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凯大使发辞别信!历经八年、三任美国总统、N多难忘瞬间,他已满头白发

作者:长夏  来源:环球人物

""

已经满头白发的崔天凯形容八年驻美生涯“让我经历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结识了很多热情友好的朋友,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终身难忘的记忆。”


6月22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官网发布崔天凯的辞别信。

“自2013年4月担任中国驻美大使,转眼我在美国工作已八年有余,将于近日离任回国。这是我外交生涯中最长的一次驻外任期,让我经历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结识了很多热情友好的朋友,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终身难忘的记忆。”信中写道。

崔天凯出生于1952年,今年已经69岁。他是中国驻美大使中任期最长的一位,先后经历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三任美国总统,见证了两国关系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亲历了两国关系的风风雨雨和美国对华政策的新一轮重构。

八年前初到华盛顿履新时,年届60的崔天凯昂首阔步、身姿挺拔,发丝间尚有灰黑之色;而今,他已是满头白发,脸上的皱纹深邃不少,背也微微有些驼了。但不变的是他的眼神,沉静坚毅之中依然蕴含着千钧之力。

""

2013年4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崔天凯抵达华盛顿履新。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21年2月,崔天凯为驻美大使馆活动“2021春之声—中美青年云端音乐会”致开幕辞。

""

“经历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崔天凯是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他出生于上海,中学没毕业就到黑龙江农村插队,在农村种了5年的大豆和小麦。这是段艰苦的历练,却也让崔天凯对中国农村和贫困问题有了深入了解。

让崔天凯走上外交之路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1979年——这一年,他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联合国译员培训班的研究生。

2020年接受美国前财长鲍尔森采访时,崔天凯曾回忆,他一直对国际问题、世界局势以及相关问题很感兴趣。去考联合国译员培训班,“或多或少与好奇心有关”。

联合国译员培训班人才济济,但崔天凯已经初步展露他的外交才华。有同班同学回忆,那时候上报刊阅读课,要看《经济学人》等外刊,还要进行时事讨论,崔天凯看杂志、翻报纸都很快,研讨会发言时总是自信地侃侃而谈。

""

1981年第一期联合国译训班毕业合影。三排右六为崔天凯。

1981年从培训班毕业后,崔天凯到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工作了四年,之后进入外交部。1986到1987年,他又前往位于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深造,并获得国际公共政策硕士学位。

这两段在美国的经历,尤其是在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的经历,为崔天凯日后担任驻美大使奠定了基础。在美国学习期间,崔天凯更近距离地接触了美国社会,也更系统地学习了美国国情、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

2013年4月,崔天凯就任驻美大使,承担起促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任。履新之时,他用“任重道远、心诚志坚”这八字展望未来,并笑言“争取在这八个字上做得好一些”。

说任重道远,是因为崔天凯知道,中美关系的前路“不会那么平坦”,总会有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解决。说心诚志坚,则是因为他是代表中国“带着充分的诚意来的”,中国维护两国健康稳定的关系的意志也是坚定的。

""

此后至今,崔天凯经历了民主党人奥巴马、共和党人特朗普和民主党人拜登三任美国总统执政时期,在中美关系的晴雨变化中直面诸多挑战。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翻看中国驻美大使馆官网记录可以发现,那段时间,崔天凯的行程变得更加密集。除了与美国政府人员接触,他也积极到民间机构开展活动,经常接受媒体采访。

“从1981年我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至今,我作为留学生、联合国职员和外交官,已先后在美国生活了11年……然而近来,我却开始感到困惑。我问自己,现在的美国还是我以前认识的那个开放、自信、乐观的美国吗?我在华盛顿找不到答案,于是今天我来到了哈佛大学,相信你们会给我一个答案。”2018年4月,应邀访问哈佛大学时,崔天凯冷静克制、不卑不亢的话语久久回响。

“自2013年以来的驻美期间,崔大使经历三任美国总统,两次政党轮替,不但亲历了2013年到2016年中美两国元首外交的密切互动,而且也在特朗普政府单方面破坏中美关系的情况下努力与美国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沟通、努力稳定两国关系。”谈到崔天凯的履职经历,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对《环球人物》记者作出上述评价。

""

“结识了很多热情友好的朋友”

正如崔天凯辞别信中所说,他在美国“结识了很多热情友好的朋友”。而这不仅得益于他早年工作的积累,也与他就任大使后孜孜不倦的努力有关。

崔天凯曾在接受采访时谈起,到了美国,第一项任务就是“混个脸熟”。他还考虑通过Facebook等社交网络与美国民众交流:“要不人家连你大使都不认识,怎么认识你的国家?”

美国政府、媒体、学界、民众……在美期间,崔天凯积极和各个方面接触。他被美国媒体称为“最了解美国的中国外交官”。有媒体评价,崔天凯在无数国际会议上与美国外交人员“展开较量”,而且总能“消除差异”。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几天后就是农历春节,他没有像前任们那样向美国华人拜年,而是由代理国务卿香农代为祝贺。这引起美国华人的议论。

但到当地时间2月1日,也就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五,中国大使馆举行了“2017欢乐春节-中国文化之夜”活动,特朗普之女伊万卡携5岁女儿阿拉贝拉出席。母女俩在崔天凯陪同下步入会场后,在场嘉宾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母女俩参观了中国的传统工艺,并观看了晚会节目表演。

一周后的2月8日,特朗普致信习近平主席,感谢习主席祝贺他就任美国总统,并祝愿中国人民元宵节快乐,鸡年兴旺。

""

崔天凯与伊万卡母女在大使馆的春节活动上。图片来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崔天凯特别注意“文化外交”。 例如在2016年5月,他和夫人倪培君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邀请了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等美国最高法院“音乐之友小组”成员,和钢琴家郎朗一起“聆听音乐、轻松交流”。

""

崔天凯与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郎朗在招待会上。

为招待会致辞时,崔天凯说,中美两国正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希望继续以音乐等艺术形式为桥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沟通情感,分享喜悦,增进理解,深化友谊,为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美国大法官们则表示,今后愿与使馆进一步加强沟通和联系,共同推进美中在司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今年4月10日是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的纪念日——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批美国新闻记者到访北京,向世界发出了中美改善关系的信号,由此揭开了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序幕。崔天凯为纪念日活动做了视频致辞,并借此机会再度强调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在美国工作期间,崔天凯与侨胞一直维持着紧密联系。他抵达华盛顿后参加的首场大型活动,就是数十家侨社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履新不到一个月,他又到访纽约华埠,问候美东华侨华人。

2015年,成立25周年的华裔精英组织美国百人会举办年度颁奖晚宴。崔天凯出席并发表演讲,畅谈对中美关系的展望,并肯定百人会的贡献。同样出席了这场晚宴的著名华裔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杨雪兰于去年底在美国逝世,崔天凯当时还发去唁电。

""

2015年4月,华裔精英组织美国百人会成立25周年活动,前排左起贝聿铭、骆家辉、崔天凯、基辛格。

崔天凯6月22日发布的辞别信,也正是以全体侨胞作为致信对象。他谈到,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十字路口,美国对华政策正经历新一轮重构,面临在对话合作和对抗冲突之间作出选择。此时此刻,在美侨胞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在美侨胞继续做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促进者和积极贡献者。

除了侨胞,崔天凯也注意在“朋友圈”里团结各方力量,比如在美国举足轻重的犹太人群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特朗普政府一直对中国横加指责,美国各地排华情绪上升。崔天凯在2020年2月会见了大卫·伯恩斯坦等美国多位犹太人组织主要负责人。伯恩斯坦一行人向崔天凯转交了87个美国犹太人组织共同发表的公开信,声援中国人民和美国华人,反对种族歧视和辱华言论。

""

崔天凯与美国犹太人组织代表合影。

""

“留下了很多终身难忘的记忆”

崔天凯在辞别信中说,他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留下了很多终身难忘的记忆”。而事实上,他智慧的外交举措与极强的个人魅力,也让很多人终身难忘。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曾评价称,崔天凯总是别具一格:“他很讲究策略,总是能拿出解决方案,从不慌乱。”

2010年,坎贝尔在自家农场里举办社交活动,邀请了正在美国访问的时任副外长崔天凯参加。期间,坎贝尔开出一台制造于20世纪50年代的拖拉机——与崔天凯青年时代在黑龙江插队时开过的拖拉机很相似。众人的谈话难免触到了那段动荡岁月,聚会上的一些美国人认为这可能会使崔天凯感到尴尬。

但崔天凯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不悦。相反,他登上拖拉机,向坎贝尔展示了驾驶和割草技术。坎贝尔非常开心,两人在拖拉机前合了影。崔天凯再次访美时,把一个中国名牌拖拉机“东方红”的模型作为礼物送给了坎贝尔。

""

2011年启动的中美亚太事务磋商,就是由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崔天凯与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坎贝尔共同推动建立的。
图为首次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期间,崔天凯与坎贝尔见面。

中国民众印象更深的,或许是崔天凯的诸多金句。

2012年,面对网民对“我国在黄岩岛等问题上外交政策过于软弱”的批评,他把中国比作金庸小说里的“大侠”:“真正的大侠从来不会两句话不合心意,就拔出剑来砍,那都是二三流的角色。”

面对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时,崔天凯总是不厌其烦、又立场坚定地回应涉港、涉疆等敏感议题。就在今年3月底,他还接受CNN采访,谈到西方媒体所说的所谓新疆少数民族人权问题。“我清楚地强调一遍:中国没有做这些事情。不幸的是,包括记者在内的一些人,从一开始就带着极深的成见和偏见,问题出在他们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会就特定情况得出完全背离事实的结论。”崔天凯说。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面对美国等国家在“病毒溯源”等问题上的造谣抹黑,崔天凯霸气斥责:“有些人所处的位置很高,但智商、情商不一定与之成正比。”“中美关系不能任由少数人操弄,拖入冲突对抗境地。”

也是在疫情期间,崔天凯写给张文宏医生的信在社交网络刷屏——面对同胞时,这位霸气的外交官展露出温情一面。

""

崔天凯给张文宏的手写信。

崔天凯亲手所书的这封信,主要是为了感谢张文宏接受驻美大使馆邀请,在线同在美留学生、华侨华人就抗疫问题进行长时间对话,给予他们关怀与指导。他恳切地说,希望疫情过后能回上海看看,去拜访张文宏,“不是为了看病,是为了讨教”。

“竟然是手写信”“中国需要更多这样棒的外交官”“崔大使是儒将”……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对已经白发苍苍的崔天凯有了新的认识。

“近年来,中美关系由于美方单方面错误政策的原因而出现了比较严峻的情况,崔大使无疑也面对着比较艰难的工作环境,但他还是积极行动、广交朋友、主动面对美国公众、美国媒体、美国各界表达中方长期以来一贯的积极意愿,也多次坚定明确中方的红线和底线,积极稳定两国关系的同时,也坚定地捍卫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刁大明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每每看到崔大使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都能感受到中美关系的希望与未来。崔大使驻美期间的对美工作,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气魄与风范,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具体实践。”

""

此前接受鲍尔森访谈时,崔天凯曾坦言,“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华盛顿)时,我没想到我会在这里呆这么久。”八年时光,他见证了中美关系的不断演进和变化,也时时提醒人们警惕复杂的形势。令人动容的是,他虽已满头白发,心态却从未老去。

不久前接受采访时,他仍在表达坚守岗位的决心。“任何工作既然有就任,也会有离任,这是很正常的。我自己要想的就是,只要我在这个岗位上一天,就该有一天的担当,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至于我的年龄,我想我还没有资格去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适合我说的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

相关报道:驻美大使崔天凯将离任:在美八年,最爱“打开天窗说亮话”

6月21日,据中国驻美使馆消息,驻美大使崔天凯发表辞别信,将于近日离任回国。他在信中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在美侨胞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

据了解,崔天凯于2013年开始担任中国驻美大使,至今已有八年,为历届任期最长的驻美大使。此前,他曾任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中国驻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是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今年4月,崔天凯在相关活动开幕致辞时指出,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一场灾难。

37年的外交生涯

官方简历显示,崔天凯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17岁的崔天凯来到黑龙江省爱辉县当知青,在农村一呆就是5年。知青生涯结束后,他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之后留校任教并攻读研究生。

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同传译员,崔天凯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一期联合国译员培训班顺利毕业。他来到联合国总部秘书处会议服务司中文处任译员,这是崔天凯接触外交事业的起点。

1984年起,崔天凯进入外交部工作,开启了长达37年的外交生涯,历任外交部发言人、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衔参赞、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中国驻日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多个重要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崔天凯接替张业遂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这是他在外交生涯中最长的一次驻外任期。

不懂日语的大使,见证中日关系新发展

2007年,55岁的崔天凯接替王毅出任中国驻日本大使,到任后第一次公开亮相的场所便是东京华侨联合总会,他表示,自己不懂日语,要以“小学生”的姿态向日新老侨胞“老师”求教。

虽然不懂日语,但崔天凯对日本外交工作却不陌生,从2003年到2006年,崔天凯在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时主要负责的就是中国对日外交工作。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的时期,他在朝核六方会谈、中日东海问题谈判等场合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崔天凯上任前后,两国政要的出访之旅,让中日关系迎来了“融冰”期,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崔天凯“赶上了好时候”,崔天凯也曾在公开场合中谈过中日关系,他指出,中日关系的根本问题,是日本能不能接受中国发展强大。当时他还表示,中日关系站在了历史新起点。

担任驻日大使期间,他积极协助政要访日、汶川地震日本医疗队救灾、奥运火炬境外传递、中日民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推进了中日之间友好往来。

2009年,在日本工作两年后,崔天凯回京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一职。在担任外交部副部长期间,崔天凯主管美洲和大洋洲地区,常往返于太平洋两岸,与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团队建立起广泛联系。

""

崔天凯接受央视采访谈中美关系。

爱说“明话”,多次回应热点争议

在辞别信中崔天凯提到,在美八年期间,自己经历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南都记者观察到,2013年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的崔天凯,为历届任期最长的驻美大使。从向奥巴马递交国书开始,崔天凯历经三任总统,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复杂变化。他也一直秉持对外媒“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外交风格。

崔天凯履新驻美大使不久后,美日共同发表声明,明确钓鱼岛问题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对此他回应称,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是有“一定选择性”的,而且“很可能选择了错误的一边”。

在涉及中国主权和内政事务方面,崔天凯多次表态美国要明确边界。今年他在“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蓝厅论坛上指出,要划定中美关系红线,在涉台港疆藏问题上,中方无退让余地。

在任期间,崔天凯曾多次就中美和国际争议问题据理力争,回应焦点事件。针对长期的中美经济摩擦,崔天凯也在公开场合提醒美方“把中国当成战略对手,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面对外媒对新疆问题的质疑,他第一时间公开谴责对疆的扭曲报道“不真实、不道德。”

他还借助国内媒体节目对美政府的“贸易战”做出了强硬回击,表示如果对方挑衅,中国将奉陪到底。

新冠疫情发生后,他接受了多家外媒的访问,就中方疫情数据、透明度、人事调整、病毒来源等问题进行回应。他还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回应了西方国家抹黑中国疫情的现象,他表示,世界对中国的指责游戏该结束了。

崔天凯曾在留学生联欢活动上说,“中国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原则,但‘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且‘犯了你还要打痛你’。”

""

崔天凯接受媒体采访。

对两国和世界而言,中美对抗是一场灾难

去年10月,崔天凯在一次活动致辞中提到,当前中美关系正经历建交41年来罕见的严重困难。在辞别信中他也提到,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十字路口,美国对华政策正经历新一轮重构,面临在对话合作和对抗冲突之间作出选择。

他强调民间人士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当前在美侨胞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要继续做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促进者、贡献者。”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担任驻美大使八年来,崔天凯曾多次对中美关系发表见解。他曾与他人联合撰写一篇名为《新时期中国外交全局中的中美关系——兼论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长篇文章,全面阐述了他对中美关系的看法。

他在文中强调,中美之间要探索出一种合作而非对立、双赢而非“零和”、良性竞争而非恶意博弈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

今年4月,崔天凯还在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上通过视频发表致辞,他指出,中美关系正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选择。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一场灾难。

来源时间:2021/6/23   发布时间:2021/6/22

旧文章ID:2527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