公报》。尼克松总统50年前的破冰之旅既是美国邀请中国进入全球化的开始,也为中国实质性地进入西方发达世界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它是美国接触中国政策酝酿的开始,也中国改革开放的序曲。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50年前中美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没有尼克松总统的访华,没有毛泽东和周恩来放弃坚持已久的政治理念,就没有今天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的腾飞。本次线上讨论邀请五位专家谈尼克松那次改变世界地缘格局的中国行的前因后果,回顾中国和美国启动破冰的勇气和决策,日本的回应,台湾的震撼及这次“旅行”的成果对今天有什么样的借鉴。
章百家,历史学家,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外交史和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曾任北京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论著:《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穿越历史,透析中美之变——当前对两国关系的若干思考》、《革命、建设、改革—中国共产党“三部曲”》、《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史》等。
陈兼,纽约大学暨上海纽约大学全球体系杰出历史学教授、康奈尔大学胡适荣誉讲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华盛顿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全球学者。他曾为康奈尔大学首任Michael J. Zak中美关系史讲座教授、伦敦经济学院历史和国际事务讲座教授,弗吉尼亚大学中美关系史严家淦讲座教授、香港大学杰出访问研究教授,巴黎政治学院访问教授,以及美国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挪威诺贝尔研究所研究员。他是《毛泽东的中国与冷战》、《21世纪的中国挑战——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涵义》、《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中美对抗之形成》等在国际学界有较大影响的论著作者,也是孔飞力著《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中译本译者。他现正以中英文完成《周恩来和他的时代》、并和耶鲁大学文安立(Odd Arne Westad)合作完成《大变革——中国从革命走向改革之路》。
牛军,法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荣休教授,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任教或从事研究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对外关系历史、中美关系史、冷战史研究,曾应邀前往美国哈佛大学、香港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挪威诺贝尔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等地作访问学者、客座教授、高级客座研究员。专著《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和“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英文版由Eastern Bridge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专著《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9—195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获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英文版由Brill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另有专著《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版)、日文《中国外交决策研究》(日本千仓书房2021年版)等。
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以及國內智庫「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博士曾經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駐美國代表處諮議,在淡江大學曾任先後擔任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及美國研究所所長。黃博士擁有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系)博士、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碩士學位。他的專長包括:政軍兵棋推演、國家安全戰略、外交與國防政策、中國軍事現代化等,並經常參與主持政軍兵棋推演,以及政府研究計畫,同時在聯合報《名人堂》及中國時報《名家專欄》每隔週發表專文。
初晓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与外交,教授课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东北亚政治与外交》、《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等,曾获得“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学术方面,先后出版专著、译著、合著共12部,英、日、中文论文64篇。专著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和“北京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加、主持12项国家和北京市的研究课题。
来源时间:2022/2/21 发布时间:2022/2/21
旧文章ID:2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