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俄罗斯和美国,谁在虚张声势?

作者:采访/李泠  来源:观察者网

【导读】 1月10日至13日,俄罗斯先后与美国、北约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就俄美战略稳定、北约东扩等议题举行一系列谈判,但对话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备受关注的乌克兰问题上,俄与西方更是僵持不下。

三场谈判为何会陷入僵局?面对北约东扩,俄罗斯为何会落至如今退无可退的境地?观察者网围绕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

观察者网:俄罗斯与西方三场谈判结束,但是可以说谈判都陷入了僵局,有评论调侃他们“谈了个寂寞”。您认为这三场谈判有哪些点其实值得大家注意?

金灿荣:俄罗斯与西方最近的互动比较有意思。一方面俄乌边境军事对峙风险升高,西方近来频频炒作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部署17.5万大军,而且全都是重装备;同时,美国对俄罗斯内部政治开始加以干预,比如美国参议院提交了一份新的对俄制裁草案,其中包括针对普京个人的制裁。

但另一方面,双方又在高调谈判。俄罗斯主动提出涉及俄罗斯安全保障问题的协议,在协议中列了比较多的要求,有意思的是,西方并没有拒绝和俄罗斯谈判,还连谈三场,当然,也没谈出什么结果。

按我的理解,当下美俄关系复杂,主要由两方面原因促成。

我的直觉是拜登当局真心想缓和和俄罗斯的关系,以便集中精力在印太地区对付中国。所以对于俄罗斯提出的安全保障协议,他没有明确拒绝,表示可以考虑、可以谈。不过他的这一想法面临内外多股力量的牵制。

就外部力量来看,乌克兰政府如今国内支持率不高,所以想借乌东问题打防俄牌来提高民意;而东欧国家,也就是美国人讲的“新欧洲”,现在恐俄情绪很强,也在惹事——波兰、乌克兰和立陶宛三国总统最近就举行了峰会,声称要“联合抗俄”。

而美国国内也形势复杂,有两拨人在影响拜登的决策。深层政府(deep state)希望通过借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转移美国民众对国内统治阶层的愤怒;若冲突进一步升级,他们没准还可以像在阿富汗战争中那般谋利。此外,美国还有一批“冷战斗士”还没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冷战结束时他们还比较年轻,现在六七十岁,身体还行,而且还有政治影响力。这批人始终把俄罗斯当作第一敌人,一直想控制欧洲,制造西方与俄罗斯的对抗。

而俄罗斯近来一系列动作强硬,按我的理解,也有三个原因。直接原因如普京对新闻记者所言,冷战结束至今,北约几波东扩已将俄罗斯逼得无路可退;乌克兰加入北约,对俄罗斯而言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困兽犹斗,被逼到墙角,自然会有反应。

间接原因则是,普京看到西方内部也不是很团结。疫情导致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而它们对能源特别是天然气的需求猛涨,也使得普京在战术上有一些牌可打。

此外,普京也看到美国的战略转向。普京知道美国若想更好地在印太地区对付中国,在战略层面就必须拉拢俄罗斯,因此他主动提出跟西方对话,就俄罗斯的安全保障列了不少挺高的要求。即使谈判达不到目的,他也可以从中获得道德优势——明晰了冷战结束30年来西方居高临下欺负俄罗斯的事实,这样既有利于俄罗斯国内团结,也能帮俄罗斯在国际上获得一点同情分。

观察者网:普京最近的一系列动作确实很有趣,甚至看上去有矛盾之处。先是主动向美国和北约提出了“安全保障协议”,但之后在对高级军官的讲话中指出西方不是可靠的伙伴,即使拿到书面保证,这保证也不靠谱;然而,即使不信任,仍安排了这几场艰难的谈判。这些都只是为了在道德上占优势吗?

金灿荣:获得道德优势应该是第一目的,此外也存在进一步分化西方,包括分化美国的执政团队的可能——我给你和解的机会了,你们要是抓不住,以后出问题不怪我。

观察者网:您刚提到“有利于俄罗斯国内团结”,对于与西方强硬对峙一事,当下俄罗斯内部有什么不同声音?

金灿荣:因为我不是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所以对俄罗斯国内情况不是很了解。仅从媒体报道来看,俄罗斯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跟西方利益关联大的寡头、部分知识界人士及一些年轻人比较亲西方,希望俄罗斯能缓和西方的关系;而大部分俄罗斯人民族主义情绪强烈,支持普京现在的政策,认为普京给西方提出的要求非常合理,西方若拒绝接受,就是特别无理的表现。

观察者网:您刚也提到了俄罗斯已“退无可退”,有些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读者会好奇,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好歹是个大国,执政多年的普京也是强硬派领导者,为何在北约东扩一事上会被一步步逼入退无可退的困境?您能复盘下相关历程吗?

金灿荣:可以说北约东扩这事在戈尔巴乔夫那里就打下了底子。戈尔巴乔夫完全是个书呆子,奉行教条主义,对西方也非常信赖,因此他没有在东西德统一的时候,从苏联的立场出发提出应有的条件并坚持到底。

柏林墙倒塌后,当时德国着急统一,苏联若能抓住机会提条件,要求德国统一后要在北约与华约之间保持独立,德国大概率是会同意的。结果,当时苏联上层集体倒向西方,连维护自己国家基本权益的意识都没有。东德从华约成员国变成北约成员国,就此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后面北约开始逐步蚕食。

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下台后,叶利钦上台。总体来讲,叶利钦早期对西方也是抱有期待和幻想的,所以对西方早期动作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和反制措施;等到后来北约轰炸南斯拉夫、又把波罗的海三国纳入北约,叶利钦才醒悟过来,不过即使他醒悟过来,那时俄罗斯内部力量很弱,因此西方对他后期的反对也不在意。

等到普京上台,“北约东扩”已成为西方的既定方针。2004年,北约进行了自其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增。但是那时普京刚上台几年,地位不稳,且他早期对西方也抱有一定的幻想,而当时俄罗斯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他早期对北约东扩反应不够强烈,以忍让为主。

转折点应该是2008年西方想把格鲁吉亚也纳入北约。格鲁吉亚在地理战略上可谓是俄罗斯的“软腹部”,这显然触及俄罗斯的底线,普京对西方的认识和态度开始出现转变;正好石油价格从2001年开始恢复上涨、至2008年前后达到巅峰,因此俄罗斯2008年的国力相比以前也恢复了不少;此外还有一个基础性的原因,即普京向来很注意抓军事,到了2008年,军队改革已有成效,俄罗斯军力上升。在这三点因素影响下,普京在北京参加完奥运会开幕式后就宣布俄罗斯出兵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

守住格鲁吉亚后,普京其实并没有想着与西方撕破脸,直到201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把亲俄的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给推翻了,普京这才坚定了反对、反制的立场。

观察者网:在谈判正式开始前,哈萨克斯坦国内发生了动乱。因为这时间节点卡得太正好,所以有不少观点将这事与乌克兰问题、俄-西方对峙局势联系到一起。您认为哈萨克斯坦这波动乱,只是巧合,还是有大国在背后引导?

金灿荣:哈萨克斯坦的危机,主要应该还是因为内部矛盾。首先是二元权力结构问题。纳扎尔巴耶夫2019年将哈萨克斯坦总统的职务交由托卡耶夫出任,但其继续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一职,手中依旧握有大权;此外,纳扎尔巴耶夫有很多亲信,比如他的女婿,不满他将部分权力转交给外人,试图争权。

再就是部族矛盾。哈萨克斯坦有大中小三个玉兹,其中小玉兹长期受到其他两个玉兹的压制,因此积累了很多不满。此外还有贫富分化问题。

这次闹事的起点是位于哈西南的海边城市阿克套,这地方属于小玉兹地盘,也是个石油城,而石油工人的月工资经过多年斗争抗议,至今才涨到15.8万坚戈(约364美元),远低于哈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水平(25.65万坚戈,合603美元)。

作为哈骨干工业的工人,这点月收入太不像话了;若考虑到纳扎尔巴耶夫二女儿、二女婿是国家首富,财产据说接近哈国家GDP的一半,就更不像话了。再加上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企业生产停顿,有些地方有些人就活不下去了。这些都是内部问题。

大家也注意到,这次骚乱肯定有外部力量参与,有将执法人员斩首的恐怖分子,也有以NGO为代表的颜色革命集团的身影;现在来看,外部干预比较突出的是俄罗斯,集安组织进入哈萨克斯坦的动作太快了。

客观上来讲,哈萨克斯坦骚乱,对俄罗斯与西方在乌克兰的竞争有一定影响,不过这影响是间接的。中亚地区因为也是俄罗斯的“软腹部”,历史上又曾是俄的一部分,所以对俄而言是必争之地。西方对这块地区有兴趣,但也知道很难在这地方起主导作用,所以一直未将其视作战略重点,以捣乱为主,这次捣乱没成功,就以后再捣乱。

换句话说,我觉得美俄竞争的焦点不会因为哈萨克斯坦的骚乱而有所变化,焦点仍在乌克兰问题上。

观察者网:那您认为美俄谈判会如何牵动中美俄三角关系?

金灿荣:大国外交有其独立的意志,外界很难对其产生影响,所以美俄两个大国谈判,不会因为第三方态度而有什么变化。对美俄谈判,中国最好是静观其变、顺势而为;若发觉两者军事冲突风险加剧,则会如“安理会五常发表联合声明,申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那般,呼吁俄美关系不要走向冲突,这也才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

观察者网:《外交》杂志1月10日刊载了一篇题为“俄罗斯认为美国在虚张声势”(Russia Thinks America Is Bluffing)的文章,文章后半部分有点意思,透露出的一点设想是,考虑到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若华盛顿想以经济制裁威胁俄罗斯,则需要让中国企业也严格遵守这些制裁要求,比如不能与被制裁的俄企业交易,这样一来克里姆林才可能认真考虑美国一直在嚷嚷制裁的严重性。如果美国真这么操作,中国如何在中间取得平衡?

金灿荣:基于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中国不会按照美国的要求行事,当然,中国将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但中俄关系也会进一步接近。问题是,美国能不能迈出这一步?我估计挺难。即使俄罗斯被切断与SWIFT国际支付系统的连接,中国有部分企业仍会坚持跟俄罗斯往来;若美国因此把中国也踢出SWIFT系统,那美国的金融实力面临被削弱的风险,因为届时中俄极可能牵头,拉一些国家重建一个替代性的支付系统。

美国若同时与中俄两个大国对抗,在战略上会处在一个极其不利的位置。所以拜登现在也试图拉拢俄罗斯,不过就像一开始讲的那样,受多股力量牵制,战略处于僵局状态。

来源时间:2022/1/19   发布时间:2022/1/19

旧文章ID:26940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