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上海公报》诞生记|跨越鸿沟,搭建桥梁——中美关系开始“破冰”
作者:阚莉 来源:上海美国研究
编者按: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尼克松成功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一页,它标志着中美在对抗二十多年之后两国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以史鉴今,开创未来。为了迎接和纪念《上海公报》诞生50周年,“上海美国研究”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回望:《上海公报》诞生记”系列专题文章,一起重温中美两国如何翻越层层障碍,跨过重重鸿沟,以访问搭起沟通的桥梁,以公报开启中美建交的道路。
在1972年2月25日的尼克松访华答谢晚宴上,周恩来总理敬酒时说:“我们两国人民向来友好相待,但是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双方人民的接触推迟了二十多年。现在,通过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和睦交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凭借着中美双方领导人洞察时事的睿智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两国终于跨越猜疑与敌对的鸿沟,让这道和睦交往的大门历经重重困难得已开启。
中美两国为何能在二十多年的隔绝之后开启友好交往的大门?这道大门是怎么被打开的?今天我们想借这篇文章带大家走进这段历史,解密中美两国如何克服长时间的隔离和对立,跨越最遥阔的海洋,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之后的两国元首会面和《上海公报》的诞生打下基础。
在隔绝二十多年后,中美关系为什么开始缓和?
60年代末,美国身陷越南战争,在和苏联的争霸中丧失了战略优势,而苏联凭借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优势,逐步缩小了和美国在军事上的差距。不断发展的苏联战略武器计划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尼克松政府的头上。中国方面,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的珍宝岛事件开始把中美苏战略问题提上了中国领导人的战略思考日程。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就职,他在就职演说中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并通过一系列小的举措向中国方面表示善意。中方领导人敏锐地捕捉了这些信息,以超凡的智慧和魄力,开始撬动美苏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
处于隔绝、敌对期时,中美之间有官方沟通渠道吗?
中美虽然有22年都处在敌对状态,但两国唯一的官方沟通渠道——中美大使级会谈持续了十五年,先是在日内瓦,后来移师华沙。尼克松上任前的134次会谈一直围绕着美台关系这一棘手的问题。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表示,二十年来,中国视美国为其最主要的外部敌人,而美国也将中国看作亚洲侵略和革命活动的根源,在这种背景下,华沙会谈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基辛格戏称:“会谈的重大意义似乎就在于,它是不能取得任何一项重大成就的时间最长的会谈。”
尼克松任总统后不久,中断两年的华沙会谈恢复,在第135次和第136次会谈中,两国代表首次面对面表达了改善关系的意愿,双方还都表示了举行更高级别会谈的意向。
尽管华沙会谈无法让两国打消长期以来形成的敌对和猜疑,实现两国关系的突破性进展,却使中美在隔绝22年后互相传达了友好和举行更高级别会谈的意愿。第136次会谈结束后,华沙会谈不复存在,而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进程却在暗处进行着。
华沙会谈不再启用后,中美双方通过什么渠道沟通?
尼克松和基辛格希望开辟比华沙会谈更高级、更有效的沟通渠道,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一条保密的通信联络途径,一条不受官僚们的既得利益和传统仪式阻碍、双方都信得过的途径”。尼克松亲自出马开辟了巴基斯坦渠道和罗马尼亚渠道。通过第三国中转和中美彼此小心翼翼的试探,两国找到了新的对话窗口。秘密渠道使得中美两国领导人得以沟通信息,最终促成美国特使基辛格访华,并为尼克松访华铺平了道路。
中美两国如何通过秘密渠道传递信息?
秘密渠道的初步建立是在1969年7、8月间。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时曾向叶海亚·汗总统和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总统分别提到美国想与中国改善关系。
1970年10月,叶海亚·汗和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来到纽约参加联合国成立25周年纪念会。利用这个契机,尼克松向叶海亚·汗表明美国希望改善对华关系,愿意派一位高级使节秘密访问北京。在与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会谈中,尼克松发出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外交信号——作为美国总统第一次有意地用正式名称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尼克松用一种微妙的方式承认了新中国的客观存在。秘密渠道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11月14日,周恩来回复叶海亚·汗带来的口信时表示只要美国诚心想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欢迎美国总统派特使来北京商谈。至此,秘密渠道开始了双边传话,传话的内容主要是美国特使来华事宜。次月,尼克松获悉周恩来口信后受到极大的鼓舞,他通过巴基斯塔渠道回复中方,“在北京的会谈将不仅限于台湾问题,而是包括旨在改善关系和缓和紧张局势的其他步骤”。
罗马尼亚渠道也在这两个月发挥了作用。11月21日,罗马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乐杜列斯库出访中国,带来了尼克松的和解信息。周恩来的回复和给叶海亚的口信几乎无异,但是他特别提出:“尼克松自己来也可以。他可以到布加勒斯特、贝尔格莱德去,为什么不可以到北京来啊。”这条口信体现了中国对尼克松的欢迎姿态,使基辛格和尼克松更加有信心打开和中国交往的大门。
中美两国依据国际和国内形势变换做出改善中美关系的决定,不畏敌视和猜疑的鸿沟,设法通过秘密渠道搭一座沟通的桥梁,迈出了中美建交的第一步。下期内容关注 “外交小步舞”中替两国传话的信使,从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看中美之间如何互放改善关系的信号。
参考资料:
《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全集》,作者:亨利·基辛格,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中美关系史》,作者:陶文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新中国外交风云》,编者: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
《尼克松访华前中美沟通秘密渠道考察》,作者:茅文婷,《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6期。
《1966-1976年中美苏关系纪事(连载一)》,作者:王永钦,《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966-1976年中美苏关系纪事(连载二)》,作者:王永钦,《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5期。
来源时间:2021/12/10 发布时间:2021/12/10
旧文章ID:2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