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论坛:美国战略调整与台湾安全

作者:  来源:中评社

8月28日,中评智库基金会邀请台湾的蓝绿专家学者,在中评社台北会议室举办主题为“美国战略调整与台湾安全”的思想者论坛,深入探讨美国国际战调整变化的特点与影响、影响美国国际战略调整变化的内外因素、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对国际社会及台湾的影响、台湾应如何看待中美博弈对台湾安全的影响等。

""

论坛由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主持。与会者包括: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刘德海,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左正东,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黄介正,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

与会者普遍认为,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内因包括拜登政府更加注重国内的经济建设、国内民意希望撤离阿富汗等;外因包括美国将重心转移到对抗中国上。与阿富汗相比,台湾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显得更加重要,但是台湾必须从阿富汗事件中吸取教训,不能把自身的安全寄托于美国之手,需要尽量在中美之间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如此才能避险,维护自身安全。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提到,跟特朗普不同,拜登强调美国必须重新回到国际领域。第一,要强化跟盟邦之间的合作,因为美国认为以自己目前的国力没有办法单独因应国际议题。第二,美国应该运用自己的优势,在国际议题上积极参与,因为缺席意味着中国填补空白。第三,要强化自己的价值领导,证明民主国家依然能够扮演国际间领导的角色,没有被威权价值所取代。

王高成认为,影响到美国国际战略调整的因素方面,外部因素是中国的崛起,美国认为中国挑战了自己的全球领导地位,同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内部因素则包含两点,第一是美国经济的下滑;第二是美国政党、族裔等社会上的分裂。

谈及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对国际社会的影响,王高成分析道,第一,美国放弃经营了二十年的地方,且撤军过程中突兀混乱,将让国际社会判断美国的国力在下滑。第二,北约多国对美的撤军行为颇有微词,显示出盟邦对美领导力及承诺的质疑。第三,东南亚及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会对美国的决心和能力都有怀疑。

“阿富汗看起来战略位置很重要,但它本身没有什么资源可以提供给美国。台湾跟阿富汗不一样。”王高成说,第一台湾经济很发达,与美国的经济有很强的连接,在科技的供应链方面也扮演关键角色;第二,台湾是一个民主社会;第三,台湾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地位重要。当然,台湾也必须警惕,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以国家利益为主,当在一个地方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它就会放弃。假如美国在台海的介入达到了有伤亡的程度,美国国内民意是否会改变?美国是否会顺应民意,放弃台湾?

王高成表示,中美博弈是一个长期议题,台湾被推向对抗中国的第一线,成为美国抗中的筹码,大陆也会把对抗美国的压力释放到台湾身上。他建议台湾在“外交”上设法降低大陆的疑虑,改善两岸关系,建立对话机制。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左正东认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并不属于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其更多反映的是美国的内政问题。第一,美国在阿富汗已经太久了,经历了四任总统。第二,拜登撤军沿袭的是特朗普跟塔利班之间的协议,说明这是两党的共识。第三,拜登在“911”二十周年以前撤军,给了国内一个交代。

撤军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左正东主要强调印度和中俄两方面。印度方面,阿富汗情势恶化为印度的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亦使得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上升,因此印度必须将重心转移。这会影响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评估。中俄方面,阿富汗的治理改善、人道援助、反恐、对新政权的外交承认等,都为中美合作开辟了新空间;但是美撤军又给了中俄一个窗口去介入阿富汗形势,对西方力量来说是一个负面影响。

左正东提到,台湾跟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有相近之处,但历史上有很大不同。美国介入阿富汗后,二十年间一直处于军事冲突的状态。但两岸关系在1979年之后,维持了超过四十年的和平阶段,两岸之间有深刻的经贸、社会往来及民间互动。这种历史差异就造成了台湾与阿富汗的不同。

左正东指出,在中美台三角关系中,美台没有根本的冲突。在美台关系恒定的情况下,两岸关系就会受到中美关系的共伴效应:大陆跟美国关系不好,两岸关系也不会好;大陆跟美国关系好,两岸关系才会好。因此,他认为台湾应在中美之间“避险”,即台湾与美国关系的改善,不应该以牺牲与大陆的关系作为代价,反之亦然。此外,他表示,人民的力量最终可以改变世界的格局,所以两岸要扩大民间交往,建立一个能够跳出党派色彩及强权竞争的社会力量,使得两岸之间从敌意螺旋转切换到善意螺旋。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黄介正提到,美国的战略调整早就开始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美国必须在中东和印太之间rebalance(再平衡),同时也必须在国内和国外之间再平衡。另一方面,在百年大变局中,美国需要尽量延长这个赛局,延长“独霸”的时间,战略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领先,延长赛局。

黄介正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中国跟俄罗斯走得近,有合作的意愿跟空间,中美和美俄之间扩大了冲突。从地缘的角度来看,一边是中国的西部和北部(上合组织),一边是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印太地区)。中亚地区乱,就会影响到中国。因此在拜登团队上任之初,还没有明确整体对中战略的时候,就开始对新疆作出反应,说是种族清洗。

黄介正建议,两岸需要有避险的意识和机制。如果避险没有处理好,就会变成危机。中美两军中有避险机制,可是两岸之间没有。如果中美在台湾周边海域发生不预期的冲突,台湾如何处理?如果台军和解放军之间有所误解,而又没有渠道沟通,会不会制造出不可预期的问题而坏了大局?大陆的大局是伟大复兴,台湾的大局是维持台海和平。

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指出,美军离开了反映的是美国回来了。拜登在撤军之后表示,若任何人入侵北约,美国会做出回应,对日韩台一样。保护北约针对的是俄罗斯,保护日韩台针对的是中国大陆,所以美国的国家战略调整是以美国利益为核心,针对中国做更积极性的对抗。

董思齐表示,在目前全世界的大规模交流都暂停的情况下,台湾要做的是强本,用民主的原则去深化民主的治理,同时解决台湾现在要面临的问题,来回应目前世界性的三大变局,包括中美博弈、疫情影响、数位时代的转型。

谈及台湾在中美博弈中该如何避险,董思齐认为,在传统安全议题和非传统安全议题之外,每个地区都有特殊议题,例如以色列面临中东议题,韩国面临半岛问题,台湾面临的则是两岸议题。在台海议题已经国际化的情况下,台湾应努力加强两种状态。第一,被需要。台湾需要在供应链、民主价值、区域合作等方面被需要,这样别国不会让台湾陷入很大的危难。第二,被喜爱,即软实力,这样才会有来自周边的支持。台湾要让自己更彻底地被需要、更广泛地被喜爱。

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刘德海提到,拜登与特朗普有三大差异。首先,特朗普是攻势外交,拜登则是守势外交,内政优先。其次,特朗普是单打独斗,拜登是联手他国与中国对抗。第三,特朗普看的是短期利益,拜登则是要把中美对抗周期拉长。

刘德海认为,阿富汗是中亚、中东、东北亚、南亚四个区域的枢纽,美国在阿富汗兵败如山倒,等于拱手让出了该地予中国,还让中东、中亚与东北亚串联起来,给了“一带一路”落地的机会。此外,美国的盟邦在此次事件中丧失了对美国的信心,韩国、日本,以及铁杆盟友澳大利亚都表示要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因此阿富汗撤军对美国的国际大战略来讲是一个重创。

刘德海指出,从阿拉斯加的针锋相对,到天津务实的沟通,再到布林肯主动打电话给王毅商谈阿富汗局势,说明美中逐渐走向“和”的路线。政治安全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经贸科技成为了国家权力的核心。因此美中都聚焦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对于台湾这样的小经济体来说,务实是第一重要的,不能带着情绪与大陆互动。

刘德海建议,台湾必须与大陆、与美国都维持畅通的沟通管道,如果不能沟通,就不能避险。其次,在中美两强中,台湾不能选边站,而要与两边都维持友好关系,如果只跟一强好,就会变成那一强的棋子。

主持人、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首席顾问赵春山作总结指出,阿富汗是美国内政外交变化下的产物。从国际舆论上讲,这次撤军让很多国家对美国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美国内部也在检讨。更重要的是,撤军留下了很多问题,例如权力真空、阿富汗如何重建、恐怖主义再蔓延、难民等。

赵春山续指,台湾不是阿富汗,但要避免成为阿富汗。阿富汗事件给台湾最大的教训,就是安全不能寄托在别人的手上。当今的安全不再是absolute security(绝对安全),而是relative security(相对安全),各国之间,特别是中美台大三角之间的安全是相关的。同时,安全的意涵也在扩展,超越了军事安全的范畴,囊括了疫苗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

赵春山表示,台湾要让美国了解,台湾的安全不仅仅是台湾的安全,与美国也有关;同时,也要让大陆了解,台湾的安全与大陆的安全也是相连的。大陆应该思考,台湾是否应该成为中美博弈的火药桶?中美博弈是否要拿台湾的安全来当筹码?

论坛整理稿全文将在《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刊发。

来源时间:2021/9/6   发布时间:2021/9/6

旧文章ID:25904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