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名:怎样读老子
作者:不名 来源:中美印象
凤凰网旗下的电商“凤家商品”,推荐了不少书籍,如美国杰弗里·瓦夫罗所著900多页图文并茂的《地图上的世界简史》,4册大开本的《藏在地图里的国家地理世界》,八卷本的《中国大历史》,让利不少,我都买了,读后觉得还行。
近日,它又推荐起余秋雨大师的《老子通释》来。我没买,一是嫌贵,二是我已经有了两本同类的书籍。其中,1984年出版的旅美学者陈鼓应《老子今译及评价》,我逐字逐句读过,收益颇大,感觉很好。该书每章都有都按“注释”“今译”“引述”的体例进行讲解,引述的都是古今解读老子的名家,还兼收并蓄了各家不同的解释和见解,并且表明了陈自己的可否。总之,近500页的篇幅,语言简洁明了,干货不少。
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以来,历朝历代都有解读,这类书很多,读不胜读。而且,越是到后来即离我们越近,就越有着“天下文章一大抄”之嫌——都是在用现在的语言把名家之言汇总编织成文,没多少新东西。
那么,应该“怎样读老子”呢。
我以为,一般人若想了解老子,认真读上一本无论“今译”还是“通释”即可。关键在于选对读本,一定要“量体裁衣”,根据自己的古文功底而定。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之前,文学青年能到看的东西有限:主要是鲁迅,再就是四大名著,诸子百家,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昭明文选,古文观止等等这些国粹了。惟其如此,才造就了那时的高中生都有着不错的古文阅读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文禁解除,人们能看的书很多;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包括八卦新闻在内的各类信息更是爆炸得令人目不暇给;加上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和娱乐至上,都挤压了学生的读书时间;而语文教科书古文篇幅的减少也降低了学生的文言功底——名牌学府文学系主任乱典“求仁得仁”的笑话,说明了问题的严重。
至于鲁迅,现在有了对他的负面评价。但他毕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敏锐,见解独到,文笔犀利,尤其是他的思辨和批判精神,对转变一些国人的思维,影响深远,居功至伟。
言归正传,只要阅读能力允许,不妨看陈鼓应的——既然都是别人嚼过的馍,牙口好,还是找有嚼头的啃。此其一。
二,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共81章,大多是一章一句两句,三句四句的极少。我数了数,陈本共157句。先要把每句的字面意思弄清楚,力争达到老师备课的水准——人家来求教,你得做到不看注解便讲得明明白白。万不可不求甚解,声称自己读过《道德经》,却连译成白话都不能。
三,在此基础上,来个分门别类,分别把诸如关于“道”“无为”“不争”“寡欲”“守静”等等的语句,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进行综合阅读,通汇贯通,弄清不同概念的全部含义。
四,最后,必须上网查看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的各种解读,尤其是批判。因为,《道德经》里有许多糟粕,以防读进去出不来了。
以上浅见,聊供一哂。
来源时间:2021/9/18 发布时间:2021/9/18
旧文章ID:2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