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建国:“和”镜已破,覆水难收
作者:储建国 来源:中美印象
两岸主张“和平”的人多年来存在某种心理的默契。这种默契是改革开放之后渐渐形成的,它不是指相互认可对方的主张,而是和平发展背景下的相互认知和相安无事。
1990年,吕秀莲到大陆旅行,在北京见到一位大陆台研人士,听这位人士讲到,大陆是象,台湾是蛇,蛇吞不了象,象吞蛇也会很难受。这个比喻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大陆人不急于统一的心态,而且在很多大陆人的心目中,台湾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似乎台湾的今天就是大陆的明天。“港台”成为大陆上上下下睁眼看世界的一个窗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方面消除了台湾人对未来统一的恐惧感,另一方面也在大陆人脑海中塑造某种“形式统一,实质分治”的模糊印象。
对于台湾不同势力来说,则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是国民党利用大陆暂时不想统一的心理,追求长期对等分治的局面;二是民进党同样利用这种心理,直截了当地追求“台独”。这两种结果其实是殊途同归,他们都拒绝统一,最终都是“台独”。国民党的“台独”心理稍微隐蔽一点、曲折一点,他们认为大陆迟早会像台湾一样,走西方化的道路,如果最终同归于一途,那么,大陆对统独问题的态度会发生变化。
这样的一种心理,在改开后一些大陆人的心中也同样存在,分布在政界、学界和商界。这些改开后较多地与外界打交道的人,自喻为较早地睁眼看世界的人。这些人的内心大多跟着眼睛走,内外巨大的落差让其丧失反思的能力,很容易与那些台湾人一样,认为台湾的今天就是大陆的明天。至于“统一”问题,则不可不讲,但也不可真讲,或者说,嘴里讲着“和统”,内心想着“不统”。马英久后来所讲的“三不”原则其实是揣摩了这些大陆人心里的产物。
不过,公正地说,主张“和统”大陆人也不是内心不希望统一,而是觉得这个在较长时间是不现实的;他们当然也不认可“台独”,认为这个同样是不现实的。在他们看来,“台独”在较长时间内也就说说而已,因此双方在这段时间内可相安无事,甚至可以相互交流。至于更久的未来,在一些大陆人的心中,也并不是那么有确定的答案。
只是“台独”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料。2000年,民进党首次执政,这个在台湾人看来,也许不那么突然,但给大陆人带来了不小的惊诧。在此之前,大陆有关官员说过狠话,但主张台独的陈水扁还是获得了较多的选票。大陆有关方面表现得有点缺乏思想准备,打又不能打,说了又白说,最后理出一个思路来:先搞定美国,再搞定台湾。归根到底,大陆还是把改革开放当作国家的头等大事,而中美关系则是改革开放是否成功的最大外部因素。于是,大陆在争取到美国不支持“台独”的立场后,容忍了台湾的这一次变局,继续走“和统”的道路。
然而,一次容忍意味着更多的容忍。“台独”势力则对大陆的容忍并不领情,而是抓住机会不断往“独立”的方向突进。大陆尽管获得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的承诺,但“台独”势力坚信即使台湾不断往独立的方向上走,美国也不会放弃台湾。因此,他们采取进两步,退一步的策略,给美国一个说服大陆的借口,但一定要让“台独”的步伐不可逆转。不只是“台独”政治势力,而且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也这么想。大陆担心民进党铤而走险,因此在陈水扁再次当选后,大陆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给“台独”势力划了几条线。陈水扁则走出了危险步伐,终止国统会与国统纲领的运作。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一次很大的改变,台湾尽管没有正式宣布独立,但不再追求统一,把“统一”变成政治不正确,也就是事实上不用宣布的独立。大陆和统政策遇到了真正的挑战,两岸关系面临破局的危险。如果台湾人继续支持民进党执政,大陆将不得不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马英九的上台让紧绷的局势缓和下来,大陆的和统政策得以持续,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缓和,让大陆丧失了对局势发展的警惕性。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更多地是做给大陆看,其主要的两岸政纲就是“三不”,尤其是“不统”,则是延续了陈水扁的“废统”政策,是对“台独”势力的迁就与讨好。也就是说,在“不统”政策下,“台独”势力不仅得不到打压,而且得到鼓励。民进党抓住机会,继续推进“台独”洗脑工程。“台独”势力心理清楚,等到他们培养出来的“天然独”力量登上台湾各种舞台时,台湾的政治生态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台独”就会成为政治正确的话语。到那时 ,国民党要么“绿色化”,要么“边缘化”。国民党对民进党的意图并非完全不清楚,但其“不统”的想法与“台独”的想法相距不远,只是对自己的生存危机缺乏预判,有一种“老党”的“迷”之自信。大陆的很多人则被两岸关系表面的和缓遮蔽了眼睛,不了解也没有很好地研究“台独”势力和舆论的快速发展。为了所谓两岸关系,大陆有关方面迁就了马英九的“不统”政策,甚至与一些倾独的人士加强交流,给予恩惠。相反,那些真正的统派人士反而受到冷落。
当一个人迁就某种观点时,其自身也往往朝着这个观点靠近。很多大陆人不仅迁就马英九的“三不”观点,而且对其欣赏有加,对结果的危险性缺乏警惕。其实,两岸不可能有一种稳定的不统不独的中间状态,强调“不统”,台湾就必然“趋独”。大陆迁就“三不”,实际上偏离了“和统”的初衷。一些人在落实“和统”政策的过程中,更多地是讲“和”不讲“统”,“和统”在很大程度上变成“和而不统”。“九二共识”在“三不”政策下,在“和而不统”的过程中,被空洞化了。如果不是忌惮大陆的强力反弹,国民党可能都放弃它了。
民进党再次执政后,实际上宣告了前一个时期“和统”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败,两岸在往破局的方向快速前进。蔡英文在第一任期,大陆还听其言,观其行,把其上任时的讲话温和地称为“未完成的答卷”。蔡英文再次当选后,就放开手脚地往“台独”方向走,在美国对台支持空前加大的情况下,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大陆一些和统派还心存幻想,但大陆民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也就是不再相信和统能产生什么积极的结果。关键是大陆的领导层也抛弃了幻想,强力解决问题的倾向越来越占上风。两岸关系再没有什么模糊空间,已成破局之势。
危机往往因偶然事件而化解。因新冠疫情应对不力,特朗普没能连任,急速向深渊滑去的两岸关系在某个危险点突然停顿了一下。老练的拜登似乎意识到某种危险性,在继续对台湾加大实质性支持的同时,强调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倒打一耙地指责中国试图改变现状。
拜登在部分延续前任对台政策的基础上,简单地做一下克林顿时期的危机处理,空洞地强调一下“一个中国”政策,就试图将台海问题稳定地控制在美国的战略框架之内。问题是中国会接受这样的处理和安排吗?克林顿时期的危机处理是试图维持中美建交后有关“一个中国”和不支持“台独”的政策承诺,但要求中国大陆容忍“台独”政党执政,其实是容忍已经改变了的现状,中国大陆接受了。这次拜登想重复类似的手法。问题是美国对台政策已经发生变化,国会通过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的《台北法案》,上届政府已经按照这个法案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拜登政府作为行政部门,尽管可以选择性地执行某些法律,不提及《台北法案》,但不提及不等于它不存在,以后的美国政府呢?更何况,《台北法案》确认“台湾是一个国家”已经产生了扩散效应,不仅成为美国两党政客的某种共识,而且影响了更多西方国家的政客,他们尽管不像美国那样明目张胆,但会采取越来越多的以“台湾是一个国家”为标准的动作。
问题的另一面,今天的中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力量的变化,也是态度的变化,不仅是官方态度的变化,也是民众态度的变化。过去坚持和统的方向,迁就一些事情,民众没有太多看法,也就是对和统政策的支持。现在民众对过去的和统工作普遍失望,支持政府采取更强有力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而且政府的确也朝着这个方向在转变。这种转变的力度是很大的,公开地进行各种军事斗争的准备就是有力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台独”势力试图继续过去的那种“进两步,退一步”的手法是不能奏效的,大陆是不可能接受的。这可能是拜登台海问题认知的一个盲点,不仅是拜登,台湾一些政客又何尝不是如此?国民党的一些人士呼吁回到过去的模糊政策,让两岸渡过危机,这怎么可能?大陆民众刚从过去的受欺骗中清醒过来,甚至要追究有关方面“养独”的责任。前段时间,大陆有关方面的人士对此有点反应迟钝,还想不顾民意地重复过去的和统做法,现在大体清醒过来,知道追究“养独”责任并非是空话,知道继续与“台独”分子或“倾独”分子眉来眼去是很危险的。从宏观政策层面来说,如果政府在通往强力解决问题上的道路上突然回头,怎么跟大陆民众交待,党和政府的威信又怎么得以维持?换句话说,大陆如果接受拜登政府的处理办法,就相当于接受过去几年“台独”势力谋取的成果,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大陆民众的信任。大陆在武统、和统之间转换的空间已经变得非常狭小。
然而,拜登又不可能不顾美国国内的遏中共识,改变在台海问题上的一些做法,“台独”势力更不会接受大陆方面的要求,放弃“台独”立场。因此,覆水难收,破镜难圆,中国大陆只有在强力解决问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体现出坚定的国家意志,才有可能将局势从根本上扭转过来,任何侥幸的想法都可能导致未来更大的危机。(作者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时间:2021/5/11 发布时间:2021/5/11
旧文章ID:2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