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潇丹:拜登时代对于南海意味着什么

作者:黄潇丹  来源:中美印象

  随着特朗普时代过去以及新上任的拜登总统慢慢选拔出他的执政团队,我们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到一些关键的中美议题冲突点上。南海问题向来是两国的博弈场,中国对于主权问题寸步不让,而美国却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帜大肆开展联合军演和巡逻活动。拜登是否会延续特朗普时期的频繁挑衅?是否会变本加厉地联合起美国的盟友牵制中国?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弄清几个关键的要素:拜登的国家安全系统团队的核心人物,以及拜登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扶持美国的盟友。

""

核心领导层

  128日,拜登赢得大选刚一个月,便决定由四星上将洛伊德·奥斯汀 (Lloyd Austin)担任国防部长。奥斯汀今年67岁,曾经是美国中央司令部的总司令,作为第一位当选国防部长职位的非裔,这个决定非同小可。

  在今年轰轰烈烈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过后,美国对于少数群体(其中尤其是非裔美国人群体)的地位十分重视。对于很多本来就是民主党为主的州来说,多元化和包容性更是被当成了一项首要的任务被提上议程。例如,麻省是美国最深蓝的州之一,州长查理·贝克在10月刚提名了第一位黑人女性作为大法官的候选人。
  但如果大概浏览一下奥斯汀的履历,发现他的大部分服役经历都是在中东。他曾今是驻伊拉克美军的总司令,主要的任务是和伊拉克的一个武装组织作斗争。他几乎没有做过任何与中国相关的工作。

  另外, 根据美国的宪法,服役的军人必须要在退役后至少七年过后才能够担任国防部长一职。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把军队和政治分开。很多白宫的高级官员都认为特朗普时期把军队政治化给美国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因此,目前国会正在就是否免除奥斯汀受这项“七年规定”的限制进行争论。
  由于这项规定,向来对于多元和包容化十分看重的民主党人似乎也对奥斯汀的提名感到并不满意。
129号,华盛顿邮报便发表了一篇题为“民主党人必须捍卫法律,反对任命洛伊德·奥斯汀为国防部长“ (Democrats need to defend norms. They should oppose Lloyd Austin’s nomination)的文章。他们认为宪法对于军人担任政治领袖的限制是有道理的,不能因为一个人去推翻宪法。

  因此,由于缺乏对华经验,加上作为军人缺乏从政的背景,使得奥斯汀这个新任国防部长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盛气凌人。相反,比起拜登的另一个国防部长候选人米歇尔·弗洛诺(Michele Flournoy),在对华政策上奥斯汀似乎显得温柔得多。弗洛诺是有名的对华强硬派,如果她当选,对于南海可能会有更大规模的军演、更强硬的制裁政策。
所以奥斯汀更有可能的政策是延续美国在太平洋既有的常规军演和巡逻,不太可能采取非常极端的军事政策。

  而对于拜登而言,任命奥斯汀更大的意义是对美国国内来讲,有学者认为,拜登任命一位少数族裔的领袖,在中期选举中更利于赢得少数族裔选民的支持。因此,如拜登的其他政策一样,他目前的首要考虑因素都是内政而不是外交。

  另一个影响未来几年海南态势发展的重要人物是白宫的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拜登的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hony Blinken)一样,沙利文也被认为是较为靠中间派的政治家。一方面希望通过投射美国的影响力来遏制对手,一方面又保留一线在某些领域如环境方面合作的空间。

  因此,沙利文的南海政策,可能更多的依旧是依靠在盟友中重建美国的威信为主。

巩固盟友

  对于拜登而言,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应该就是重新取得盟友的信任,建立美国在亚太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时期由于极端又不可预测的外交政策,使得很多美国的传统盟友纷纷和美国闹僵。

  拜登一上台,便立马安排了和日本的新首相菅义伟的电话会议。拜登向菅义伟承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这对于近期和中国在钓鱼岛上屡屡摩擦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拜登主动在和菅义伟的谈话中提及了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并强调了美日同盟的重要性。而第五条的内容,便是如果日本所管辖的领土遭到袭击,美国将会出兵援助。
  这对于南海问题来讲,的确是一个不太有利的信号。拜登下定决心维护美国的盟友,要修护和盟友的关系。进一步彰显要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牵制中国的决心。但是,会有和美日同盟同等级的条约来给美国趁机进入南海的借口吗?目前来看并没有。

  美国和菲律宾曾在1947年签署了美在菲继续使用和扩大军事基地的协定。但由于菲律宾民族主义被激起、美菲双方就基地费用产生不和,该协定在1991年废除了,美军也随之撤出了苏比克湾与克拉克空军基地。

  在南海和中国有利益冲突的东盟各国向来在中美博弈上处于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不希望得罪中国,一方面又希望美国在安全问题上和他们站在一边。但必须认识到的一点是,在近年来,东盟各国对于南海的问题更加的独立也更加强硬。今年的东盟峰会上,轮值主席国越南指出了地区的“势力角逐和摩擦”是目前东盟必须站在统一战线的理由。
  但是,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的签署,亚太的区域平衡似乎又有了新的转机。这一项伙伴协定使得中国和东盟以及日韩的关系更为紧密。这在中国的外交层面上的确是一个机遇。

  然而,从近二十年一系列的外交形势来看,这并不代表中国就可以一劳永逸。在美国看来,中国向来会把经济合作作为“制约”东盟国家的砝码。而这一把经济保护伞又恰恰并不是刀枪不入的。随着拜登开始着重审视美国在全球化扮演的角色,便会一个个把那些特朗普时代退出的协定和伙伴关系重新加回来。

  所以,单单依靠经贸合作对于消除中国在南海的顾虑是远远不够的。正在协商当中的《南海行为准则》如果处理得当,对于亚太的区域安全将起到很大的稳定作用。

  由此看来,拜登总统的新团队对于南海来说,确定性大于不确定性,政策可预测性大于特朗普时期。对于那些已经被制裁的参与到“南海军事化”的企业,制裁措施仍将继续。但是笔者不认为近期会有新一轮的针对南海基建的制裁措施。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拜登对于重建美国在盟友当中领导力的决心。这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一项外交和耐力的挑战。

来源时间:2020/12/10   发布时间:2020/12/10

旧文章ID:23689

作者

相关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