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宁:消费信贷在美国 -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

作者:骆宁  来源:中美印象

【编者按】美国经济正期望从新冠疫情中迅速复苏。拉动经济回升的主力是大众的消费,而消费信贷又是消费的强力助推剂。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美国并非历来如此。作为一个清教徒立国的国家,美国在今天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中却有最发达的消费文化和最成熟的消费信贷,这中间“美国传统价值”经历了怎样的历史翻转?二次大战之后的西方消费经济在争取冷战胜利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美国在1980年代之前有欧美最禁锢的银行法规,为什么反过来造就了最发达的信用卡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消费信贷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美国消费经济在全球产业链的发展成长和当前危机中是什么角色?这些都是2021年6月5日纽约聊斋的主题。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方面的专业讨论,而是以消费信贷为中心展开的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侧面的历史回顾和时情议论。

美国文化从清教徒的传统精神向消费主义转变

从“五月花号”开始算到现在是整整四百年。前面的二百五十年里,清教徒的传统精神在美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其中有宗教、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而这种传统中坚持的勤俭、自立也是与当时的经济需求非常契合,因而得到互相支持和加强。

在传统社会中,家族对于新家庭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扶持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孤立海外的移民国家的美国来说,全是所谓“核心家庭”(core family),即夫妻加子女。在这种社会中,每个家庭只能靠勤俭才能自立并发展。挥霍、怠惰只会带来家庭的毁灭。

这种情况到了美国内战以后发生了变化。铁路的发展,特别是横贯美国东西两岸的大陆铁路的修通,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在这样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机会,抓住了这些机会的人,有些可以一夜暴富。与此相应,许许多多的银行、融资公司也纷纷出现,给这些新机会提供融资。这些“镀金时代”的新典范一步步侵蚀、动摇着清教徒的传统文化。

更重要的是,铁路、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市民阶级(bourgeois)的成长,而这些人群的追求非常不同于开发西部时代独立屯居的农户。

缝纫机的出现及其产业的发展是那个时代一个很好的写照。缝纫机被称为是历史上第一个家用高科技产品,有几十个零件,涉及至少十几个专利。为了结束不同专利拥有者之间耗费巨大的诉讼战争,缝纫机产业实现了美国专利制度上一项划时代的创新,就把多个专利合成一个“专利池”(patent pool),分享专利收益。

专利战的结束并没有排除缝纫机产业发展道路上的所有障碍。其中最明显的是缝纫机价格与当时的收入水平的矛盾。这个障碍被另一家主要制造商—Singer–的创新,即通过以租代售的分期付款方式给解决了。Singer借此以及其他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迅速成长扩张,发展成最早的消费产品的国际性集团公司,建造了纽约最早的摩天大厦,其品牌保持了近百年辉煌。

""

虽然缝纫机产业的崛起在美国企业和消费品市场的历史上开辟了多项创新,推动美国社会和文化发生全面变革是20世纪初兴起的另一个产业–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上最杰出的革新家—福特—的许多故事早已广泛传播。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建立的装配线制造流程。这项创新完成了大批量生产(mass production)的全过程,把工业革命推到了巅峰。

""

汽车大批量生产的成功,极大地冲击了美国的市场和经济,引起了知识界、工人、社会各方面激烈的争论。很多人认识到其正面作用,认为高生产率有利于财富扩散,推进平等与民主。而汽车普及特别有助于提高劳工流动性,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很多人看到大批量生产把工作非人性化(dehumanization),而且生产的流程、速度等决定权从工人转移至管理层。20世纪初是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1913年激进的无政府主义组织推动成立 “大统一工会”虽然流产,工运的威胁迫使制造商做出相应的对策。福特在1914年推出“The Five Dollar Day” (每日5美元)的工资与工会对抗,以换取工人的服从。福特公司还成立了”社会部“,专门研究工人业余生活和消费习惯。其他制造商立即跟进,一起推动一个观念的转变,即人生的价值不再是由工作做什么来定义,而是由业余时间里有多少钱来消费、如何消费来展示。

这就是美国消费文化的发端。所谓消费文化,并不仅仅只是消费在数量上的极大增长,更重要的是消费在人生价值上地位的转换。对于当时劳工主体的制造业工人来说,工作成为简单枯燥的重复劳动,没有技艺可言。而他们的收入却随着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而明显改进,在满足了家庭生活必需支出之后,有了逐年增长的富余。在工作性质的排斥和业余消费的勾引的两面夹攻下,人生价值的社会体现很容易就转向了。

随着美国社会风尚的转变,福特公司的对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也乘风而起。1920年接任GM公司总裁的Alfred Sloan认为,当时福特公司已经借成本优势占领了市场大半,如果正面对抗需要极大量的资金。他另辟蹊径,从“时尚”角度入手,打开市场局面。GM的车更加注重外观,而且有多种颜色,多种车型,不像福特就是一种Model T,全是黑色。GM的车因此比福特的车成本和售价都高不少。在这种局面下,GM靠什么冲破了福特的市场霸权?它的法宝就是消费信贷。

""

虽然福特的理想是让每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都能买得起汽车,并且不断降低Model T生产成本,但当时的价格还不是一般中产家庭能够立即买得起的,而必须节俭攒钱几年才能买。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融资公司,帮助中产家庭购置包括家具、汽车在内的用品。GM成立了自己的融资公司,在规模、财力方面超过大部分融资公司,而且帮助汽车销售商预购汽车,得到销售商的支持大力推销GM的车。与此相对,老福特一直拒绝通过信贷来促销。他在工业组织管理方面是个开辟时代先锋的革新者,但在财政方面持有传统的保守观念,非常敌视银行和金融行业。

GM的战略取得了成功。GM车的销售量在1927年超过福特车。老福特不得不调整战略,与当年推出Model A来取代Model T,并于1928年成立融资信贷公司,准备与后来居上的GM决战。可惜,他的转变太晚了。一年后,纽约股市崩盘,大萧条开始了。福特开创了汽车大众化的时代,可是被GM超过,此后几十年屈居GM之下,它初创时期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

美国内战结束后的这六十多年,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英雄遍地辈出的时代。它的创新精神绝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方面。像缝纫机和汽车产业的成功典例所展示的是技术革新开发出来的原动力,通过工业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等等方面的创新相配相助,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并通过营销造势、市场开发、舆论响应等等方式伸展普及到广大民众中去,推动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造变革,从根本上翻转了美国传统的清教徒观念,转向追求消费时尚的消费文化。所以,美国开发早期的清教徒传统文化和工业化过程高速发展中转向消费文化,都可以说是响应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变迁的需求,并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稳固了社会协调。

美国工业革命的三大创举—装配线大批量生产、消费信贷、消费文化–把一个新世界推到美国大众面前:“美国梦不仅在经济上是现实可行的,而且是受到社会文化全方位鼓励的!”

一次大战红利的回流美国,促成了“咆哮的20年代”,美国开始发烧,尽情享受,提前消费,醉生梦死,成为当时很多人追逐的时髦。大萧条的降临,把美国人从梦中惊醒。渡过大萧条的人被称为“大萧条一代”,他们在观念上又回归了美国的传统,节俭、勤奋、自立。

大萧条并没有抹去之前那个时代的许多成就:

美国制造业的强劲发展所储备的制造潜力在二次大战中爆发出来,是美国除了大国的人口优势之外决战制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美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推动了各方面新思潮的涌现,其中进步主义(progressivism)在法律界和政府人士当中影响发展很快,通过大萧条时代罗斯福“新政”把社会安全体制、银行监管体制等一系列制度在联邦层次建立起来,形成了“大政府”的雏形。这对于二战以后消费经济的形成提供了体制上的保护。

二战后西方消费经济与美国消费信贷的成长及其历史背景

美国二次大战后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城市中产阶级大规模迁移到郊区,即所谓“郊区化”。另一个重大结构变化是1950年代的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建设。

""""

郊区化和州际高速公路网对其后美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对消费经济的直接影响是产生了对汽车和家用电器巨大的市场需求,并因此带动了消费者对信贷的饥渴,促成了消费信贷长期稳定指数型增长的黄金时代的到来。

""

美国家庭负债结构中有多个组成部分:

房地产抵押贷款(mortgage)

房产净值抵押贷款或信贷额度(home equity loan or line of credit)

车贷(auto loan)

信用卡(credit card)

大学信贷(student loan)

其他[1]

小企业信贷[2]

其中房地产抵押贷款一直是最大的一部分,平均占三分之二以上。但是美国人历来把这项信贷作为一种投资。而且,房地产作为抵押,无法藏匿,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美国没有出现过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崩盘,银行曾经一直认为这是低信用风险的信贷。

""

在消费信贷中,车贷和信用卡一向是最大的两项。车贷用于购车(多为新车分期付款),以购得的车作为抵押。信用卡是无抵押信贷,所以从来都是高风险的信贷。

大学贷款实际上也是投资贷款,不应该算作消费信贷。这项信贷从2008年危机之后快速增长,现在已经成为除了房地产抵押贷款之外最大的一项家庭负债。

""

信用卡在美国发展的历史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围绕消费信贷发生的市场、银行产业、法规监管、技术创新、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沧桑。

信用卡产业成长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是要迅速达到可盈利的规模。这听起来和很多其他产业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信用卡当时面临的是非常禁锢的美国银行法规制度。美国从立国开始就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各个州始终保持尽可能多的自治权。在银行方面,各地都有强烈的地方保护主义,排斥“东岸的金融资本”的竞争。大萧条之前1927年通过的禁止银行跨州业务的McFadden法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战后相当时间内掌权的是“大萧条一代”,他们对银行倒闭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记忆犹新,在开放银行产业上一直非常谨慎。后来是在国际银行业的竞争压力下,才从1980年开始解禁。所以,美国在1980年以前有数量巨大的小银行遍布各地。1980年以后因银行法规解禁,银行的兼并才使数量明显下降。

""

信用卡产业的开创者们并没有坐等体制的开放。禁则思变。他们充分利用现行体制中的漏洞,并在技术、商业组织、企业管理等方面有多项创新,硬是挤出了一条路来。美国银行法规监管体制后来的一些调整开放可以说是对信用卡产业成功的既成事实的确认。

第一个出现的普适银行卡是1950年的Diner’s Club,到1958年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推出运通卡,是美国信用卡发展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两种卡都属于记账卡(charge card)。持卡者必须每个月结算付清本月的支出。运营记账卡的公司其实是有信贷操作的:从消费者刷卡到月底还账,有平均半个月的时间是靠发卡公司的信贷支撑。但是记账卡的发卡公司把记账卡作为支付手段(payment),避开当时银行法规对跨州信贷业务的限制。由于记账卡在业务上并没有对各地的传统银行业务造成直接的竞争,并且有利于外州来的人在当地消费,所以没有受到什么抵制而绕过了法规的约束。记账卡当时的重要市场是有钱人的阶层和业务上有很多旅行或应酬的职业人员(如推销员)。所以面对的还是一个小众市场。记账卡为公司管理旅行和应酬支出提供了方便,所以得到很多公司的认同而得以推广。

记账卡的收入主要靠持卡者交付的年费和商户的折扣。当持卡人刷卡消费100美元时,商户并不能收入100元的全部,其中要给发卡公司3%左右的折扣。商户愿意接受这个折扣是因为可以减少收款过程中更高的现金管理监督费用。

信用卡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1958-1966年第一张贷记卡BankAmericard的出现和初期发展阶段。贷记卡与记账卡不同,持卡人月底不是必须付清全部欠款,而是可以选择付最低限额以上的任何款数。如果没有付清,则余额滚动到下个月,并要偿付利息。由于信用卡信贷的无抵押性质,风险高,所以利息一般都很高,常常比其他类型的银行贷款年利率至少要高10个百分点。如果持卡人出现拖欠,年利率涨到30%都不是稀奇的。

信用卡的这种滚动信贷的出现是信贷史上的划时代创新:过去,借贷还贷时间方式的大部分控制权是掌握在银行信贷经理手里,现在转移到了借贷的持卡人手里。这一创新曾经引起激烈争论:普通大众能约束自己的消费欲望吗?这是不是银行的陷阱? 贷记卡作为一种产业能盈利吗?

贷记卡的商业与盈利模式也不同于记账卡。虽然年费、商户折扣费仍然是重要收入,但最大收入变成了利率差,即余额利率减去发卡公司筹款的利率成本。

第一张贷记卡由位于加州的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推出也不是偶然的。加州在这段时间里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它的地域又大,有多个相距很远的人口和商业中心,而且新移民多,各种传统的约束比较少。所以,加州具备了在一州内发展信用卡规模的最好条件。

信用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1966年两大银卡联盟(bankcard association)VISA和Mastercard成立到1980年,是美国信用卡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蓬勃发展的阶段。银卡联盟不同于之前记账卡如运通卡的网络在于它们是开放的网络,任何发卡银行或商户,只要接受银卡联盟的入盟条件就都可以加入。所以它们的发展很快就超过了运通卡,并且迅速向全球伸展。银卡联盟是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是比互联网经济早了至少三十年的网络经济模式。

""

这段时间里,信用卡产业还突破了银行法规中的一些其他的约束。比如,当时各个州都沿袭了传统的“反高利贷法”,设定了贷款利率上限。可是很多州的利率上限比较低,根本不能满足信用卡高风险所需要的高利率要求。美国最高法院1978年对Marquette Nat. Bank v. First of Omaha Corp.一案的裁定,使得信用卡的利率只要满足发卡公司所在地的利率上限就可以了。于是,发卡银行纷纷在South Dakoda、Delaware等利率上限最高的州注册发卡公司,绕过了其他州利率上限的限制。

""

美国银行体制的落后受到的挑战不止是来自内部如信用卡,而且面临日益严峻的外国银行的挑战。1980年卡特总统签署储蓄机构开放管制及货币控制法案(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 of 1980),全面开放银行市场,就是在这种局面下的应对措施。银行解禁带来了很多混乱和问题,比如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储蓄信贷结构危机(Savins and Loan Crisis),但最终使美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不仅抵挡住了外国银行(主要是欧洲和日本银行)对美国市场的进攻,而且让华尔街大银行在欧洲、日本、亚太地区占领了许多新产品市场。1980-199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金融业解禁法案,于1999年的Gramm-Leach-Bliley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达到高峰,废除了大萧条时代禁止与投资银行混营的Glass-Steagall法案。银行法规解禁为美国银行业走向全球,称霸国际市场,并带领许多行业推行全球化吹响了号角。

信用卡的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外部空间,而且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作为高风险信贷产业,一个信用卡公司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管理。

信用卡的内在风险大致分为几类:

信用风险(credit risk)

这是借款人拖欠还款或破产等带来的损失。信用风险是银行业务中最关键的风险。信用风险的防范和掌控依据的数据是借款人信用度(creditworthiness),即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pay)。是否给一个新客户发放信用卡,首先要根据信用度来甄别“好人”与“坏人”(有无还款意愿及基本还款能力)。发放信用卡之后,也要随时监控监控宏观环境(利率,失业率,物价指数,房价指数,可支配收入)以及借款人的支出现金流和还款行为,以及早发现借款人的消费行为或还款能力的变化。

欺诈风险(fraud risk)

在信用卡发展的早期,主要是信用卡邮寄过程中被偷被冒领,或被盗取卡号。现在大量的出现的是网络风险(批量或个体),特别是身份盗窃。

运营风险(operational risk)

信用卡业务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有相当大的运营风险。

合规风险与法律风险(compliance and legal risk)

伴随着信用卡产业的发展,美国也从1968年开始逐步发展出了一整套法规,制定信息透明、公平原则等多方面来规范市场和保护消费者。这些法规有助于结束信用卡发展早期的混乱局面,把市场纳入公平有序的竞争中去,从整体来说保护了这个新产业的成长。

""

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market and liquidity risk)

美国发卡银行基本上都不把信用卡债务滞留在账面上,而是打包出售给资产抵押债券市场,把大部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转移给债券市场的投资者。

其他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框架和信用卡大同小异,但信用卡业务有一些独特的方面。例如,信用卡业务从一开始就要涉及大量的交易操作和数据处理分析,无法像传统银行业务那样手工操作。所以信用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最早采用电子自动交易处理系统、大数据处理分析、模型预测。1990年代以后,这些方法也逐渐把其他传统的银行业务,如房贷、车贷等采用。又如,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性信贷方式,信用卡的成长也伴随着消费者群体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学习、适应并调整、改变自己的借贷、消费、还贷的行为方式。信用卡产业市场、消费者群体、政府法规、消费者信用机构(consumer credit bureaus)等经济社会中多方面在互动磨合中一起成长起来,使得消费信贷中的“信”的发育、成长建立在逐步成熟的体制环境中,而不是停留在个人的道德伦理层次上。

回顾二战以来美国消费信贷发展的黄金时代,可以看到这不能简单归结为是一个经济发展需求下必然出现的结果,而是技术、商业、市场各方面的创新推动下经济社会文化法规等互动共演(co-evolution)趟出来的一条路。从更大的宏观角度来看,也是冷战格局形成后西方体制政治经济学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战结束后,英国两大党达成所谓“战后共识”,主张通过大政府来实现福利社会。美国更早的罗斯福新政也早已被两大党接受为共识。西方国家都是走上了这条路。这导致了冷战中两个阵营的经济模式分化:苏联阵营仍然沿袭过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轨迹,一味强行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使民生方面与西方相比,日益落后。这是过去几百年来欧洲国家惯用的战略,因为每个国家,特别是强国,都要随时准备下一场大战。但是核武器的出现和“互相有保障的摧毁”(MAD, 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战略的建立,使世界大战长期被遏制。这使得苏联经济完成战后重建后逐渐失去发展动力,陷入困境。而西方资本主义则转向,从传统的投资主导,供给推动型经济转向消费主导,需求拉动型经济,保持了半个多世纪以上的增长活力,为西方赢得冷战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可以说西方赢得冷战的经济制度上的三驾马车为:

消费经济

福利国家

个人信贷

英美1980年代以后以撒切尔-里根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政纲试图修改调整方向,但大局已定,他们也不可能再取消福利国家的体制,只能通过所谓“小政府”的口号来弱化其程度。2008年“大衰退”以来,西方反思的讨论不少,包括有人质疑“资本主义是不是走到头了?”。很多人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政纲,认为必须做出调整来应对贫富差距不断增大并已威胁到社会稳定的情况。

互联网时代:消费信贷面临新的挑战

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零售业的根本性革命,也带动了消费信贷产业的巨大变化。作为最早搭上信息革命快车的产业之一,信用卡更是首当其冲。当然信用卡对互联网零售的早期发展也起了关键作用。现在信用卡的“刷卡”大半不是在商店刷卡,而是在网上购物时提供银卡信息。连申请信用卡也可以从网络即时完成。四大信用卡交换网络的成员完全交叉互容。信用评分与信贷程序自动化贯彻了运营的全过程。虽然前台服务的界面形式发生了很多创新,信用卡业务的后台框架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2008年经济危机与大衰退并没有挡住技术革命的脚步。近十年来其他网上付款方式纷纷出现,对信用卡市场形成了挤迫。各种新技术也带来了新风险。最明显的是许多网上零售业务公司被成批窃取信用卡信息,导致身份盗窃和欺诈风险大大上升。另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对消费信贷的冲击也越来越明显。比如,以前发卡银行把需要大量人工的客户电话服务大量外包到印度等国家。现在很多都先经过人工智能的对话系统过滤处理。

信息共享是互联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但在如何平衡与隐私保护的关系上的争论目前尚方兴未艾。美国与欧洲在许多问题上意见不一,各自摸索法规约束。这方面对国际协调和形成国际标准的需求已经很紧迫。

另一个当前激烈辩论的课题涉及到应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与人工智能时发现结果中出现一些不平等与歧视的现象。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也还有待深入。

回顾这一百多年,美国消费文化与消费信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而在我们当前进入的这个“勇敢新世界”里,消费信贷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在21世纪初的今天做这种猜测将比一百多年前的20世纪初更加迷茫。


[1] 包括零售消费品(如家具、家用电器等)销售商提供的分期付款

[2] 小企业信贷本身有别于家庭信贷,但1990年代以后由于信用卡很容易申请到,比从银行申请企业贷款快捷得多,加上银行的小企业贷款也多要求申贷人以自己的家庭资产如住房作为抵押,所以很多小区业主转向利于个人的多张信用卡来为自己的小企业融资。

来源时间:2021/6/26   发布时间:2021/6/26

旧文章ID:25295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