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他者与模范少数——亚裔歧视认知的建构

作者:  来源:海国图智研究

本文作者:吴焕璋 海国图智研究院研究助理

本文审校:葛健豪 海国图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自新冠疫情的爆发以来,随着“中国病毒”、“功夫病毒”等污名化言论在美国舆论界中兴起,美国亚裔歧视问题则又重回公众视野。但是这番热议终将复归平静,而美国对亚裔的这种时隐时现的歧视也将继续存在下去。美国社会对于亚裔的歧视已经有将近150年的历史,然而其本质性的结构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亚裔种族歧视是亚裔种族身份认知的建构和美国种族等级结构的产物。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认知概念——“永远他者”和“模范少数”,构成了美国社会对亚裔种族身份认知的基础,同时也是亚裔所受到的种族歧视的认知基础。本文则将围绕“亚裔”、“永远他者”和“模范少数”三个重要概念标签展开,分析亚裔种族身份的建构的历史和社会性因素,解释概念标签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其对于亚裔种族歧视认知的建构作用。

1.何为“亚裔”——种族概念的建构

相较于其他少数族裔而言,亚裔在美国社会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亚裔这样一个群体并不是一个诸如白人、黑人或者拉美裔群体等具有较高程度文化和社会习俗共性的种族或者文化群体。亚裔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其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民族群体(ethnic groups)。严格意义上讲,“亚裔”的“亚”一般指的是地理意义上的亚洲,因而西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以及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也应该包含在内。然而,在美国主流文化语境中,“亚裔美国人”往往与中东的穆斯林后裔和南亚裔相区别开来(有时候也包括南亚后裔),而主要指代来自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东亚国家地区的移民以及移民后裔。由此可见,“亚裔美国人”这一概念的指称对象包含着极为丰富而多元的族群。然而,在美国主流文化语境中,“亚裔美国人”往往被塑造为一种同质化且单一化的形象——勤奋刻苦,聪明能干,遵纪守法,英语蹩脚,思维死板等等。而这种同质化的形象又往往被化约为两个褒贬义相反的标签——“永远的他者”(perpetual foreigner)和“模范少数”(model minority)。这两种标签掩盖了亚裔这一多元族群集合体的文化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构成了美国社会对于亚裔的单一化的种族化认知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奠定了亚裔种族歧视的集体记忆基础。

2.“永远的他者”——对“外国人”的种族歧视

所谓“永远的他者”,其主要用来描述亚裔与白人主流社会相斥的社会文化身份,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排斥情绪。而这样一种身份建构,主要基于亚裔与白人文化相异的文化习俗特征——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礼俗传统等。然而,对于许多移民第二代乃至之后的亚裔,他们尽管完全融入了美国主流文化,但因为自己是亚裔,所以永远都会被当作“外国人”来对待。“永远的他者”的逻辑起点是文化异质性,但是其最终落在了亚裔这一种族的身份之上。因此,“永远的他者”本质上带有种族歧视性。

这种“他者”标签其实并不是“亚裔”所独有;自美国建国至现在,但凡与美国主流群体——以盎格鲁-萨克逊白人为主体的欧洲裔不同的少数族裔都曾经或者现在被冠以“他者”之名。这种他者化的认知往往会体现为对于少数族裔的美国人身份的否定,将少数族裔污名化为来自于外国的祸害和威胁。

对于“他者化”认知的产生起源问题,学界并没有较为严格的论证理据。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其根源在于美国长期存在的种族等级结构。而这样一种等级结构是在美国自建国至发展成型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美国建国之初的基础人口主体是来自于英格兰的白人新教徒,在之后的两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主体移民也主要是来自欧洲的遵循基督教礼俗传统的白人。这种白人的文化传统构建了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基石,也就形成了今天所谓的美国以盎格鲁-萨克逊为基调的主流文化。在这样一种主导文化体系之下,美国白人天然是社会主体,甚而至于在某种程度上,“美国人”与“美国白人”在大部分语境下是可以互换的。而这种白人的主体性的建构其实也预设了少数族裔的非主体地位——少数族裔在历史上也是一开始作为廉价劳动力被白人殖民者引入美国/英属殖民地。换言之,少数族裔从进入美国之伊始只是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工具,天然地被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北美黑人奴隶制度历史以及19世纪华工压榨的历史,以白人为至上的种族等级结构逐渐形成。而尽管时至今日美国从法律上禁止了制度性的种族歧视以及美国人口组成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美国白人在美国总人口仍然占有73%左右,美国的政治行业、商业金融和文化产业的精英阶层仍然是以白人为主。因此,在以美国白人人口和白人文化主导的社会中,少数族裔无可避免地会面临着“他者化”的认知所造成的歧视问题。

尽管其他许多少数族裔都有受到“他者化”歧视的经历,但是亚裔种族歧视与其“永远的他者”形象几乎是不可分割的。回溯美国历史,亚裔曾经受到制度性的“他者化”歧视,而且这种歧视性认知被大众媒体所放大并固化为主流认知。1882年,美国出台的《排华法案》禁止所有中国工人移民至美国,并规定美国公民权利不适用于中国人(华裔);这个法案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撤销。而二战期间,随着日本偷袭珍珠港,大约12万日裔美国人被迫迁居并关进集中营。尽管这些事件背后的动因并非纯然出于对亚裔种族的歧视情绪,但是这足以表明对亚裔美国人的“他者化”认知以及基于此的种族歧视曾经是有制度性支撑的,而这种制度性歧视必然会进而加强社会对于亚裔的歧视。而事实上,在过去一百多年中,美国大众媒体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亚裔在美国社会中的“外国人”形象,而且这种形象往往是带有讽刺意味甚至是负面贬义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流行的美国漫画中的狡猾邪恶的中国官员“傅满洲”。在1984年,在电影《十六支蜡烛》中,一位亚裔角色被塑造成带有异域口音、内向的书呆子的形象。而2004年的电影《撞车》中则有一对韩裔夫妇,除了带有浓厚亚洲口音以外,他们还被描述为关心金钱利益的势利眼。媒体和影视所刻画的“外国人”特征的亚裔俯拾皆是,但是其所造成的影响则是十分深刻而长远的。制度性的歧视和媒体的塑造作用使得在美国文化语境中“永远的他者”天然地与“亚裔”种族身份相勾连。

“他者化”认知往往是亚裔种族歧视的关键诱导因素, 这种歧视可能与一个特定族裔有关,但往往波及整个亚裔群体。在1982年,日本经济强势发展并以其发达的汽车工业冲击美国汽车市场的背景之下,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就发生了汽车工人杀害当地一名亚裔(实际上是华裔美国人)的惨案——其所称原因是以受害者陈果仁(Vincent Chin)为代表的“日本人”抢走当地汽车制造就业机会。在这样一个案例中,日本经济势力增长对于美国经济地位冲击固然是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受害者在白人眼中的亚裔种族身份则是致其死亡的关键动因。在亚裔作为他者的认知影响下,日裔和华裔的区分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这些族裔都可以归到亚裔这样一个种族概念框架之下,而这使得当社会中泛起对于某一特定亚裔群体的反对和仇视情绪之时,受害的不只是这一族裔,而是亚裔这整个种族群体——尽管这个群体完全是基于刻板印象构建起来的。而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病毒”论所煽动的种族仇视情绪并不仅仅针对华人,诸如越南裔、韩裔、日裔等其他东亚亚裔美国人都成为了社会污名化的对象。

长期以来,亚裔就作为一个“他者”存在于美国社会,而这种“他者”的认知往往是建立在美国社会对于亚裔的同质化、单一化认知基础之上的。然而“他者”的认知根本上是对于亚裔作为一个种族的排斥,否定其作为美国人的身份,其实际上指向对于亚裔的种族歧视。而与“永远的他者”有着紧密逻辑联系的另一个标签——“模范少数”,同样也是基于对于亚裔单一化和同质化的认知,是一种刻板化的成见;而这种成见则构成了美国社会对于亚裔的隐性但也更为深刻的歧视。

3.“模范少数”——“赞誉”背后的种族歧视

相较于“永远他者”而言,“模范少数”(model minority)这一概念的建构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歧视意涵,而更像是对亚裔的赞誉。从字面意思来讲,“模范少数”,即指亚裔很少惹是生非,遵纪守法,且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教育成就。“模范少数”这样一种指称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根据美国劳动数据统计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相关数据,在2014-2016年期间,亚裔群体的平均家庭年收入将近9.4万美元,白人平均家庭年收入则为7.5万美元;亚裔群体中大约有70%的家庭中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成员,而白人对应数据仅为60%左右。

那么问题在于,如果“模范少数”不具有种族歧视意涵,为何这个词在不少亚裔美国人看来具有极强的种族歧视性?为了更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察一下“模范少数”在美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具体指称和内在意涵。

“模范少数”一词最早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教授威廉·彼德森(William Pettersen)在纽约时报上撰写了一篇文章名为“日裔美国人的成功故事”(Success Story, Japanese American Style)。他在文中指出,日裔美国人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克服了社会对他们的不公并成为了成功典范。为了突出日裔美国人的作为少数族裔的“模范”作用,彼德森教授他还将亚裔与其他少数族裔(主要是非裔和墨西哥裔)进行比较。特别是考虑到当时多数日裔美国人经历了二战时期社会对于他们的国家身份认同的怀疑,以及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义将他们当中12万多人关进集中营。皮德森强调,日裔在经历了如此社会基于种族身份所施与的煎熬之外,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教育成就。这昭示着其他少数族裔也应该有信心和能力去攻坚克难,走向成功。然而,日裔美国青年大多数都遵纪守法,只有“极少数人会加入以墨西哥裔和非裔为主体的匪帮”。

这样一种站在白人视角下对少数族裔进行居高临下的分类评论,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媒体对于华裔、非裔以及爱尔兰裔工人的评论。当时的美国本土白人认为华裔工人相较于非裔和爱尔兰裔工人是更优质的劳动力——因为华人服从命令,吃苦耐劳,不爱惹是生非。而到20世纪所塑造的“模范少数”其根本逻辑与19世纪的评论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基于美国种族等级结构对少数族裔的评头论足。而“模范少数”的“赞誉”本质上是掩盖了种族歧视的不合理性,因为其根本逻辑在于——尽管在美国社会有种族歧视,但是这并不必然造成对于少数族裔进行阶层上升的绝对阻碍,因为亚裔美国人就克服了这些困难。换言之,“模范少数”维护了种族等级结构的现状,默许了种族歧视的存在。这种“赞誉”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美国主流社会没有感到亚裔存在的威胁。而一旦主流社会认为亚裔是一种威胁,那么“模范少数”必然会转换成“他者”,导致亚裔受到美国社会的排斥和仇视——19世纪的《排华法案》就是因此而产生的。换言之,亚裔的“模范少数”和“永远他者”的身份是其在美国社会身份认知中的一体两面。

此外,“模范少数”与“永远他者”的联系还体现在其人为设定的因果关系上。在彼德森教授的评论中,他指出,日裔美国人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与其异质的文化(an alien culture)相关联的。而在其之后的数十年中,这样一种认知也逐渐扩展成为整个亚裔群体“模范少数”的形象。这使得多数美国人会倾向于认为,之所以亚裔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和教育成就,是因为亚裔文化的特质本身带来的。而这些所谓的“特质”往往被刻意地与其亚裔自身的种族身份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当“模范少数”对于美国主流社会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之时,主流社会往往就倾向于特意突出亚裔群体的“他者”身份。譬如在美国高校中,亚裔学生往往作为所谓的优等生出现在公众视野,而这种优等生的“泛滥”也逐渐引来其他族裔的嫉妒甚至仇视。在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非亚裔学生(尤其是白人)就曾戏谑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台湾制造”(Made In Taiwan)学院;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被戏称为 “迷失在亚裔中的合众白种人”(United Caucasians Lost Among Asians)。这些戏谑嘲讽使得亚裔在高校中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一个因果逻辑可以理解为——“模范少数”取得的“过度”成就超出了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的舒适圈范围内,引发了主流社会排“外”情绪。

而上述所提及的“模范少数”与“永远他者”所引发的种族歧视,其根本仍然在于对亚裔群体认知的标签化。“模范少数”这样一个标签天然预设了亚裔不需要像其他的种族(非裔、墨西哥裔等)得到特殊的关照待遇,因为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身努力取得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而这种对于亚裔的“去少数化”(de-minoritization)最大的问题则在于抹去族裔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亚裔在社会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亚裔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中日韩三国的经济移民,这些移民群体家庭成员往往有着高学历背景,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而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亚裔群体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政治难民,而他们往往则与上述群体恰恰相反,是美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然而“模范少数”的预设容易导致这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受到忽视,因为主流社会天然认为他们是仅次于白人的优势群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亚裔群体所实行的积极行动政策(affirmative action)的公共辩论则很好诠释了这一点。所谓积极行动政策就是针对弱势群体所采取的优惠补助性政策,譬如在高校招生领域,亚裔群体会被予以特定的录取配额,保证不会因为跟白人竞争而难以被高校录取。一部分人认为亚裔群体不需要这种政策照顾,因为他们是“模范少数”,并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然而积极行动政策的取消对于亚裔中部分弱势群体必然是不利的,因为受限于家庭条件和自身教育背景,他们往往不能像主流所认知的经济条件良好且学术成绩优异的亚裔依靠自己竞争力争取高校名额。而恰恰是他们作为亚裔的“模范少数”的形象造成了这种歧视性待遇。

4. 总结

根据上述分析,亚裔在美国社会中的认知往往是标签化和同质化的。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标签化认知可以概括为“永远他者”和“模范少数”,这两种标签化认知构成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于“亚裔”这样一个种族群体认知的基本要素。而两种标签的问题都在于概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置换颠倒,以使得亚裔作为一个整体往往容易沦为美国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和污名化的受害者。而由于这种单一化的歧视性认知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历史结构性因素,即其本质上是由美国种族等级结构所决定的,所以亚裔所面临的这种基于社会身份认知所造成的困境仍将继续长期存在于美国社会之中。

来源时间:2021/1/10   发布时间:2021/1/9

旧文章ID:23942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