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钢:美国的战争地理学
作者:鲍盛钢 来源:中美印象
一般认为美国的地理得天独厚,东西两边是太平洋与大西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面是墨西哥,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环境之中。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美国的地理位置又具有极端不利的因素,因为它远离世界中心欧亚大陆,孤悬海外。如果欧亚大陆统一或者出现一个主导性大国,那么美国将面临被包围或者处于被孤立与被边缘化的困境。所以,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外交必须始终保持注意,不允许在欧亚大陆两端即欧洲与亚太,还有中部即中东地区出现国家或者国家之间的联盟,形成一个主导性的势力,从而威胁美国的安全。对此,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美其名曰“和平地理学”,然对于世界来讲,则是实实在在的战争地理学。
从历史上看,干预还是孤立是从美国地理位置衍生出来的关于更高层次战略原则的讨论,它是美国外交政策最古老的问题。正是干预与孤立的相互交替使美国外交政策似乎进入一系列长周期,其中单调地重复着孤立,联盟,战争。然后换同伴,孤立,联盟,战争,如此循环往复。放弃之前的盟友是因为它现在变强了,支持之前的敌人是因为它现在变弱了。因此在这样令美国满意的平衡状态下,它会回归辉煌的孤立状态。但是,平衡会逐渐打破,新一轮周期又将开始。一个分裂但平衡的欧亚大陆是美国霸权存在的先决条件,它既是一个地缘政治框架,也是一个地缘经济框架。在历史上,大英帝国就是如此,在这种循环往复中历经了三百年。而美国如同英国一样,也想以最小代价达到自己的目标,尽管规模不同,单位更大,距离也更远。
从美国建国开始到现在,美国外交一共进行过六次战略转移,而每次转移,美国都会消灭一个强劲的对手,奠定自己的霸权。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让西班牙遭到肢解,美国成功夺得太平洋海权,走上大国崛起之路。第二次在一战前后,战略重心转移到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基本上是遵循孤立主义的政策。但是,大战爆发时,表面上美国是保持中立,其实从一开始,美国就没有打算袖手旁观。美国不担心英法,因为他们已经在衰落,但美国担心新兴的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称霸。如果德国占领欧洲大陆,就会动用全欧洲的力量与美国抗衡,美国就难以保证自己在西半球的地位。于是,美国借口德国的潜艇炸沉英国轮船导致美国人遇难,参加了协约国阵营。到1917年,德国败局已定,美国以重兵长驱欧洲,一举结束战争,雄立欧洲。从1776年从欧洲人手中独立,到1917年反攻并初步“占领”欧洲,美国只用了一百多年。
第三次转移发生在二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试图领导美国走向世界舞台,但是结果孤立主义赢了,美国拒绝加入国际联盟,拒绝在欧洲作出政治上的承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美国也保持中立。当纳粹德国向苏联发起进攻一个星期后,美国副总统杜鲁门对《纽约时报》发表谈话说:“如果我们看到德国正在胜利,我们就该帮助俄国。无论谁占上风,我们都该让他们互相杀戮,杀得越多越好!”同时,美国在“二战”中为交战双方提供物资,大发战争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不仅走出了经济大萧条,而且一举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者。美国的第四次战略转移,针对的是前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又面临一个新问题,是回归孤立主义,还是继续干预主义?孤立主义一时间在美国又似乎占了上风,他们要求从欧亚大陆撤军。但是,面对强大的苏联,美国又一次成为被邀请的帝国,变成了西方自由世界的盟主。第五次美国针对的是日本,一度日本被认为是继前苏联之后对美国的最大威胁。1985年,缓过气儿来的美国召集德、日、英、法,签订了影响深远的"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的经济从此一蹶不振。第六次转移是向中东,中亚的转移。1991年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应该回归孤立还是继续干预呢?根据美国外交政策长周期律,显然应该回归孤立主义才对,但事实上美国选择了干预主义,而这目前被认为是美国冷战后霸权衰退的原因。已故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家布热津斯基认为,冷战后美国根本就没有形成长期的全球战略,以至于白白浪费了冷战胜利的红利,并且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目前,美国外交显然又处于新一轮的周期中,这次锁定的是中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毫无疑问,中国是对美国的最严重挑战。他表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在于它既有对抗的一面,也有竞争的一面,还有合作的一面。美国和中国打交道,必须充分利用美国的优势和实力地位,那就是美国拥有强大的同盟国关系,这种优势是中国所没有的。那么,美国以其政治与军事之道遏制中国经贸与和平外交是否是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了呢?或者说是玩错了游戏?因为目前亚洲的重大战略游戏不是军事游戏而是经济游戏。另外,美国建立新的反华联盟是否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因而注定会失败?显而易见,美国又回来了,但是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美国也不是原来的美国,中国也不是原来的中国了。
(作者简介:曾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国际政治硕士和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比较政治学硕士,现就职于加拿大海外集团)
来源时间:2021/11/14 发布时间:2021/11/14
旧文章ID:2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